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馬偕「最後的住家」詩、歌與音樂的探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馬偕「最後的住家」詩、歌與音樂的探討

2014-07-02 11:08
馬偕終身從事傳道、醫療、教育的工作,將西方文明引入當時閉鎖的臺灣社會,並把一生獻給了福爾摩沙。(圖片:網路資料)
馬偕終身從事傳道、醫療、教育的工作,將西方文明引入當時閉鎖的臺灣社會,並把一生獻給了福爾摩沙。(圖片:網路資料)

緣起

朱真一醫師自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到美國留學深造、致力於小兒血液專科研究並行醫多年,他對歷史研究非常有興趣,在鑽研台灣早期醫療發展的過程中深受歐美傳教士醫師精神感召,而開啟了研究台灣醫療史的高度熱忱與使命感。

在探討馬偕的行誼中,發現「最後的住家」這首詩相關的種種有趣的故事,而後在youtube上聆聽到鄭智仁醫師為此詩譜的曲,更深受吸引,進而發現:台灣最少有9位作曲家為此詩譜曲!

朱醫師的研究心得包括詩的多種語言翻譯改寫的背景、緣由以及「最後的住家」在語言學上的討論;詩譜寫為各種歌及音樂的故事及因緣;欣賞歌曲影音在合唱團、布袋戲、動畫、歌劇 的呈現。朱醫師這些興味盎然的演講,和豐富的視聽資料最近也發表在《民報》專欄(【專文】馬偕的「最後的住家」的故事)。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07年委託何嘉駒創作「馬偕—最後的住家」合唱曲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一世的快樂攏於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從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面 找到我一生最後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啊

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     

馬偕1844年出生於加拿大,祖先是蘇格蘭人。他在多倫多、普林斯頓、愛丁堡三所大學完成神學教育,封立牧師後被指派到中國傳教。然而,史家記載他「陰錯陽差」的到了臺灣,馬偕自己卻一心認為是上帝的旨意牽引他。

1872年他抵達滬尾,從汽船甲板上眺望陸地,遠處有一千七百呎的孤立山峰,其背後還有二千呎、三千呎、四千呎高,壯觀又美麗的山脈!他在日記上難掩激動的寫下:「感謝主,就是這個地方了!」

其後的二十九年,馬偕以淡水為家,娶本地女子為妻、走進漢人鄉鎮、踏上平埔族人的村落,也深入生番地界,與小孩子一起學習他們的母語。

馬偕終身從事傳道、醫療、教育的工作,將西方文明引入當時閉鎖的臺灣社會。他目睹了日本統治前的臺灣,深刻瞭解臺灣人的生活與習俗,也讚嘆臺灣山川與土地之美

1901年他因喉癌病逝,安息於他一生所獻身的福爾摩沙。

最後的住家

在淡水的淡江中學內有一座外僑墓園,安葬著客死異鄉的外籍人士。他們在世時,都把臺灣當成故鄉,他們深愛臺灣,也都在這塊土地上奉獻了他們的一生。

馬偕博士也寄身在此。外觀似燭台的墓碑,是用八里出產的觀音石所製,就像馬偕本人那樣素樸雅致,並且充滿了「在地」感。

馬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寫下了《最後的住家》這首詩,詩中毫無保留的說出他對臺灣的疼惜與摯愛。

《最後的住家》曾受很多人的喜愛而被譜成曲。1978年出生的何嘉駒,也是深受馬偕精神感召的一位作曲家。2007年,何嘉駒應「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委託,為這首《最後的住家》譜曲。詞與曲相距一百多年,不同世代的情懷相互輝映著,對臺灣永恆的愛。

附註

2007年,這首合唱曲發表後的兩個月到半年之間,就受到「2007年總統府歲末音樂會」和2008年「台北市文化局二二八音樂會」的青睞,而邀約改編為管弦樂伴奏的版本由交響樂團演出,原混聲四部合唱與鋼琴伴奏版仍受到各級學校、教會及諸多合唱團的喜愛,廣為傳唱。

2008年,「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於年度音樂會《跨界交響─生命的頌歌》中,再度委託何嘉駒改編此曲為《最後的住家 鋼琴三重奏》,由鋼琴家張雅婷領銜的「華府孟德爾頌鋼琴三重奏」於10月17日(臺灣文化日)在蔣渭水的家鄉宜蘭作世界首演,10月20日再移師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

2014年8月,在台灣舉辦的《國際吉他藝術節》中,由作曲家陳哲聖改編成二把吉他與小提琴三重奏的《馬偕—最後的住家》將是八天藝術節中唯一一場大師演奏會上的一個曲目。

堪稱為臺灣當代歌謠代表作的《馬偕/最後的住家》,對照馬偕的遺言:「我不是『外僑』,我是臺灣人。」大眾傳唱這首歌,分享的已不只是學術研究,而是體認到馬偕對台灣的愛與奉獻,精神亙古常新,永遠受人緬懷與敬佩。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