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樂壇歷史迴廊】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樂壇歷史迴廊】

馬思聰 衝破鐵幕 台灣行(下)

2018-01-27 10:18
馬思宏七歲起隨兄學琴歷20年之久,其根基深固以致青出於藍,琴藝勝於其兄。1948年入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師事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Richard Burgin獲碩士學位與演奏家文憑。揚名國際樂壇的馬思宏與董光光二重奏。圖/陳義雄提供
馬思宏七歲起隨兄學琴歷20年之久,其根基深固以致青出於藍,琴藝勝於其兄。1948年入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師事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Richard Burgin獲碩士學位與演奏家文憑。揚名國際樂壇的馬思宏與董光光二重奏。圖/陳義雄提供

馬思聰之劍膽琴心與國際聲望

中國陷共,改朝換代後,1951年5月,馬思聰身任新中國音樂代表團長,率團赴捷克參加「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1956年3月受聘赴波蘭擔任第9屆「國際蕭邦鋼琴比賽」評審委員,鋼琴家傅聰參賽獲第三獎;1957年11月赴蘇聯出席十月革命40週年慶典。翌年三月赴莫斯科擔任「柴可夫斯基鋼琴與小提琴比賽」評審委員會副主席。

從上列資歷可知馬思聰在國際上頗具地位。他衝破共產極權政府的鐵幕,在自由美麗的寶島台灣巡迴演奏,展現他的音樂藝術,自然轟動世界,成為各國媒體矚目的焦點事件。馬思聰在1977年1月4日致友人信函中透露了心聲:「藝術家有其對群眾精神的影響力,這影響力常常能有效地打擊敵人,群眾對我多一份愛戴,即增加對共匪一分之憎恨⋯為了民族文化的保衛並發揚光大⋯我要在此時刻盡力去多做⋯能多與聽眾見面,只要有鋼琴,有場所,就可以去演奏⋯。」(註6)

馬思聰讓國際人士識別了中國與台灣、極權與自由兩個不同的世界;紐約有家大報在馬思聰演出後,曾用社論篇幅作評論,標題是:「馬思聰之利劍」,說這把利劍刺中了中共的心口!

馬思聰來台灣巡迴演出,音樂會場場爆滿,在各地都掀起了欣賞、學習、參與音樂的熱潮,無疑地,對台灣的樂教普及推廣助益良多。有別於一般著眼於營利的趕場式的演出,馬思聰每次來台灣都做長時間的停留,而且用比演出行程更多的時間到處遊覽,與各地方音樂界人士交往,談論、演奏音樂,瞭解各地風土民情,體會這塊土地的氣息,吸取養分融入本土民間音樂要素於其作品,為台灣增添了美好樂章。

《阿美組曲》樂曲簡介

馬思聰晚年雖然陸續有大規模的作品問世——1978年完成四幕11景41場的大型芭蕾舞劇《龍宮奇緣》。此劇於1981年10月在台北隆重首演(註7)。69歲的馬思聰也特地來台北出席首演儀式。但此劇是根據浦松齡的《聊齋誌異》中的神話故事《晚霞》編寫而成。是一齣發生在浙江錢塘江畔的愛情故事。原擬在台灣演出的最後力作——歌劇《熱碧亞》(註8),是馬思聰的女兒馬瑞雪根據維吾爾詩人在19世紀中葉寫的長詩《熱碧亞-賽丁》而寫成的詩劇,馬思聰再據以譜曲,採用了大量的新疆民間音樂。然而此二劇皆幾無涉及台灣本土音樂文化。

《阿美山歌》《高山組曲》《阿美組曲》之外,也許馬思聰尚有以台灣民間音樂為素材的作品,只是不為人所知。但是自1977年第三次來台舉行小提琴巡迴演奏以後,被馬思聰列為重點曲目,場場演奏的卻只有《阿美組曲》。筆者因為執筆為衝破鐡幕投奔自由後的馬思聰歷次巡迴演奏之音樂會節目特刊,撰寫樂曲簡介文而獲得與馬思聰討論演奏此樂曲的機會,得到作曲者馬思聰的指教,寫下了《阿美組曲》的樂曲簡介文如下,供有志演奏或欣賞此曲者參考:

1972年5月,馬思聰第二次來台期間,親耳聆聽,親眼目睹了阿美族山胞的歌舞,山胞們充滿了自足和歡愉的生活,令他有意外的驚喜,一連串山地歌舞特有的節奏、跳躍的音符縈繞在耳畔與腦海,久久難以忘懷。五年後,他終於把這些扣人心弦的樂思,譜成美麗的樂章——《阿美組曲》獻給台灣。

