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自農曆年前疫情爆發,全世界都捲入防疫動員中,蔡英文政府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媒體將焦點放在口罩等醫療物資的供應問題時,台美關係拓展的腳步並不因為美中貿易戰於一月十五日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和疫情而停止,反而因為中國無法他顧,而有著不同的發展。
賴清德作為副總統當選人訪美,除了拜會盧比歐參議員(Marco Rubio)等友台人士和哈德遜研究所外,參加「國家祈禱早餐會」(National Prayer Breakfast)是此行重頭戲,賴清德與美國總統同場參與早餐會的可能性並不低。作為副總統當選人,賴前院長是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後,台灣政壇訪美身份最高層級,而可以想見的,賴清德也肩負未來總統訪美的規劃與溝通任務,這是極大的台美關係突破。
後蔡英文政府的佈局啟動
除此之外,賴清德訪美還有更深層的意義,於民進黨而言,賴清德是目前黨內競選二○二四年大選的半公開人選之一。過去蔡英文透過在學界的人脈建構起她的台美關係網絡,而賴清德如何建構起一套屬於他的台美關係論述,將是未來四年的重要課題。陳水扁政府時代已經證明在缺乏和美國溝通的情況下,各種政策有可能遭到美方強大的質疑,賴清德在獨派內部受到的支持度高於蔡英文總統,甚至被日本媒體冠上「獨派王子」的稱呼,若賴清德確實要競爭下屆總統大選,如何建立起一套美國能夠接受且信任的論述和關係,會是未來值得耕耘的課題。
對於台派或民進黨而言,賴清德身上也還有另個議題在醞釀。自台灣有總統大選以來,尚無政黨能夠長期執政超過兩屆,多半在第二個任期之後就會輪替。對於台灣主體性的建構而言,對於台派友善的執政黨能夠長期執政是要素之一,除了確保施政基於台灣主體性,長期建構而成的台灣論述,將使得台美雙方的立場與利益高度結合,取代國民黨原先長期把持的美國政界網絡,這對於友台法案推動、台美溝通等,都會有著顯而異見的效益。
期待賴清德在當下這一微妙時間點繼續做出更多突破,強化台美關係,這也是台灣面對中國於亞洲持續殖民擴張的必要行動,或者說是唯一選擇。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