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舊廢藥衝擊環境生態 處理機制刻不容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舊廢藥衝擊環境生態 處理機制刻不容緩

—「前瞻基礎建設」中「水環境建設」計畫,若少了舊廢藥與針具回收這一環,治水、淨水、親水的美麗拼圖,將永遠缺少一塊!

 2017-07-21 10:52
國人每年平均丟棄136噸廢藥,舊廢藥處理機制應該更嚴謹處理。圖/取材自 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國人每年平均丟棄136噸廢藥,舊廢藥處理機制應該更嚴謹處理。圖/取材自 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台灣人愛吃藥舉世皆知,台灣旅遊團出國愛買藥世界聞名,台灣健保藥價低廉也讓國際稱奇!國人吃掉的藥不少,但丟掉的藥為數更是驚人。台北市藥師公會2010年起設立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共364個據點,從檢收量估計,國人每年至少丟掉136噸廢藥,大約價值新台幣3億元,堆疊起來有5座台北101大樓的高度。不過據估只有1成以下的人將廢藥送回醫院藥局回收,大多數人都隨一般垃圾丟棄或是倒進水槽、馬桶,隨手一沖排入下水道。數量這麼龐大的廢棄藥物進入台灣的環境生態,對這個小小海島的影響有多大其實不難想像。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稱,人類將避孕藥沖進馬桶及下水道,結果導致每5條雄性魚有1隻產生「變性」現象。部分公魚的侵略及競爭行為減少,甚至開始產卵,同時並發現抗憂鬱症藥物也會影響魚類的自然行為。台灣大學林郁真老師的研究團隊,針對河川展開調查,在河水中發現藥物殘留,台灣民眾經常使用的解熱鎮痛等藥物,幾乎都榜上有名,部分河川裡測到的抗生素,濃度甚至超過歐盟標準的百倍以上!

目前台灣的舊廢藥處理並沒有統一的事權機構,各地方縣市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2008年立法委員黃淑英就提出提案,要求相關單位研擬建立廢棄藥回收制度。衛福部醫事司也曾經於2013年發函宣導「一般家庭廢棄藥品處理6步驟」,包括:

1. 將剩餘藥水倒入夾鏈袋中。
2. 將藥水罐用水沖一下,將沖過藥水罐的水倒入夾鏈袋中。
3. 將剩餘的藥丸從包裝(如鋁箔包裝、藥袋等)中取出,全部藥丸集中在夾鏈袋裡。
4. 把泡過的茶葉、咖啡渣或用過的擦手紙,和藥水、藥丸混在一起。
5. 將夾鏈袋密封起來,隨一般垃圾清除。
6. 乾淨的藥袋和藥水罐,依垃圾分類回收。

若為基因毒性廢棄藥品,如抗腫瘤藥物或荷爾蒙製劑、抗生素等化學治療藥品,由於對環境影響很大,需拿回醫院,由醫院「藥品回收站」依「醫療廢棄物」處理。其作法依據聯合國的規範,只要超過高溫850度的焚化爐就能焚化藥品,而台灣各地的焚化爐幾乎都達到這個標準,因此固體藥品直接丟棄即可。

但根據台北市議員李傅中武所進行的街訪調查發現,仍有高達8成民眾不清楚如何正確處理廢棄藥物,大都直接往垃圾桶、水槽或馬桶扔。這些藥物之後進入環境及食物鏈,對國人健康恐怕影響深遠,因此建立完善的舊廢藥處理機制有迫切需要。

檢視國內目前的舊廢藥處理方式,之所以成效不彰不難發現問題癥結為,中央沒有專責處理單位,地方政府各行其是,某些縣市設立回收站由衛生局推動,環保局配合,回收管道通暢,然而部分縣市卻付之闕如,只能任憑民眾隨意處置。其次,衛福部的廢棄藥品處理6步驟,宣導不利,知道的人不多,況且要求民眾辨識藥品是否屬抗生素、荷爾蒙、管制品、抗癌藥,不啻強人所難,畢竟一般民眾並不是專業藥師,所以這個方案配合度不高,窒礙難行。

另外,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資料顯示,目前營運中之公有垃圾掩埋場包括金門、澎湖尚有68處,民眾又如何知道拋棄之垃圾是進入焚化爐或運至掩埋場?針對這個問題應該從幾方面著手:

1. 中央設立專責處理單位,統一事權才能明確執行與監督成效。
2. 普及回收點,於醫院、診所、社區藥局、衛生所有償建立回收站,領藥處即為當然回收點(包括針具),目前部分縣市是由部分醫院與社區藥局義務承擔回收工作,但藥師進行廢藥分類及包裝拆除作業費工費時,義務工作恐難長久,有償設立站點方能有效進行管理。
3. 曾有民代提議於超商設立藥品回收站,但若是超商管道則僅宜設置回收箱,後續處置應由專業人員為之。
4. 完善後端處理,目前許多回收點收集的舊廢藥與針具無處可去,沒有相關單位可以處理,只能堆置,日久恐怕仍是進入一般管道棄置!

政府現正推行「前瞻基礎建設」,研擬「水環境建設」計畫,以「水與發展」、「水與安全」及「水與環境」三大建設主軸,希望透過跨部會資源對齊新思維、系統調度及智慧管理新技術,結合治水、淨水、親水新環境與節水循環新產業等措施,營造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及親近水的優質水環境。但是這幅美麗藍圖若少了舊廢藥與針具回收這一環,則永遠是缺了一塊的拼圖!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