《阿美組曲》是充滿輕快愉悅幸福的組曲,以小提琴獨奏輕柔流暢的旋律,多情地描述山地風光。全套組曲包括五首小品曲,分別冠以《春天》《寂寞》《山歌》《月亮》《山地舞》等標題。

《春天》:嚴冬己過,寒流消失,春風駘廻盪,春回人間,大地瀰漫著一片生機,人們充滿了希望與幸福的欲求。這首描寫春天的樂曲,旋律活潑愉快,生氣盎然,富有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曲趣。

《寂寞》:情人遠離,不在身邊,憶起昔日出雙入對,情話綿綿的情趣,歡樂頓失,一縷寂寞的情緒悄然湧上心頭。作曲者採用阿美族民歌為素材,融入其琴韻。

《山歌》:這是一首山地情歌,活潑的節拍,耳熟能詳的山地民歌旋律濃縮於樂曲裏。曲末有一段以小提琴泛音(Harmonics)技巧演奏的樂句,是模仿吹口哨的聲音。

《月亮》:明月當空,月色迷人,情人相偕,月夜泛舟湖上,相對漫吟情歌⋯⋯好一幅詩情畫意的音畫。曲始鋼琴細緻的十六分音符,描繪湖水映月,皎潔的月亮在湖水的微波上盪漾。小提琴在第二小節的後拍,以低沈的G絃開始奏出主旋律,代表少年郎的歌聲。同一旋律再移高八度演奏一次,以稍高的音域和稍甜美的提琴音色,代表少女的對答,隨即再降低八度演奏少年郎的歌聲,但旋律縮短,似是己泛舟遠去,歌聲消失,剩下的是盪漾著月色的水波和漣漪。

《山地舞》:風調雨順,五穀早登慶豐收,大家圍攏來歡唱跳舞。曲中山地歌舞特有的節奏,熱情奔放,洋溢著青春氣息與歡樂的氣氛。

音樂歷史失憶症病灶

當公視《留聲——華人音樂家》節目製作時,筆者接受史惟亮與許常惠二專輯節目的訪問,並提供製作小組許多第一手史料(註10),因此認識了數位製作小組成員。在公視全部節目製作完成播出後,偶得機會與一位製作小組成員晤談,對話如下:

筆者:「馬思聰衝破鐵幕,投奔自由,來台灣巡迴各地演奏,轟動全世界,成為當時國際新聞焦點,提升了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也激起了台灣國內的音樂會熱潮,也因之促成馬思聰產生了多首以台灣本土音樂為素材的傑作,這是何等重大的事件!卻不見貴電視台製播的馬思聰專輯中提及、報導,令人費解?這豈不是嚴重的疏失?!」組員:「因為找不到有關的資料⋯⋯」

筆者:「你們不是禮聘了很多位顧問嗎?」(節目片尾列名播出名單)

組員:「他們都無能提供資料。他們是「顧而不問」 ! 後來有人提供一條線索,説馬思聰巡迴演出的音樂會主辦人名字叫高信,住在台中。可惜我們趕到時,才知道這位主辦人已經過世很久了。」

筆者聞之氣結!難過!因為高信先生根本不是音樂會的主辦者,他是政府的高官,只是當時主管僑務的「僑務委員會」委員長,與馬思聰的巡迴演出事務完全無涉。而真正掌理巡迴演出事宜的主辦者,是那時兼掌管台灣唯一音樂雜誌《愛樂月刊》編務,與台灣史上第二家音樂經紀機構「愛樂音樂社」社務的筆者——陳義雄,活生生的就坐在這位組員的面前!

當年馬思聰神奇的衝破鐵幕,投奔自由,並且多次來台灣在各地巡演、發表作品 ,成為全世界新聞焦點;馬思聰讓國際人士識別了中國與台灣、極權與自由兩個不同的世界,這對台灣國家是何等重要的一件大事!然而,事距公視製播馬思聰專輯節目時,也才只不過三十年餘的歲月而己,卻已搜索不到完整正確的資料了。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創團60年,熱烈展開慶祝活動,一如公司製播小組,也禮聘了多位專家學者為編、䆺委員。可是很遺憾的是其相關文宣、特刊、專題記事文仍然疏失連連;對於在樂團創團初期貢獻卓著的馬思聰甚少著墨。

我們的政府,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樂壇,一向瀰漫著酬庸的風氣,從來都不是用人惟才,基層樂教推展札根者、默默從事音樂文史工作者被漠視。枱面上是光鮮亮麗、浮誇不實的所謂「名家」當道掌權,少有潛心札實的探索研究者,多的是不作深入的研究探討,只併湊輕易到手的膚淺資料成文的文抄公。台灣樂壇罹患嚴重的音樂歷史失憶症,病灶在此!

