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眼球世代/「藍色彈珠」依舊 人們觀看世界的眼光卻變了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眼球世代/「藍色彈珠」依舊 人們觀看世界的眼光卻變了

《藍色彈珠》出現後40年,這個世界產生了劇變,是年輕的、都會的、連線的而且炎熱的

 2016-07-17 14:25
(圖:美國太空總署(NASA),《藍色彈珠》(Blue Marble))
(圖:美國太空總署(NASA),《藍色彈珠》(Blue Marble))

1972年,太空人傑克・施密特(Jack Schmitt)從阿波羅十七號(Apollo 17)太空船拍攝了一幅地球的照片,現在被公認是有史以來被複製最多次的照片。照片上顯現的球體絕大部分布滿蔚藍的海洋,並間雜著大片綠地以及漩渦狀的雲,這幅影像於是以「藍色彈珠」(Blue Marble)為人所知。

這幅照片當時幾乎被刊登在全世界所有報紙的頭版,它有力地將這顆ㄦ星球描繪成一個整體,而且是從太空的角度:上面絲毫看不到任何人類的活動或跡象。

這幅照片顯示世界是單一、大同的地方

照片中顯現的地球很接近圖片的邊框,它佔滿畫面,並且令人心蕩神馳。由於太陽位於太空船背後,使得這張照片獨樹一格:它顯現一顆被徹底照亮的星球。地球看起來既龐大、而且是可知的。已經學會辨識各洲輪廓的觀者,如今能夠看出球面上這些看來抽象的形狀如何作為人們生活其上的活的整體。這幅照片將已知和未知的事物混合在某個視覺型態中,使畫面變成可理解而且美麗的。

《藍色彈珠》(Blue Marble)刊出之際,許多人認為看到這幅照片改變了他們的一生。詩人阿契博德・麥克列許(Archibald MacLeish)如此回想人們第一次將地球視為一個整體:「完整、渾圓、美麗而小巧」。有些人從彷彿是神的角度觀看這個星球,獲得了心靈和環境層面的教訓。作家羅柏・普爾(Robert Poole)將《藍色彈珠》謂為「全世界公義的攝影宣言」(Wuebbles 2012)。這幅照片被用於《全球目錄》(The Whole Earth Catalog)這本反主流文化的經典著作封面上,體現出藍色彈珠激起了烏托邦的思想、關於某種世界性的體制,或許甚至還有單一的全球語言。最重要的,這幅照片似乎顯示世界是一個單一、大同的地方。一如阿波羅號的太空人盧塞爾・「拉斯提」・施威卡特(Russell ‘Rusty’ Schweickart)的說法,這幅影像傳達出這個東西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整體,而且如此美麗。你會希望在多番紛爭中,兩隻手各握著身旁兩側的人,對他們說:「看哪。從這個角度看著它。看看這個景象。還有什麼好爭的呢?」

太空人拍了這幅照片之後,再也沒有其他人親眼目睹那番光景,但是大多數人都因為《藍色彈珠》而自認為瞭解地球的樣貌。

如今,那個原本可以從一個點觀覽的大同世界似乎已經無法企及。《藍色彈珠》出現之後的40年,這個世界在四個重要界域產生了劇變。今日的世界是年輕的、都會的、連線的而且炎熱的。2008年起,這四個指標都跨越了關鍵的關卡。那一年,都市的居住人口有史以來首次超過鄉下的居住人口。想想巴西這個崛起的全球強大勢力,在1960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巴西人口居住在都市。到了1972年,當太空人拍攝《藍色彈珠》時,該國的都會人口已超過百分之五十。今天,百分之八十五的巴西人住在城市,總人數超過一億六千六百萬。

全球一年拍下超過一萬億張照片 

這些人大都是年輕人,這正是下一個指標。時至2011年,全世界人口中,一半以上的人在三十歲以下;百分之六十二的巴西人年齡在(含)二十九歲以下。十二億的印度人之中,超過半數的人在二十五歲以下。類似地,中國人口也以年輕人佔多數。三分之二的南非人口在三十五歲以下。根據凱瑟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計算,尼日的一千八百萬人口之中,百分之五十二在十五歲以下,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區域,超過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年齡在十五歲以下。儘管北美、西歐和日本的人口可能正趨於老化,但全球的年齡模式仍顯而易見。

第三個關卡是網路連線。在2012年,逾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可以連上網路,而這比2000年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六。而且不僅是歐洲和美洲的人可上網,可以連上網路的人口之中,百分之四十五的人位於亞洲。儘管如此,最缺乏網路的區域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包含南非)以及印度次大陸,造成全球規模的數位分野。2014年底,據估計共有三十億人口使用網路。根據Google的預估,2019年底,上網人數將達到五十億。這不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大眾傳媒,更是第一個世界性的媒體。

全球網絡最顯著的用途之一是創造、傳送和觀看各種影像,從照片到影片、漫畫、藝術和動畫。其數量相當驚人,每分鐘,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總長度多達一百個小時。每個月,人們在這個網站上觀看的影片總長度長達六十億小時,地球上每個人平均觀看一個小時。年齡在十八歲到三十四歲的族群觀看YouTube的時間比看有線電視更長(別忘了YouTube是在2005年才創立的)。每兩分鐘,光是美國人所拍的照片數量就超過整個十九世紀所拍的照片數量。1930年那時候,據估計,每年全世界拍的照片數量為十億張。

50年後,每年拍的照片數量為二百五十億張,當時人們仍以膠卷拍攝。到了2012年,人們一年共拍攝三千八百億張照片,而且幾乎都是數位照片。在2014年,拍攝的照片數量為一萬億張。2011年,共有大約三點五兆張照片,於是,在2014年,全世界的照片庫增加了大約百分之二十五。同樣是在2011年,造訪YouTube的人次為一兆。不論你喜不喜歡,正在崛起的全球族群是視覺的。所有這些照片和影片都是我們試著看世界的方式。我們覺得被迫要為這個世界製造影像,並和別人分享,這是我們為瞭解改變中的週遭世界及自己在其中的定位所下的工夫的主要部分。

視覺、藝術和政治視角創造改變

這個星球正在我們眼前改變。自從大約三百萬到五百萬年前的上新世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2013年首次超過了百萬分之四百的指標性關卡。雖然我們看不到這種氣體,但它已經驅動了災難性的變化。隨著二氧化碳增加,暖空氣含有更多水蒸汽。由於冰帽融化,使得海水增加。由於海洋暖化,於是有更多的能量供給暴風系統,造成一波波「前所未見」的暴風。颶風或地震造成科學家所謂的「高海平面事件」,像是風暴潮或海嘯,它們的效應正在急劇增強。從曼谷到倫敦和紐約,全世界接二連三地發生創紀錄的水災,甚至當其他地區─從澳洲到巴西、加州以及赤道帶的非洲─也正飽受前所未見的乾旱之苦。今日的世界全然異於我們從《藍色彈珠》所見的世界,而且正快速變化中。

由於所有這些新的視覺素材,使我們在看今天的世界時,往往難以確知自己正在看的是什麼。所有這些變化都不是平靜或穩定的;我們彷彿活在一個恆常處於劇變的時刻。如果我們將這個持續成長、年輕人佔多數的連網城市以及氣候變遷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會得到一個「改變的」方程式。毋庸置疑的,全世界各地都有人積極試圖從藝術、視覺和政治的角度去改變各種代表著我們的系統。

本文摘自《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