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那一年的這一天】2008.4.23「賽德克族」正式成為台灣第14原住民族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那一年的這一天】2008.4.23「賽德克族」正式成為台灣第14原住民族

2017-04-23 08:00
台灣第14個原住民族「賽德克族」。圖/翻攝自台北市政府「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原始來源:二南堂人文相本)
台灣第14個原住民族「賽德克族」。圖/翻攝自台北市政府「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原始來源:二南堂人文相本)

因為一部魏德聖所拍攝的電影《賽德克·巴萊》,讓台灣的第14個原住民族「賽德克族」獲得了更多的認識和關注。而這第14族,卻要到9年前的今天才正式受到承認。起初,賽德克族被歸為泰雅族的分支,歷經多年的正名運動,才終於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政府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群。而歷史上及電影中所講述的「霧社事件」主角,也即是「賽德克族」。

為什麼還有「正名」這樣一段過程呢?原本,泰雅族分為兩大群,其中的一群即為賽德克。從過去的文獻來看,早年學者們雖然發現賽德克族與泰雅族在語系上有所差異,但因為兩者都有紋面和出草等文化,所以把賽德克族歸在泰雅族裡。然而,賽德克人卻是從以前就知道自己是賽德克族,與另一族群不同。

另一方面,雖然住在南投一帶的西賽德克人,與遷移到花蓮地區的東賽德克人有著共同的起源和文化,但因居住地域的差異,東賽德克人發展出自己的文化,也演進了語言,並且在族群認同意識下要求正名為「太魯閣族」,2004年官方正式承認為台灣的第12個原住民族。當時,東賽德克人以「太魯閣族」為族名正名成功,還邀請西賽德克人共同登記加入太魯閣族,但由於東、西部族人對於族名的主張與認同有所差異,因而最後走向「賽德克族」獨立正名。

賽德克族信仰「靈魂不滅」,其傳統中的「紋面」文化,也是由於深信唯有紋面者,死後靈魂才能回到祖靈身邊。「紋面」也是族人成年的標記,男子必須成功狩獵,女性則要善於織布,才能取得紋面的資格,從而在離開人世的時候得以通過「彩虹橋」,回歸祖靈。


圖/截圖翻攝自Youtube影片《賽德克‧巴萊》

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描寫道,1895年至1945年之間的日治時代,賽德克族受當時殖民理蕃政策的影響,被禁止傳承自己的文化,男人必須服勞役而不能馳騁山林狩獵,女性也必須為日本軍警家眷幫傭而無法編織;他們甚至被禁止紋面,逐漸失去了傳統信仰的圖騰。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首領莫那魯道見證這些壓迫統治,看到一張張沒有紋面的臉以及族人信仰文化的喪失,於是決心帶領賽德克族奮勇反抗,促成日後所稱的「霧社事件」。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賽德克族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賽德克族
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賽德克族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Gaya:賽德克族文化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賽德克族 (Sediq)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