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在其著作『財富第五波』中,將保健產業(指事前對健康人們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稱為繼第四波網際網路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第五波,目前全球保健產業產值已高達五千億美元,估計可超過兆美元規模。隨著高齡化和少子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照護以及因過多化學物質所帶來的癌症病患人數激增,都將為國家財庫帶來龐大的負擔,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透過養生理念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關注傳統中藥運用,一些具預防與保健功能的中草藥也逐漸受到青睞。
目前日本政府正積極研發,將中藥應用於緩解抗癌藥副作用和治療高齡患者等方面並獲得相當正向的成效(如:改善病人精神不佳和情緒低落狀況;減輕癌症引起的各種症狀帶來的不適;緩解藥物副作用改善日常生活品質等),成為未來國家的重要政策。然而日本製作中藥的原料如:當歸、麥冬、黑生薑、桂皮、人參、芍藥、石斛、杜仲等等,有近80%需仰賴自中國大陸進口,在價格、品質、安全、供應量等方面多所疑慮。為分散來源、穩定氣候和價格波動風險,穩定供需,日本政府不僅在國內找尋適當地點鼓勵農民種植外,許多企業也積極前往國外投資生產例如:新日本製藥和日本財團,在緬甸種植中藥原料甘草、桂皮等等再回銷日本;醫藥品原材料廠商宏輝公司,則在中亞高加索地區種植甘草等等,以因應未來日本國內對中藥原料的大量需求。近年來韓國政府也是透過國家力量強力推動「韓藥」(即中藥),所有韓藥科技研發也需符合政府政策和扶持的投資方向。
中國大陸是中醫藥的起源地,擁有高達128075種中藥資源,目前種植面積為5045.5萬畝,產量為363.8萬公噸,當地消費量為353.1萬公噸。種植種類有鐵皮石斛、桔梗、生地、柴胡、金銀花、丹皮、丹參、甘草、黨參、杜仲、板藍根、黃連等等達200多種,其中七八十種已形成較大規模生產。該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研發投入嚴重不足;中藥之財產權保護力度不夠;創新實力不足;品質不一;科研人才嚴重缺乏等等;為此中國大陸政府正積極建立中藥DNA條碼識別及鑑定平台,推動符合國際藥材GAP規範的種植技術,全棉提高中藥材品質及安全。
隨著養生、保健風潮興起,國內對中藥材需求大幅增加。目前所使用的中藥材多自國外進口,其中八成來自中國大陸(僅能進口乾貨),源頭、品質難管控,經常出現農藥、重金屬、二氧化硫等不當殘留及含量超標,以及中草藥基源植物被混用及誤用情況,常引發食安疑慮與商業糾紛。因此在國內推廣中藥材種植,對改善農民生及提高農民收益有正向幫助,也可確保中藥材的品質及食用安全。目前花東地區的地理與氣候條件,極適合丹参、當歸、靈芝、金銀花、百合等中藥材種植,政府應該有計劃將花東地區列入國家無毒中藥材生產專區,透過前瞻基礎建設經費,積極進行品種改良,生產技術改進,銷售管道建立,以安全優質的中藥材,供應中藥製造、食材、養生飲品、美妝產品等需求,配合中醫學研究以及生技產業助力,為台灣創造出新一波的經濟成長動能!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