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給精神病友一個舒適的家 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的故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給精神病友一個舒適的家 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的故事

 2017-09-26 08:45
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工作人員及學員帶著做好的代工產品正要外出。圖/陳婉真
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工作人員及學員帶著做好的代工產品正要外出。圖/陳婉真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這棟在斗南鎮文昌路高架橋邊日治時期的低矮建築,曾經是雲林縣農會附設農產品加工廠附設鎮源農民醫院的院址。

蛤?一個縣農會附設的工廠下再附設醫院?

對,這家鎮源農民醫院曾經在斗南風光開設過,短短幾年已經結束營業,目前由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以每月3萬元承租,作為協會會址及心智障礙者日間照護中心。

協會的成立,要感謝斗六市專門收治精神病患的靜萱療養院(今信安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鄭約田,有感於精神障礙者出院後不易被社會接納,就業困難;加上病患抗壓性低、家庭支持度低,或是服藥後自覺病況改善而停藥又復發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病人總是陷入入院→出院→再入院的惡性循環。

2006年8月,他結合幾位社會熱心人士,成立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為精神障礙病友提供關懷與服務。他在醫院劃出一塊土地,作為無毒示範農場,供住院中或出院病友作為園藝療癒之用,也讓協會收治的日間照顧病友作為實習農場。

農場裡種了許多香草類植物,協會剛好向當時的勞委會職業訓練局申請一項「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有一些中高齡就業人士的人力,就開始把這些香草採收後做成茶包。

協會也曾打造一台方便又搶眼的行動販賣車,集合各社福團體的產品,在縣內四處行銷,吸引地方電視台的採訪,對協會的收入不無小補。

2008年間,前縣長、也是現任立委蘇治芬到協會參觀,喝了香草茶後讚不絕口,詳細詢問協會成立的經過後,指示社會處輔導協會轉型成為社會福利團體,並向法院完成社團法人登記。協會的主要宗旨包括:協助身心障礙者醫療照護、建立其無障礙生活環境事項;促進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辦理其支持性就業及庇護就業服務事項;提升身心障礙者生活品質、建構其休閒育樂事項;以及宣導身心障礙者退休規劃、倡議其終老安養等事項。

2009年,協會開始辦理「雲林縣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服務」,由協會向民間租屋,提供給有居住需求的病友,這項計畫限制收治人數最多只能有6人,白天各自上班工作,晚上回到住處,協會每晚需有一位工作人員陪同提供服務。

由於雲林縣資源相對貧乏,2010年縣府加強輔導協會規劃一項名為「雲林縣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服務計畫」(簡稱「小作所」計畫),向中央申請經費補助,協會本身負責20%的自籌款,主要作為精神及智力障礙者的日間照護場所。

要維持會務正常運作及工作人員的薪資等龐大開銷,協會除了向政府申請補助之外,自籌款部分由學員承接各項作業所得支應,不够的話有時要向理事借用,也有些家長及在地企業界人士會自動捐款;寺廟有時也會捐贈米糧等物資。

現任執行長黃秋慧就是因為朋友介紹,得知有這麼一個協會之後,深為認同,經常以公司或個人名義捐款捐物資,有時還招待全體員生到麥當勞共進午餐,為了要更加投入協助會務推動,她特地到大學補修社工學分,希望能對會務提供更多實質的幫助。

由於鄰近的古坑綠色隧道假日人潮很多,協會特地爭取了一個攤位,每到假日學員就要到攤位擺攤,販賣好喝的香草茶及其他協會產品。

每年中秋節更是社福團體的重要節日,因為他們的產品可透過政府協助成立的行銷平台銷售,可惜今年協會準備了很多斗六特產柚子,卻因不知道還要辦理食安檢驗,錯過了上平台行銷的機會,讓工作人員相當擔心屆時會有大量庫存,本報為幫忙促銷,今年特別採購了協會的「媽祖保柚」的柚子禮盒,作為員工秋節禮物。

誠如協會理事長何政岳說,雲林縣是農業縣,經濟力比其他縣市落後,又缺乏大型企業捐助,無論是會員開拓、志工招募、產品行銷、經費募集,都是工作人員艱困的挑戰。雲林縣約有8,000多個心智障礙(含精神障礙、智障)者,卻僅有3所庇護工場。因此,雖然明知要非常努力才能做到,協會仍積極規劃為身心障礙者籌建樂活家園,讓他們能獲得妥善照顧、減輕家庭照顧壓力和社會負擔,讓身心障礙者有尊嚴的生活。

祝福協會的願望早日達成。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