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馬英九表現防衛機制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馬英九表現防衛機制

2014-05-15 12:34

台灣的情治系統於日前閃電式的人事改組,國安局長蔡得勝任期五年以後,因「健康因素」請辭獲准,由陸軍系的國防部副部長李翔宙接任;此外調查局長、移民署長也由處長級的主管「三級跳」接任,若干國安會諮詢委員也由調查局系統出任;外界自然解讀:馬英九是否在太陽花學運、反核四等群眾運動以後,將強化情治系統的「政治偵防」工作?尤其此次人事新聞竟然由國安會發佈,打破過去之慣例,按照常理,國安局長任命屬總統職權,調查局長屬法務部,移民署長屬內政部,如今國安會越俎代庖,外界亦不免質疑:是否甫上任月餘的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情治系統一把抓,強化馬英九的權力,進而加強對反對黨、異議人士、媒體、社運人士的監控?

日前總統府公佈下任考試院、監察院委員名單,二十九位監委提名人,清一色是國民黨籍或者是馬英九系人馬,不要說反對黨人士未獲提名,甚至國民黨內的異議者也未入列,外界當然就以「近親繁殖」、「雌雄同體」加以嘲諷;即將卸任的監察院長王建煊甚至公開表示擔任院長是一生最大的錯誤。由上述狀況可見,監察院人事只剩下「酬庸」作用,過去還會找些特立獨行之士妝點門面,此次則連假動作都免了,可見面對外界的質疑與壓力,馬英九愈是強硬回應,展現了心理學的「防衛機制」。既然總統任期只剩兩年,一切以鞏固權力為主軸;為了防止卸任後被追殺,避免重蹈陳水扁之覆轍,從情治系統提拔新人,乃至監察委員清一色自己人,均可感受到馬英九的「權力焦慮症」。

當太陽花學運「反服貿」引發兩岸關係有倒退之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邀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赴北京訪問,並針對兩岸關係未來進程交換意見。宋楚瑜由「半退隱」狀態突然浮上檯面,也引起台灣媒體的不同解讀與揣測,有人認為是馬英九政府施政面臨困境,中方有意拉攏宋楚瑜牽制馬英九。但從宋楚瑜回台以後的言論可見,宋楚瑜擔任台灣省長時,「走透透」深入草根基層,包括二00五年的兩岸「破冰之旅」,中方有意借重宋楚瑜的論點了解台灣的現況;尤其太陽花學運對台灣貧富差距、中產階級貧窮化的強烈反彈,顯示未來兩岸交流將朝「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產階級、中南部與青年人)方向深耕。在此層面,顯然「國共論壇」所設下的兩岸互動渠道,在大方向原則不變(比如反台獨訴求),但在執行面將有不同的做法;而馬英九的治理危機與公信力危機,已經有利於民進黨在二0一六年再執政之可能,中方勢將有不同以往的執行面修正做法;在此方面,馬英九將無法單方面主導台方的兩岸互動主導權,宋楚瑜的下一個步驟則值得關切。

任期只剩兩年的馬英九,對於權力的運作可以分為不同層面:一是為了權力而權力,以鞏固權力為主,強化心理防衛機制,拒絕與黨內外的異議者溝通,「炒短線」希望與中方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以此求得歷史定位。其二則是廣納雅言,傾聽異議者意見,視權力為「福國利民」、「安居樂業」、「兩岸和平交流」的載具,以人民之心為心,運用最後兩年任期,做出有利於人民與兩岸和平之事業。起心動念不同,施政結果自然不同,正如彼得‧杜拉克的「大哉問」:「你期待別人如何記得你?」剛走出母喪的馬英九,勢必要反思目前的處境,小心謹慎的邁出下一步,而不是強力回擊外界的批評與異議。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