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灣GDP三度下修,「保2」不成,反登上未來事件交易所年度流行語。任內曾成功完成第一次金融改革,讓台灣金融業體質脫胎換骨的前財政部長、首任WTO大使顏慶章,接受<民報>專訪時語重心長指出:台灣向中國傾斜的經濟政策已經使台灣經濟競爭力面臨窒息,若再不積極導回「在台灣製造」,並透過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將經濟風險分散,台競爭力恐將如美國商會「2013台灣白皮書」所預期「大勢已去」。
顏前部長的精采專訪將分為「省思篇」和「策略篇」兩部分,預計今(5)、明(6)分兩日登載。
【前財長顏慶章專訪二之一(台灣經濟省思篇)】台灣經濟正如踏入荒漠流沙般,競爭力不斷被吞噬,顏慶章在訪談間對於台灣經濟情勢顯得憂心如焚,急切的以「忠告」,甚至引述「唐吉訶德」文中「我必須說出真相,也絕對是只有真相」表達他對台灣經貿政策的憂慮與建言。以下為訪談內容:
問:台灣經濟成長率2013年只剩下不到2%,國內投資不振,勞工薪資、家戶收入萎縮,台灣經濟在後ECFA時代只有更糟而不見好處,到底經濟政策出了什麼問題?而經濟形勢有多嚴峻?
答:主計處三度下修2013年經濟成長率,但其實早在去年年中,美國商會便警告台灣正在邊緣化,如果仔細深究白皮書內容,實非常清楚點出台灣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美國商會明白指出我國經濟欠缺活絡的原因,正是國內外民間投資的低落。這與政府不斷將經濟低迷歸咎於大環境因素,令人汗顏的是,最真切的忠告竟來自外國友人,而非政府施政檢討,甚至政府竟至今未對民間投資低落提出檢討、改善之道。
國內投資嚴重不足的景象,單就臺灣出口總值逾越半數在海外生產的數據,即已充分呈現嚴酷影響。台灣海外生產超佔出口總值2000年為12.4%,但2013年已經攀升到52.9%,其中9成是外移到中國的台商,政府眼看數據的惡化,怎可自滿於企業全球佈局,而未省思企業外移便等同於國內投資的減項!連帶影響的正是台灣就業機會的消失以及工資水準的難以提升,這從受薪階級薪水停滯不前,已經可以感受到嚴重程度。
美國商會在2013年年中提醒台灣政府,「未來這一年內台灣所做的任何決定,將攸關台灣經濟前途,若走的方向正確,便有機會提升競爭優勢,確保繁榮,而台灣必須立刻行動,否則便將大勢已去!」我非常希望這個結論是該白皮書唯一的錯誤。
問:各國簽訂經貿協議,加強雙邊或多邊互惠經貿關係,提升經濟競爭力。而台灣政府積極與中國簽訂ECFA,難道對經濟難有助益?ECFA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答:顧名思義經貿協議在於加強各國間經貿互惠關係,必須透過多方協議才能達到互惠效果,然台灣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速度與數量嚴重落後,政府以「堅定的意志」簽署的ECFA,以及積極鼓勵業界與中國發展各種型態的合作,卻是讓台灣更依賴中國。
數據顯示台灣依賴中國的嚴重度已經達到紅色警戒,中國與香港占臺灣出口總值的40%,臺灣全年對外投資總額的70%是注入中國,臺灣因與中國投資或貿易的往來,每天平均超過一百萬臺灣人民居住在中國。去年七月,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一份研究報導直指,中國經濟若衰退1個百分點,台灣便將同步衰退0.9個百分點,是中國所有貿易伙伴中影響最嚴重的一個。這種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風險,政府竟可視若無睹且毫無警戒與積極的對策!
的確,當時意見領袖們欣羨其他國家積極簽署FTA所帶來的優點,然卻忘了FTA的本質在於互惠,雙方甚至多方的開放市場是必要的條件,政府也只看優點卻對缺點隻字未提,更未深入瞭解對台灣產業的衝擊程度,甚至競相以簽署ECFA有助與其他國家簽訂FTA,加強社會認同。三年過去,台灣尚未完全開放市場卻已感受到產業更為外移的嚴重後果,甚至在FTA的簽署上亦顯緩慢。
問:就您過去在WTO互動經驗上來看,就台灣而言,簽署FTA與ECFA是毒藥還是良方?政府正在推動的服貿協議是否有其必要?
答:無論是FTA或者ECFA,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可以肯定的是,FTA與ECFA都不是經濟發展的唯一選項,台灣經濟的問題在於國內外投資急凍,產業嚴重依賴中國這個單一市場,只是ECFA的推動,卻又更加速台灣經濟向中國靠攏。
在面對與國際間簽署互惠協議時,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其本質,瞭解本質後便可知曉服貿協議甚至之後的貨品貿易協議為ECFA簽署後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首先,台灣在2002年加入WTO之後,即單獨對中國採取歧視待遇,若中國在WTO提出爭端控訴,台灣其實完全站不住腳,但多年來,試問中國為何寧願吃悶虧而不願將與台灣的貿易爭端國際化?其次,台灣與中國簽訂ECFA時,官員不斷保證不會開放中國農產品進口,截至目前為止,仍禁止中國1296項工業產品及830項農業產品的輸入,這顯然已違背FTA互惠開放的本質,屆時如何與中國洽談「貨品貿易協議」?如何與社會大眾解釋ECFA簽署前後的一再保證都是虛假?
問:政府日前再度重申兩岸互動為先經後政,然中國過去在WTO經驗上,即寧可損失權益也不願將兩岸貿易提高為國與國之間行之的國際爭端事件,未來兩岸服貿協議甚至貨品貿易又將如何「先經後政」?
答:從1946年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起草開始,國際間發展至今長達60年的FTA歷史與經驗,成員國在發展更緊密經貿結盟、談判過程中,必定涉及政治層面的考量,經貿結盟在「兩情相悅」下形成,但前提必然是相互承認與尊重對方為主權國家。
臺灣與中國之間,台灣單方面雖表示擱置政治爭議,但中國卻全盤否定臺灣的主權國家地位,如此竟能催化出「兩情相悅」而簽署ECFA,實為絕世創舉,而ECFA簽署三年來,中國是否因此對台灣定位有所鬆動,國人應可深刻體會,更遑論未來雙方經貿談判。就本人長年經驗來看,主張政治與經濟可得分離安排的人士,實非常具有鴕鳥特質,在面對無可逃避又難以處理的情境時,只好將雙眼蒙入沙中而忘卻憂慮。
因此,無論是ECFA或者正在進行的服貿協議,政府實有必要對各產業可能受到的衝擊說清楚、講明白,並交付代表人民的立法院審議,這是民主憲政制衡的必要環節,誠如歐盟成員國雖有政黨輪替,但迄今未聞因此退出區域整合,正是因為這是交付全民公投的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