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鄭弘儀:感謝國民黨 讓我擁有台灣意識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鄭弘儀:感謝國民黨 讓我擁有台灣意識

嘉義農村打拚囝仔鄭弘儀  遇挫折阿爸交代要忍

 2014-11-09 15:26
讓鄭弘儀種下「痛恨」國民黨的根,則是始於嘉義高工的老師。(黃謙賢攝)
讓鄭弘儀種下「痛恨」國民黨的根,則是始於嘉義高工的老師。(黃謙賢攝)

不畏藍綠、態度堅定、抽絲剝繭、犀利追問,這是鄭弘儀,在台灣媒體幾乎是一片藍天的環境中,第一位用國、台雙語,展現本土風格的名節目主持人,創造《大話新聞》頂尖收視率。

輪轉的台語 來自故鄉嘉義的養成

鄭弘儀,出生於1960年,來自嘉義縣水上鄉國姓村的三界埔,當時的三界埔,除了田,還是田。父親為了養活七個孩子,排行老七的鄭弘儀,並沒有享受到老么的特權,從小的記憶,就是在田地、家禽中打滾,只要回憶起孩童時光,鄭弘儀不禁打了個寒顫:「我種田種到怕啊~」但是,在嘉義農村的艱辛刻苦生活,卻也奠定鄭弘儀現在成就的最好基石。

清晨5點天還未亮,頂著冷風颼颼,6歲的鄭弘儀,打著赤腳,牽著比他還高的水牛去吃草,然後忙著養雞鴨養鵝再養豬,後頭還有稻草、柳丁、鳳梨田等著他;半夜有覺不能睡,得跟哥哥們輪流守夜,弱小身影拿著一根竹竿壯膽,獨自一人巡視稻田顧水源;月黑風高,竹林隨風搖曳,唰唰聲音傳來,以為「鬼來了」,只能死命拔腿往前奔。小學、初中,就在田裡與學校來來回回,鄭弘儀望著嘉義鄉下那一望無際的稻田,心想:「我的人生就得這樣過了嗎?」

阿爸有交待:遇到挫折,只能拚只能忍

為了分擔家計,鄭弘儀選擇亞東工專製衣工程科就讀,退伍後,靠著打工苦讀,以工專的學歷,考進《台灣新生報》擔任記者,一頭栽進了新聞界,之後轉戰到電視台,進而主持起新聞節目,因為態度認真、專業、親和力佳,炙手可熱之際,一天主持三個帶狀節目與廣播節目。鄭弘儀從非新聞科系畢業,卻在電視界大鳴大放,堪稱是媒體奇葩!但一路走來也曾面臨失業、負債等的低潮,面對人生中的坑坑洞洞,鄭弘儀謹記鄉下阿爸的話:「兒子啊! 人生中遇到挫折,你只能拚,只能忍。」

2012年5月,鄭弘儀在台灣政論性節目中,堪稱一哥,儘管《大話新聞》收視率掛保證,不料,電視台高層為了討好中國,硬生生逼迫鄭弘儀得交出主持棒,一夕之間,黯然離開他努力耕耘的節目,那段期間,鄭弘儀的確很落寞,但再苦也會撐去!他讓自己沉潛,期待再出發!

2012年年底,在一次聚會中,鄭弘儀透露,有家電視台邀請他主持新節目,那時候,才一掃陰霾,再度看到他臉上的笑容。

堅持自己的路  身家性命被威脅

在媒體界工作都深知,對於政治的堅持與熱衷,只要非支持藍營立場,是絕不能表態。鄭弘儀一向保持低調,以其犀利的言論,也一直讓大家猜不透其政治傾向,直到2004年,總統大選因為兩顆子彈,整個政治氛圍甚為緊繃,鄭弘儀深感「不能再讓長期剝削台灣人的黨再度執政,那將成為台灣人的悲哀」,鄭弘儀鼓起勇氣,選擇了理念接近的政黨,在新聞節目中表態。媒體人不向藍營表態輸誠就算了,還支持對方陣營,根本犯了媒體界的大忌。果然,鄭弘儀從此面臨身家安全的威脅。

民眾突如其來吐口水,搭飛機時阿桑用力對他腦袋賞一拳,收到裝滿子彈、芭樂、土豆等的威脅包裹與信件,揹了6件官司,甚至,過去球場上的政府官員球友,更對他冷嘲熱諷,但鄭弘儀對自己的言論主張,不後悔、不退縮,他說:「我從不勉強自己,不做不喜歡的事,更不去討好別人,我堅持走自己的路。」

而讓鄭弘儀走向台灣意識的這條路,那雙推手,竟然是國民黨!

