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海洋垃圾釀食安危機 塑膠跟海鮮一起下肚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海洋垃圾釀食安危機 塑膠跟海鮮一起下肚

 2016-07-07 17:19
綠色和平說,每年約800萬公噸、占海洋垃圾6到8成的塑膠進入海洋,碎裂的微塑膠被生物誤食、人吃海產也受害;已多國做調查證實並立法防範,呼籲台灣跟進。(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說,每年約800萬公噸、占海洋垃圾6到8成的塑膠進入海洋,碎裂的微塑膠被生物誤食、人吃海產也受害;已多國做調查證實並立法防範,呼籲台灣跟進。(綠色和平提供)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昨天在台灣、香港跟韓國同步公佈「海鮮中的塑膠」報告,指出每年有高達800萬噸的塑膠流入海洋,使得海洋垃圾中,有6到8成都是塑膠,這些塑膠碎裂成無法分解的塑膠微粒,成為魚、蝦、貝類的等海鮮食物,再經由食物鏈,通通被人類吃下肚,釋放有毒物質,造成新食安危機。

針對塑膠垃圾防制,環保署今(7)日也表示,為管制化粧品中添加的塑膠微粒,將公告限制化粧品不得添加塑膠微粒,已分別邀請化粧品相關業者與衛生福利部及經濟部研商相關管制事宜,預計於106年完成公告,並將加速相關法制作業。

綠色和平指出,從2002年至2013年,全球塑膠產量從2.04億噸增至2.99億噸,10年內增加快1億噸,而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化作50兆件塑膠碎片在海洋中漂流,再因風化或日曬,碎裂成數百或上千的塑膠微粒。

以往常見大件塑膠垃圾造成海鳥和海洋生物窒息,或殘留在胃腸裡,導致營養不良,甚至致死。實際上,「微塑膠」影響更鉅,影響時間也更久。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塑膠微粒體積小於5毫米,常帶有有毒物質如塑化劑、雙酚A、壬基酚、多氯聯苯和多環芳香烴等,吸附並釋放有毒物,常被海洋浮游生物或貝類誤食,再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衍生出更多生態和環境汙染問題,間接影響人類健康。

顏寧也指出,實地調查發現,人類常食用的海鮮已避不開這些汙染,英吉利海峽拖網船的漁獲樣本中有36.5%的魚體內含塑膠;121種來自地中海中部的魚類,有18.2%的旗魚、大西洋黑鮪和長鰭鮪的樣本中含塑膠碎片;克萊德海域,83%的挪威龍蝦胃中殘留塑膠細絲;巴西聖保羅桑托斯河口的淡菜、中國海岸和北海的紫殼菜蛤、大西洋的牡蠣等,體內均驗出含塑膠微粒。

除了塑膠微粒除自然風解產生,還有更多刻意加工的柔珠,像是常被添加在清潔日用品或磨砂產品中的塑膠柔珠。這些小於5毫米的柔珠大多由塑膠製成,無法被污水系統過濾,通通直接流進海裡,成為最小卻最強大的海洋殺手。

綠色和平表示,臺灣目前缺乏相關研究,無法確保海鮮是否乾淨安全,可能成為食安另一個漏洞。呼籲政府除了加速禁用塑膠柔珠的腳步,也應立即著手研究,研擬相關法規,並在預警性原則下,採取預防措施,保障人民飲食安全。而清潔日用品與化妝品業者也應跟隨各國趨勢,主動停止生產含塑膠柔珠的產品,負起社會企業責任,維護消費者與環境健康。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