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歐洲之聲】德國人為什麼關心中國的人權?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歐洲之聲】德國人為什麼關心中國的人權?

 2018-09-20 09:43
德國人權活動家赫爾穆特.斯特克爾(Helmut Steckel)本身的職業是教師,但是他四十年來如一日,一直從事義務性的人權工作。圖/廖天琪提供
德國人權活動家赫爾穆特.斯特克爾(Helmut Steckel)本身的職業是教師,但是他四十年來如一日,一直從事義務性的人權工作。圖/廖天琪提供

人權是個普世價值,不分文化、地域和宗教,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天生就擁有這種「天賦人權」,不是任何其他個人、集體或國家可以剝奪或踐踏的。對於這種認知,在西方有很悠久的歷史,希臘的文化傳統裡就已經融入了這種尊重人的思想。到了近代從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宣言以來,人權的定義就更為明晰了,「有權力者」如君主、政治家、軍閥、財團在面對「無權力」的小眾和個人,他們的對比差異雖大,但是彼此在「權利」的天平上,依然是平等不分高下的。也就是說,無權力的人,卻具有做人的「權利」,做人的權利包括這個人的生命、自由、財產、尊嚴不得受到侵犯。這種觀念在西方如今已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可惜在許多專制獨裁的國家,人們的人權,特別是異議份子的人權,經常受到侵犯。加上在東方傳統文化中,「個人」往往被壓在君臣、家族、禮法的重重大山之下,人的基本權利被剝奪壓制而不自知,實屬悲哀。

德國人在二十世紀親歷了納粹的獨裁和共產主義專制政權的荼毒,到了世紀末竟然兩德統一在自由民主的旗幟之下,因此德國人從自身的恥辱和痛苦中汲取了教訓,痛定思痛。德國的「基本法」等同於憲法,開頭一句話就是「人的尊嚴不可侵犯」,這句話幾乎每個德國人都掛在嘴邊,放在心上,因此對於其他還在遭受人權受到侵犯的人們,特別具有同情心,願意伸出援手。這就是為什麼德國的人權組織從數量和質量上來看,都走在世界前沿。

這次接受採訪的一位德國人權活動家赫爾穆特.斯特克爾(Helmut Steckel)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斯特克爾先生本身的職業是教師,但是他四十年來如一日,一直從事義務性的人權工作,他甚至將全職的教師工作減少時數和工資,為了更好地投身於對西藏和中國的人權關注。這些年來,他主持舉辦了無數的聲援西藏的活動,包括攝影和文件展覽、音樂會、演講和討論會、六四的紀念活動等等。有藏人或漢人異議份子被拘捕判刑,他都會給德國政府寫信,要求政府關注,進行救援。

這種不求名利的無私奉獻在德國社會中相當普遍,像國際大赦組織、援助家暴婦女組織、聲援國際受脅迫民族組織、難民保護組織等等,裡面的成員從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到事業有成、有社會地位的中年人, 到退休的職員、專家、家庭婦女,各種行業、不同社會階層、男女老少全都有。一個社會這種公益組織越普遍,參與做義工的人數越多,表示這個社會的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精神普及,政治民主寬容,是個富而好禮、穩定的國家,其思想境界接近儒家文化的「大同世界」。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謙和長者斯特克爾先生如何闡述他的人權心歷路程: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