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醫病平台】社工及病友角色 自我揭露的同理心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醫病平台】社工及病友角色 自我揭露的同理心

文/張志國(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學生)

2017-12-29 11:30
雖然社會工作者在醫療環境下並不是主角,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部門,無論是醫病之間、醫護之間,總次有重要的位置。圖/取自pixabay
雖然社會工作者在醫療環境下並不是主角,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部門,無論是醫病之間、醫護之間,總次有重要的位置。圖/取自pixabay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By Dr. Edward Trudeau.)

這是19世紀美國醫師卓魯度(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的墓誌銘,從字面上來看即是「有時治癒、時常幫助、總是安慰。」在醫療場域工作及實習的我,深刻體會到這句話在醫療現場的重要性,尤其在這醫病關係緊張的時代。

大學畢業前在醫院裡實習半年,看到許多的醫療現場,有溫馨感人、有遺憾感傷、也有不平憤怒,深刻體驗到在學校老師所教的同理心訓練有多重要。雖然社會工作者在醫療環境下並不是主角,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部門,無論是醫病之間、醫護之間,我們都有重要的位置。

記得有一次和學姊去病房探視一位水腦症的伯伯。伯伯因為頭部外傷引發水腦症,醫師建議做腦室腹腔引流術放置引流管,因伯伯為獨居長輩,在住院期間可能會有請看護的照護需求、出院後也要需要資源的連結,學姊因為還有其他個案要處理,要我先和伯伯建立關係,做一個簡單的會談,了解一下伯伯的需求。學姊離開後,我獨自走到伯伯的床邊,,我喚醒正在休息的伯伯:「伯伯您好,我是社工室實習社工志國」,在說明來意後,伯伯熱切的請我坐在椅子上,正當我坐定後準備開始時,伯伯急迫的詢問我「這個手術風險高嗎?」、「手術時間大概多久?」、「這手術怎麼開啊?從腦子插個管子到肚子裡,不成了怪物了嗎?」,面對劈頭而來的問題,可以想見伯伯心裡焦慮的程度非常高。

「我不是醫師,這些專業的問題要詢問您的主治醫師,在手術前他會先到病房來跟您說明,在醫師來之前您可以先彙整一下問題、做個紀錄,等到醫師來的時候,才不會一時慌亂遺漏了想問的問題喔!」稍作說明後伯伯害羞得連忙道歉,我說「不會的,其實在生病的時候,會有這樣的焦慮是難免的,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儘管提出來,因為這是您應有的知情權。」

或許是這樣的同理,讓伯伯放下焦慮,這是他第一次接受腦部手術,一聽到要「開腦」就煩惱到食不下嚥,聽到伯伯如此的擔憂,我決定放下手邊的個案會談紀錄表、暫停學姊交代的任務,嘗試用一個病友的角色去同理,我告訴伯伯自己歷經三次開顱手術、也是經過這樣的焦慮,三次的腦部手術,從一開始不能接受、負面情緒,到後來將生病經驗轉化為助人的養分。這些情緒和反應都是必經的過程,在放下任務後,我和伯伯閒話家常,分享自己生病時的點滴和在加護病房的體悟。經過這次會談,雖然沒能達成學姊給的任務,但是因為運用同理心技巧,消除伯伯的焦慮,這也實踐了文章開頭的引言,雖然在醫療身理上我無法治癒,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相似性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讓個案得到同理,同時也撫慰了焦躁不安的心。

在醫院實習期間,督導不斷強調「各位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有家財萬貫的大地主、也有身無分文的街友遊民,雖然大部分前來社工室尋求支持的大部分都是社會相對弱勢的族群,無論如何在面對個案時,無論貧富貴賤,甚至再髒再窮,我們都應給予最基本的尊重」。從前輩、學姊的身上,我看到了助人工作的價值及定位,即便現今社會醫病關係緊張,在醫療場域的社會工作角色界定誤解,還是有著一群人努力做溝通的橋樑。

更多醫病平台精彩文章請至:醫病平台專區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文章字數 1500-2000。
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若要捐出稿費也請附上受款單位及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