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幅落後6分,一路追成平手,原本有望成為日後傳誦的「經典」賽事,卻因結局而殘念。無論「好想贏韓國」或「只能贏韓國」,此役是我國自2006年杜哈亞運4比2擊敗韓國奪金之後,最有可能贏韓國的一次;2007年起台灣在重大國際賽事對韓國的戰績是10連敗,其中1次提前結束、1次在7局後遭逆轉落敗。
此役若可獲勝,不但洗刷10連敗的恥辱,也避免在本屆三戰皆墨,下屆經典賽得從會外賽打起。可惜事與願違,雖然睽違13年(2003年底亞錦賽)再度與韓國在正規9局打成平手,延長賽十局上半防線卻遭攻破且一掉就是3分。面對大聯盟等級的守護神,最後半局已無力回天,8比11,台灣隊吞下對韓國的11連敗。
教練團用「投」之道 根本重蹈前兩役覆轍
我們相信全體國家代表隊成員均盡心盡力為國爭光,從集訓到參賽這段期間也很辛苦,特別是這群職業球員原本可在休季或春訓期間,好好休養調整,卻得提前準備並全力以赴。不過,號稱「心智遊戲」(Mental Game)的棒球比賽,不是比誰較盡力、誰較辛苦,這原本就是優秀球員的必要條件,場上高下之判其實在於技巧與智慧。不徹底檢討我們長久以來的缺失,偶有佳作只是僥倖,一敗塗地或雖敗猶榮的戲碼必然經常上演。
彷若延續對戰荷蘭的火力,此役打擊也持續加溫,共揮出13支安打,其中有近半數(6支)長打,攻入8分打點。台灣隊之所以能在2局上半落後6分,不斷拉近比分,甚至扳成平手,這群打擊悍將功不可沒,也是他們用手中的棒子讓全國球迷享受迎頭趕上的樂趣及並駕其驅的驚喜。
張志豪6局敲出一打點安打,上壘時張臂高呼。圖/中央社
這場比賽高潮迭起,讓遠道赴韓觀戰的台灣球迷熱血沸騰驚喜連連。圖/中央社
無論安打或得分,均是本屆最高的一役;但對手更多,他們敲出18安打下11分。換個角度來看,就是我們的投手表現比他們差;而令人不解的是,台灣教練團的用「投」之道,根本重蹈前兩役覆轍。郭俊麟對以色列,0.2局挨6安、失4分,此役0.1局2安、掉3分;陳鴻文對荷蘭,0.1局1安、2四死、失1分吞敗,此役1局挨3安、丟3分再吞敗。
投手黃勝雄、林晨樺及王鏡銘表現亮眼
不忍苛責這兩位球員,責任應由教練團來承擔,他們無法記取教訓,甚至不夠瞭解球員狀況而將他們推上火線。最後一役,沒上陣的投手幾乎全用,黃勝雄、林晨樺及王鏡銘三人此役演出亮眼,若教練團在對荷之役別具慧眼敢用他們,也許會有出人意表的結局。台灣隊二至七局,6局得8分追得辛苦,倘前段投手群少掉兩三分,也許不用打延長賽,9局上半即可結束比賽,陳鴻文也得以在比數領先時上場終結,而不是連續兩天在平手時投得戰戰兢兢。
惜敗之戰最令人心疼的一幕,莫過於九局下半「大師兄」林智勝吞下第5次三振,此戰是他身披國家戰袍的最後一役,竟以如此結局收場。或許是前役受傷影響,此役他狀況極差,前4次上場均遭三振,其中3次還是揮空吞K。九下開局,台灣第3棒蔣智賢上場就揮出長打,站上二壘得點圈,輪到第4棒林智勝時,韓國提前派上終結者吳昇桓(原本設定他在領先時才會登板)。
關鍵時刻,吳昇桓提早上場。圖/中央社
台灣隊長林智勝已經盡力,留下的最後紀錄,卻是在首爾巨蛋單場吞5K,面對8比11敗給南韓的結局,他說「結束了就結束了,我不求完美的ending」,可是,這是他該承受的結局嗎,孰令致之?圖/中央社
關鍵時刻,對方教練團有動作,我們卻無動於衷。大聯盟等級的強力投手上場救援,就算是顛峰時期的大師兄都未必能敲安,更何況是有傷在身、已吞4K的林智勝。或許教練團希望他再度扮演「台灣英雄」,在落幕時留下令國人難忘的身影;或許教練團不敢扛責,而將重擔放他肩上;但他們是否想過,若他再吞K,情何以堪?此舉是否對他太過殘忍?
面對吳昇桓 教練團錯誤決策如雪球般滾大
姑且不論情感,理性探討當時台灣隊的應對之道:面對上季大聯盟出賽76場、自責分率1.92、每9局三振11.6次、拿下19次救援成功的終結者,強攻猛打必然要有吞K的準備,而且打得到也未必形成安打。球賽末局,無人出局、二壘有人,較好的戰術應採觸擊短打,犧牲1個出局數,將跑者送上三壘。1出局、三壘有人時不靠安打就能得分:高飛犧牲、內野滾地、暴投或捕逸……,當然也可下達搶分指令:觸擊偷點或強迫取分。
既要採犧牲觸擊,就得換名善長點球的代打者,另外也要換雙快腿到二壘代跑,因為這位跑者代表最重要的致勝分。台灣教練團選擇讓林智勝繼續站上打擊區揮大棒,結果他在兩好一壞時眼睜睜看著球進來,拿到此役第5張老K。直到該局結束,蔣智賢始終停留在二壘壘包。
錯誤決策有時如同雪球般愈滾愈大,若上半局將林智勝換下,下一局守在二壘防區的也不會是他。十局上半陳鴻文先解決1人,吳載元隨即擊出一顆中間方向的滾地球從二壘壘包右側穿過,林智勝賣力守備,球仍從他的身旁穿過。若是換上移位較快的守備型球員,這球也許攔得到,及時傳至一壘刺殺而形成兩出局。
台灣何時才能終止對韓國連敗
假設壘包是空的,下一棒孫兒葉所擊的滾地球也將無法穿越游擊防區而形成3出局,縱使下半局台灣無功而返,也可再拼「突破僵局」。「廉頗」老矣,守備範圍不大,讓對方在1出局時踏上一壘,為避免雙殺也讓打者有更多揮灑空間,韓國想當然爾施展「打帶跑」戰術,而我們的防守布陣則再一次遭對方突破:跑者先起動、游擊手往二壘補位(因為是左打,若是右打則由二壘手來負責)、左打孫兒葉反方向順勢一推,球恰好穿過游擊手原本防區,吳載元繞二壘抵三壘,頓時形成1出局、一三壘有人的恐怖畫面。
棒球之神很公平,雙方機會均等,輸家放過,贏家把握。若在前半局,台灣採犧牲觸擊,穩穩將跑者送至三壘,下一棒左打林益全,吳昇桓故意四壞保送,屆時情勢也是1出局、一三壘有人。球賽何似人生,同樣沒有後悔藥,我們不給對方壓力,壓力就轉嫁回來。
唉!套句電影《KANO》名言:「不要想著贏韓國,要想不能輸韓國!」台灣棒球究竟何時才能終止對韓國的連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