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至,國內蝦價再度上漲,媒體報導係因國內養殖白蝦產量減少四成所致,蝦病問題再度受到關注,養殖戶及消費者均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拿出解決辦法。
台灣養殖草蝦在全盛時期產量近10萬公噸,冷凍蝦出口高居日本進口蝦市場首位,在國際間享有「養蝦王國」之譽,卻在一夕間發生不明原因的大量死亡,養殖業者不堪虧損倒閉連連,養蝦規模及產量急速萎縮,政府束手無策;而台灣也從蝦類出口國轉為進口國,許多業者轉往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尋求養蝦第二春,也讓台灣過去辛苦建立的養蝦技術外流,造就今日東南亞養蝦事業的榮景。新政府要推動新南向政策,這些來龍去脈值得參考。
國內養蝦產業低迷持續了約30年(從1988年迄今)。期間政府雖然投入龐大的研究經費,但因研究方向的偏誤,目前國內養殖蝦產量不到2萬公噸(以白蝦為主),整個養蝦產業仍然沒有復甦的跡象。反觀國際養蝦事業,養殖蝦的產量雖也曾因蝦隻大量死亡而短暫減產,但是產量很快回穩並不斷創新高。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2014年全球養殖蝦產量有204萬公噸左右,年產值達400億美元;而昔日隨處可見台灣養蝦業者身影的中國、越南、印尼、印度、泰國等國家養殖蝦規模及產量,都早已遠遠超過台灣,讓人不勝唏噓。
鑑於蝦類未來仍是國際間水產貿易最重要的商品之一,而台灣過去養蝦歷史輝煌,是否仍有機會讓養蝦榮景再現,相信是許多關心產業發展的業者與投資大眾想知道的答案——關鍵就在於台灣政府與學界能否開誠布公檢討過去在面對養殖蝦類大量死亡,有沒有找出原因、用對方法?
長期以來,面對國內養殖蝦類大量死亡,政府及部分研究學者希望透過病毒防治找到一條快速且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因此將大量研究資源(包括人力、經費等)投入蝦類疫苗、抗病毒蝦、病毒快篩試劑、無特定病源蝦苗等研發,只是28年過去了,迄今仍未能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無助於台灣養蝦產業的復甦。
對此,有台灣大學學者專家綜合多年研究與實際現場養殖經驗出書明確指出:蝦類大量死亡,病毒不是元凶(非蝦類絕對病原),政府及研究機構明顯搞錯方向;真正原因在於養殖環境惡化,病原物質大量繁衍,導致蝦類生理與免疫機能失調,還有近親交配缺乏遺傳育種觀念等;也指出國內水產研究資源長期被壟斷,希望引起各界重視。此書在學界及業界造成廣大迴響。
事實上,國外許多養蝦成功案例也指向病毒非元兇的說法。台灣政府應該正視氣候變遷、現有環境惡化、疾病多重變異等事實,重新建構新的養蝦生產模式,避免將整個養蝦產業繼續導入死胡同。
台灣養蝦的技術、經驗根基穩固,人才相當多,新政府應該導正過去八年馬政府將養殖輔導重心全放在石斑魚及觀賞魚的偏誤,並邀集相關學者專家對過去養蝦研究成果做深入檢討,據以策劃未來。若不能從過去錯誤經驗記取教訓,那麼重現養蝦王國又將淪為口號,問題是在全球養蝦產業快速成長之際,台灣還有多少犯錯的時間與空間?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