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囤房稅,即2014年修正的房屋稅條例第5條,當時號稱可以達到政策目的:擴大自住與非自住房屋稅率的差距,提高房屋持有成本,抑制房產炒作,避免囤屋,並保障自住權益。如今看來,格外諷刺!
此一條文,和房市現況落差太大,中央及地方政府對投機囤房,幾乎無計可施,有資力者或建商財團囤屋惜售,待價而沽,坐擁增值暴利。
事隔7年,到今(2021)年4月止,立法院財委會審查立委所提出的第5條的修正草案,多達7個版本,如單一自住稅率、非自住房屋多戶加重稅率等,但似未看到行政院版本,是否斤斤計較房屋稅的財政收入而躊躇不前……。
多元住房政策反制房產炒作
我們三位大學教授專攻領域包括財經法律、土地管理、管理行銷,我們觀察到「囤房稅絕非新招」,當前房價非理性飆漲,空屋數量居高不下,建商寧願養蚊子也不願降價求售。我們實在需要多元住房政策,不能只想依賴囤房稅而達到打炒房效果。
依內政部9月所發布2020年下半年「空屋」(低度使用住宅)數量,全台約88萬宅空屋,空屋率9.96%,雖說這是自2009年統計以來,空屋率首度降至10%以下。但想想,每1百間房屋,近10間是空屋,不僅浪費社會資源,且讓無住屋者引頸企昐,追求居住正義難以實現。
根據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統計,台灣住宅自有戶為629.5萬戶,占比78.6%,租用僅占87.6萬戶,占10.9%,其他為配住或借住、非同住家屬所有等。
意思是有將近2成1的民眾有住屋的需求,卻無法住進去88萬戶的空屋宅。其理由何在?我們認為絕非囤房稅高低,當前囤房炒房歪風可歸納為三大問題:
其一,提高房屋稅率,達不到打炒房效果。當年修正房屋稅條例,住家用房屋稅率在1.2%至3.6%;非住家用房屋供營業使用者,稅率在房屋現值百分之3到5;供人民團體非營業使用者,稅率在現值百分之1.5至2.5。現在所謂囤房的定義,指住家用供自住者的房屋戶數,不得超過3戶,但人頭充斥之下,甚難揪出囤房嫌疑者。
其二,房屋稅屬地方稅,地方政府未率爾調高稅率。現行稅率在1.5到3.6%間,除台北市及少數縣市調高一點點稅率外,其他地區多數採最低稅率1.5%計算。縱立委提案再提高稅率,資力豐厚的多屋持有者,追逐稀少性區位房產,以待增值,根本不在乎持有成本高低。故第5條第1項第1款後段規定「各地方政府得視所有權人持有房屋戶數訂定差別稅率」形同具文,權屬各個地方政府,誰也不敢負責!
其三,囤房炒房因素複雜,非僅租稅政策解決。囤房不易定義,法人混充使用自用住宅,人頭充斥更難以取締,例如,能否進行房屋財產總歸戶,計算盤查有人除了自住以外還渉嫌囤房?此等技術難題,考驗執法部門。房價上漲的因素複雜,包括貨幣寬鬆,利率偏低,熱錢湧進,房市投機等。加上,社會一直喊「通膨狼來了」,想保值的投資人紛紛主動或被動投入房市。這些因素造成「囤房」現象,似非單靠「租稅」解決。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公開表示,青年、弱勢居住缺乏安全保障,思考我們的社會有多少能力來協助弱勢居住呢?他提出「多元居住協助」的政策,應由政府介入改善民眾居住品質,對低所得在最底層20%者,採取「永久性支援」,以直接租金補貼方式;對於中低所得在20%至50%者,採取暫時性支援,即「中繼宅」觀念,由政府提供社會宅或「包租代管」,使不同所得族群入住其可負擔的住宅,才是真正社會福利國家。
如果「公有房舍或閒置旅館」可以轉化社會宅成功,閒置的空屋能不能盡速提供無殻蝸牛族入住呢?
「囤房稅」不是新招,國民黨執政時代用過,結論是毫無效果。當我們高喊「居住正義」,政府一方面騙取選票,另一方面卻「官方領頭炒地皮」,不斷標售公有地,提高土地成本;任由建商圈地,都市新開發的精華區沒有一家財團缺席;市地重劃的結果,「蛋黃區」不斷擴大,創造「田僑富二代」,也加深社會貧富懸殊的階級裂痕。
居住正義的精髓是分配正義,政府最大的職責在「住者有其屋」。現在自有房屋率近79%;政府住宅政策的重心是如何讓還沒住房的21%民眾,可擁有或分配到住房。
房產市場號稱「火車頭」工業,政府的功能不可能一直在「打房」,而是要「打炒房」。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住宅政策容不得出現錯誤,否則最終端的無殼蝸牛永遠受苦於沒有自己的窩;此外,土地開發、營造建設及房產仲介等上中下游產業,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健全的住宅政策確實要在市場供需、貨幣利率、稅制稅率等多管齊下才能畢其功於一役。我們認為,不宜執著計較囤房稅高低,而應有更多元思維的住宅對策。
作者指出,健全的住宅政策確實要在市場供需、貨幣利率、稅制稅率等多管齊下才能畢其功於一役。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