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關切勞工權益 英國右翼向左轉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關切勞工權益 英國右翼向左轉

 2014-01-29 12:22
英美二國在諸多政策上面,向來互相參照,在勞工政策卻已分道揚鑣(圖片來源:網路圖片翻攝)
英美二國在諸多政策上面,向來互相參照,在勞工政策卻已分道揚鑣(圖片來源:網路圖片翻攝)

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1月27日指出,為了因應「平均實質薪資下滑而生活花費卻急速上升」,所帶來的英國底層民眾生活花費危機(Cost-of-livingCrisis),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已經宣布將在今年以前,完成最低工資調升10%的政策目標。這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受創甚鉅的英國底層勞工,首度得到的好消息。

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勞工最低薪資的對照關係,也可以看出英國這個國家,相對而言較為關切勞工權益。拿「台灣與英國」做比較,英國的人均GDP產值高於台灣88%;現行英國勞工其最低薪資為時薪10.48美元,而台灣最低工資的時薪只有3.82美元,因此英國的最低時薪是台灣的2.74倍。「台灣與美國」比較方面,美國的人均GDP產值比台灣多出142%,而美國聯邦訂定的最低時薪為7.25美元,是台灣勞工最低時薪的1.90倍。從上述可以看出,台灣與美國勞工的實質時薪相去不遠,都是「低報酬率」(即勞動力與產出的回饋比率),而英國則相較提供給底層勞工高出甚多的「高報酬率」。

《華盛頓郵報》指出,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大幅調高最低工資10%的政策,點亮了當一個社會面臨「貧富差距的鴻溝擴大」問題時,政府如何做財富重分配的角色問題。報導指出,美英二國皆同樣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衰退。此二國的現況是,失率已經降低,薪資也停滯不動。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在上週二的聯合議題演說,就熱情提出大幅調高美國工人薪資的主張,但是共同黨議員卻始終無動於衷。

《華盛頓郵報》的報導指出,有別於美國政界對於勞工最低薪資問題提不起興趣的態度,英國保守黨這次為底層勞工發聲的做法,標誌了其政黨保守立場的「重大轉變」(significant turnabout)。分析家指出,增加最低薪資的做法,讓保守黨有機會獎賞有工作意願的窮人,形成保守黨與底層勞工二者互蒙其利。

財政大臣奧斯拋出最低薪資的構想,也被解讀為是向勞工黨搶選票的政治策略,因為距離下次國會大選,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勞工黨的資深國會議員萊斯里(Chris Leslie)就「動機論」表達其看法時指出:「阿諛奉承的最佳型式就是『模仿』」,勞工黨與自由民主黨,多年前早就聯手主張提高薪資的主張,現在卻被保守黨拿來作為施政的成績單。不過,萊斯里也承認說,回顧20年來,保守黨從反對最低薪資的角色,到現在還大幅提高基本薪資,確實是個了不起的轉變。

《華盛頓郵報》指出,倫敦經濟學院教授曼寧(Alan Manning)對於最低薪資大幅調高做法,持保留看法,他說:「這真是向不可知的一大躍昇」,資方也提出警告,認為將帶來減少雇用工人,減少工作時數的效應。不過,總體而言,未來勞工薪水將隨之上揚是確定的。另外,在保守黨內部,對於大幅拉高最低薪的做法,也並非全無雜音,只是在右翼內部,還沒有出現激烈反彈。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