附記 :訂正《台灣音樂百科辭書》有關馬思聰巡迴演出的錯誤記載。

台灣音樂百科辭書「陳義雄」辭條(p.0530-31)記載「擧辦馬思聰指揮省交(今台灣交響樂團)慶祝音樂會,後沿著鐵路線去各大城市舉行個人演奏會,⋯」是錯誤的,訂正於下:

馬思聰應「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響樂團」(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蔡繼琨團長邀請,于民國1946年來台訓練並指揮這個未滿周歳的初生樂團,演出「慶祝國慶紀念演奏會」。這場重要的慶典音樂會是交響樂團自辦,詞條記載由筆者舉辦是錯誤的;筆者出生於1939年,慶祝音樂會舉行時才只是7歲小孩,怎麼可能有能力舉辦這場音樂會?!同樣的道理,「⋯慶祝音樂會,後沿著鐵路線去各大城市舉行個人演奏會,⋯」當然也不是筆者所舉辦。

真正由筆者實際主辦的音樂會,是馬思聰衝破鐵幕賽投奔自由後的三度來台(1968、1972、1977)巡迴演出之音樂會。敬請詳閲專欄本文。


衝破鐵幕,投奔自由,來臺灣的第一次小提琴演奏會之節目單封面。圖/陳義雄提供

筆者曾應邀以「馬思聰台灣行」為題在「梅哲紀念館」演講,並以相同內容撰文刊登於《謬思客古典音樂刊》(2007年3月第6期)。初識徐玫玲教授於演講會,其後徐教授出任台灣音樂百科辭書主編之一,力邀筆者撰寫辭條、䆺稿工作,並提供史料與證物。編輯期間徐教授辛勤工作,嚴格審查文稿,嚴僅求證於史料,治學態度之嚴僅令人欽佩。因此她所撰寫的「陳義雄」詞條出錯,着實令人感到意外!

【註解】

註1:另一場音樂會曲目排出馬思聰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由其弟馬思宏演奏小提琴。

馬思宏七歲起隨兄學琴歷20年之久,其根基深固以致青出於藍,琴藝勝於其兄。1948年入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師事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Richard Burgin獲碩士學位與演奏家文憑。1951年參加壇葛塢音樂中心比賽優勝,獲得第一屆「海飛茲獎」,逐漸走紅樂壇,在「卡薩爾斯音樂節」「薩爾茲堡音樂節」⋯等世界著名音樂節演奏。與夫人-著名的鋼琴家-董光光搭檔的二重奏,演奏遍及世界各地。馬思宏研究改進的提琴弱音器(Ruth Si-Hon Mute)己普遍為世界各地提琴家採用。

馬思宏與夫人曾於民國49、53年來台演奏。1960年我政府特頒金牌獎予馬氏,表彰其卓越成就。

註2 :摘自1946年11月1日新創造出版社印行的台灣版《馬思聰提琴演奏會》特輯,郭有守文,題為「馬思聰在音樂上的成就」。

註3.:譜寫鋼琴伴奏之獨唱曲《古詞七首》,為其作品第一號。

註4.:摘自新創造出版社印行的《馬思聰提琴演奏會》特輯,馬思聰文,題為「從提琴到作曲」。

註5.:摘自新創造出版社印行的《馬思聰提琴演奏會》特輯,雷石榆文,題為「音樂的偉大」。

註6.:當時的「中華民國音樂學會」總幹事汪精輝。

註7.:據悉此劇演出總費用高達25萬美元,由政府支付。

註8.:馬思聰與馬瑞雪父女合作的歌劇《熱碧亞》於1987年完成。同年五月二十日,馬思聰因心臟手術失敗而病逝僑居地,賓州費城,終其一生未能回到日夜思念的故鄉。

註9.:民國34年,少將參議蔡繼琨籌組「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12月1日正式成立,15、16日在台北市公會堂(現今的中山堂)舉行成立的音樂會,由蔡繼琨團長指揮演出。翌年三月改名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響樂團」。其後又多次改名,演變成為今曰之「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註10.:史惟亮教授與筆者在樂教的推動有很密切的合作,例如:共同簽署了台灣史上首宗音樂建教合作、共同擔任洪建全文化基金會顧問,籌備成立台灣史上第一座音樂視聴圖書館、參與民歌採集的事前規劃工作。許常惠教授是家母同鄕(彰化縣和美鎮)鄰居後輩,與筆者二哥情同兄弟的台一中同學。許常惠留法學成返國初期一直住在我二哥家,使我有機會成為第一位討教者。深厚的淵源使公視在製作二位教授專輯時在節目中都有訪問我,我也提供了相關的史料。結果播出時,許常惠的專輯中採用了我提供的史料,卻刪除了全部我的鏡頭和發言;一位製作小組組員爆料說是遭到某音樂界權勢者的干預!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