對台灣意識的堅持  歸功國民黨「威脅利誘」

回憶起民國50年代,念小學時,母親總是神色慌張,將鄭弘儀從田裏撿回來,當年為「萬惡共匪」的空飄傳單,趕緊藏了起來,鄭弘儀問母親:「為什麼上面畫蔣中正是一頭豬?」母親要他噤口不准問。「政府愈是禁止人民的行為,愈顯神祕愈有蹊蹺!」鄭弘儀就此種下心中的疑問。

鄭弘儀的政治啟蒙,其實是他的大哥。民國60年代,戒嚴令下,黨禁報禁,在電信局抱著鐵飯碗的大哥,總是在下班後,躡手躡腳將懷裡的書報雜誌,藏在家中隱密角落,屘囝的鄭弘儀因好奇心驅使,偷偷地給它翻了出來,「哇!裏頭寫的怎麼都跟學校念的不一樣?」就這樣,當年視為洪水猛獸的黨外雜誌、禁書,深深影響了鄭弘儀對台灣民主過程的認識。

但是,讓鄭弘儀種下「痛恨」國民黨的根,則是始於嘉義高工的老師。成長過程中,鄭弘儀以他敦厚的性格,對於不公不義之事,總是挺身而出。民國60年代,鄭弘儀對於國民黨的統治方式與作為,甚為不滿,時常在學校週記發表看法,卻因此被老師鎖定、嚴加看管,甚至老師還找鄭父出面,要他好好管教兒子。

隨後,老師更強迫鄭弘儀要加入國民黨,被鄭拒絕後,老師竟然在全班同學面前,痛鞭他的屁股,這一打,鄭弘儀心中更加堅決:「我的堅持是對的,我~痛恨國民黨!」

當兵入伍時,輔導長也逼要加入中國國民黨,鄭弘儀斷然拒絕!出操出的特別辛苦。以實力考進台灣新生報當記者,長官恐嚇:「弘儀啊~你不入黨,那你恐怕得永遠擔任約聘工,正職沒有你的份。」

一而再威脅利誘逼迫入黨的手段,讓鄭弘儀更加認識,「一個不民主的黨,就不是一個好黨!」

誰能料到,孕育鄭弘儀的台灣意識,與反國民黨,竟然是來自那群效忠國民黨的黨員,與威脅利誘下的反效果。

每天一早花上四小時,閱讀當天所有的新聞、雜誌、外電,這是鄭弘儀給自己的功課,也是自我專業要求。(黃謙賢攝)

專訪過無數知名人士  最特別的有三位

專訪過無數的黨政高層、知名人士,對鄭弘儀來說,最特別的是哪三位?那就是三位歷任總統。

「李登輝總統,經歷威權政黨,保守的宮廷政治,有其民主素養,與對台灣的關懷,令我敬佩。」

「陳水扁總統,專訪高達六次,不像很多來賓,事前都要篩選主持人提問,陳總統具有膽量,完全接受主持人挑戰,有問必答,親力親為,真是位很不錯的總統。」

「馬英九總統,不管怎麼邀訪,六年了,總是時間很不巧,無法接受專訪。」

至於哪位來賓最難搞定,鄭弘儀揮揮手:「就別說了,大家都是好朋友,這會得罪人。」

沒有不可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現在,每天一早花上四小時,閱讀當天所有的新聞、雜誌、外電,這是鄭弘儀給自己的功課,也是自我專業要求。

每天以其清晰脈絡,抽絲剝繭,批判台灣政治惡鬥、挑戰兩岸敏感議題、揭露民生經濟社會事件的內幕,無不希望對觀眾發揮其影響力。他希望與年輕人分享:「民主的落實與珍貴,得來不易,不是建立在喊口號,或是無窮的抱怨,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要身體力行,台灣的未來,需要年輕人的參與,肩負起歷史感,付諸實際行動,讓我們都可以為自己寫下一段歷史。」

從小在鄉下種田的艱苦環境中,鄭弘儀體認到悲觀對人生沒有幫助,「保有樂觀性格,沒有事情是做不到,沒有不可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本文精華版刊載於11月出刊《民報文化雜誌》第三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