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用畫筆記錄台灣傳統農村風貌的畫家校長張秋台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用畫筆記錄台灣傳統農村風貌的畫家校長張秋台

 2017-03-16 11:51
。圖/程正德提供
。圖/程正德提供

在苗栗土生土長的張秋台,中學以前就讀的農業學校沒有繪畫課,進入新竹師範學校後,開始學習音樂、繪畫、文學、教育......等各方面的課程,他的眼界為之大開。「那時候也喜歡音樂啊,不過學音樂要有琴,畫畫只需要一張紙,所以我是因陋就簡才學畫的。」

走出李澤藩的影子

因陋就簡之故,他選擇學習繪畫,然而當年老師幽默親切的教學風格才是影響他最深遠的一環。「當初進師範,只是想未來可以從事教育的工作,但李澤藩老師自然生動的教育方式,讓我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因此喜歡上繪畫。」接觸繪畫、嘗試繪畫到愛上繪畫,張秋台彷彿從畫筆的揮灑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對他而言,畫畫是一種自我內心的表達,那裡就像一處避風港,自己可以在塗塗抹抹當中得到滿足及快樂。

張秋台師範學校畢業後,除了教學,以及農忙時下田工作之外,他唯一的消遣就是畫畫。他師承水彩大師李澤藩,而李澤藩的作品多以風景、靜物為主,張秋台受到老師和所處環境的影響,最初創作以畫苗栗的山水為主。他最愛苗栗山水那種山高水低的陽剛味,最愛岩石峭壁起伏變化中充滿線條的轉折之美。個人興趣再加上不斷得獎的鼓舞之下,他憑著從學校得到的啟蒙,靠自己摸索、探究、思考,畫出備受讚譽的作品。

一次,在苗栗法雲寺的寫生比賽中,張秋台發現有人從一開始就盯著他的畫到比賽結束,比賽結束後對方問:「你是不是李澤藩的學生?」,正當他狐疑之際,對方竟說:「和李澤藩的畫真像!」這樣的說法讓張秋台的內心百感交集,有所領悟。自此,他開始找尋「屬於自己」的風格,想要走出李澤藩的造型、色彩,走出李澤藩的影子,他的畫風因此轉變得更率性、更自主。

父親的身影──種薯者

「台灣耕耘系列專輯」,是一本呈現早期台灣農民生活及農耕狀況的水彩畫冊,這本畫冊猶如金黃稻穗的定焦鏡,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寫實而貼切地呈現在張校長的畫作。農夫、耕牛、田園、鄉野,張秋台把自己對這片土地深刻的情感以及對人文的關懷,一抹一畫,躍然紙上。

張秋台由山水風景轉而繪畫人物,其中有個故事,他回憶道:「那是一個下著濛濛細雨的日子,我和爸爸在田裡種甘薯,那時候爸爸左手拿著甘薯種苗,他身後是一片灰濛濛的背景,我的靈感突然湧現,於是用那濃郁的墨綠來襯托父親的身影,就是那幅『種薯者』,那是我的第一張人物畫。」

因為一時的感動,張秋台開始畫人物。而有感於時代變遷,鐵牛車逐漸被機械所取代,張秋台覺得自己似乎該為台灣這塊土地做些什麼。他開始用畫筆,記錄台灣傳統農村風貌。1995年,他完成台灣農耕系列66幅畫作,並出版「台灣耕耘系列專輯」的畫冊。

張秋台認為,繪畫應該從土地、從自己的生活出發,它不只是地方性的,而應是世界性的,就像梵谷的畫,看起來只不過是一些田園的風景,但卻沒有國界的侷限。

登上高山,看那雲霧的變幻,感受晝夜的轉變,張秋台深刻體會人和土地之間那一種情感,繪畫就是他對這片土地的依戀和敬畏。張秋台承認,退休後這兩年,他在繪畫上鬆懈了許多。他曾說:『當人的眼界一高,想要更有格調的作品時,會發現無法滿足自己』。

張秋台一生奉獻教育,他感嘆時下功利主義主導的教育環境,卻也堅持教育應該有人性善美的理想色彩,要因勢利導,依照學生的興趣教他善惡、美醜、真假,而非注重形式、功利。「好的老師可能影響你一輩子,追求功利對於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來講太累,太辛苦了。你是一棵大樹的種子,只要有空氣,有水,你終究會成大樹;如果你只是一株小草,不管怎麼樣,還是小草。」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2017年/第17期(3月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