近來全球各地不斷發生嚴重的天然災害,台灣亦無法倖免,而農業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部門之一。農漁業的生存發展高度依賴氣候,原因在於作物的種植、成熟、收穫、運輸及儲藏等,都取決於一致的季節性模式,只是農業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可能威脅到數以千百萬人的生計及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帶來乾旱、酷熱、颶風、暴雨和洪水等災害,重塑了作物、害蟲、病原菌和雜草之間的關係(包括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土壤健康狀況惡化、授粉昆蟲減少、病蟲害加劇、改變降水模式、生長季節變短、成長減緩等),生產條件惡化給農漁業帶來空前挑戰。
全球近90%屬小農經營,極易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加以食物損失和浪費嚴重(從收穫到零售各環節全球糧食損失率達14%,年損失達4000億美元,相當於12.6億人口一年的口糧),將威脅糧食供應和食品安全。氣候變化讓我們更難使用與過去相同的方式和相同的地點種植農作物、飼養動物和捕魚,必須改變作物品種、播種時間、栽培技術、灌溉方法及加工增值,未來農業食物系統需具備增糧、減排和增匯的三重功能,這些都需要足夠的經費來推動。儘管農業產生 的溫室氣體(GHG)排放量雖佔總排放量的19〜29%,但農業也提供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機會。農業的碳排量主要來自肥料、牲畜以及糞肥,因此農場經營者可以改變種植種類、生產方式或土地用途,以增加土壤或植被中儲存的碳英國到2050年要將把1/5的農業用地轉用於自然修復。
全球糧食系統較其他行業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原因包括:人類的食物高度依賴四種穀物:稻米、小麥、玉米和大豆,它們幾乎佔全球平均飲食卡路里的一半;全球糧食生產約 60% 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和阿根廷五個國家:缺乏資源地區對糧食進口的依賴日益增加;糧食儲存量有限,不足以承受生產遭遇巨大衝擊。
氣候變遷加劇糧食系統中已經存在的壓力。而台灣耕地受到氣溫、水土分配不均(農業用水佔七成)、利用不合理(台灣農地面積78.5萬,真正用於生產的僅57萬公頃)、土質不佳(化肥過度使用)等影響,總體而言,抗災減災能力仍然不佳,需有計畫地來做好資源保護利用、提升節水高效、耕地品質、耕地的多元利用、綠建立低碳農業產業鏈,朝向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建議可參考下面的做法;
1.進行氣候變化風險評估,據以重新規劃及建設農業生產專區,有效分配利用水土資源,鼓勵永續農業生產模式確保糧食生產與農民生計。
2.制定一系列農業應對氣候變遷的框架,包括:法案、政策、預算、預期目標、管控機制、專責機構等,才能有效適應長期的氣候變化。
3.全面實施農作物保險並提供保費補貼,幫助農民做好災害風險管理。
4.種植適當的能源作物替代化石燃料或改種低排放作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5.調整農業補貼朝向減少對畜牧,生產資材,農產品出口補助及高污染的化學肥料與農藥等的採購補貼。
6.設置農業氣候服務數據平台,除了依靠衛星遙感收集農業相關數據外,仍須依賴地面數據來驗證,才能讓農民和農企業可以隨時獲得應對氣候變遷的必要訊息。7.鼓勵農民採取多樣化種植或輪作方式,來提高對氣候變遷的應變力。
8.推動氣候智能型農業(CSA),提高生產力、增強復原力和增加收入,降低氣候風險和衝擊,並建立農民、供應商和買家之間的貿易夥伴關係。。
9.食農教育除鼓勵食用在地食材外,應涵蓋氣候變遷議題,採取更友善土地與環境的飲食和生活方式。
10.透過區域組織(如RCEP、CPTTP、APEC等)共同建立糧食虛擬儲備機制,因應急性氣候變化,穩定糧食供應。
氣候變化正在改變區域的生長條件,並使它們變得更加不可預測,農漁民也發現想持續種植足夠的食物,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變得更加困難,台灣同樣無法置身事外,需要透過政策、法規、經費、科技等全力來因應,當然緩解氣候變化單靠農業部門無法完成,需要跨部門的攜手合作。畢竟再多的口號,宣示,遠不及採取實際的行動,來提高農民和農企業的適應及復原能力有效,古云「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不知熱衷反中,補貼,追求近利的主事者能否聽得進去?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