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今天選在地球日前夕,拜會民進黨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同時提交「全國NGOs環境會議」結論,並邀請蔡英文和即將成為綠能示範社區的台東縣魯瑪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胡進德在太陽能板簽名,象徵支持公民電廠政策。蔡英文對環團代表說「希望執政後更常來找我們」。她說,民間團體可以補足政府不足的部分,監督政府、引領政府向前,而不要放棄政府。如果希望政府做到的沒做到,可以時時提醒「一次不行,聲音可以加大,也可以拍桌子」,引發與會人士哈哈大笑。
蔡英文說,今年選在地球日前,我們有見面的機會,雖然她還不是總統,但再過一個月就任。她曾說過我們將來的行政團隊是會溝通的政府,特別注意環保、永續的議題,能夠融入所有政策的領域。因此在很多不分區立委的配置上或是內閣的配置上,都有用心的處理這個問題,將來政策會把環保議題融入。
蔡英文說,她很高興跟大家會面的是以前跟你們坐在一起,他們突然坐在你們對面,當然心理也要調適一下。現在陳曼麗、吳焜裕都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上週也公布準環保署長李應元,「他是一個你不管他同不同意他的意見,都很難拒絕跟他見面的人。」
蔡英文也介紹準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她說,詹是各位長期的戰友。她也講了一個秘辛,當初林全告訴他要詹順貴擔任副署長,「我老實說我心裡有顫動一下。第一個我問「可能嗎?」同時將來團隊要做什麼新型的調適,不過她發現這個調適,問題好像不太嚴重,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事安排。林全說他邀請他們兩位進環保署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結果。
她也介紹李應元,並指李長期關心雲林石化的問題,對部會協調能力有目共睹,跟社會大眾見面溝通也能發揮協調功能。
蔡英文解釋,所謂會溝通的政府最重要的意義是長期溝通議題的夥伴,可以進入政府體制,加入改革的團隊,跟文官一起討論解決方法、商討穩健改革的工作。
她也說,其實不僅人事的問題,大選後很多政策議題在智庫、政策會討論,而且進入緊鑼密鼓,現階段的討論已經納入準政務官,他們已經進入未來施政的措施。
蔡英文說,國家面臨很多挑戰,環境是項目之一,環境議題需要政府全關注改革,從傳統的環境保護跟污染問題,空氣懸浮問題到台灣本土棲地保育、黑熊、石虎、無毒環境、食安、非核家園與提升再生能源及國土規劃。
她強調,這些都是馬上迫切的危機,這些議題很多是民間團體比政府專業,能夠補足的政府不足,她也特別拜託環團持續走在政府的前面,引領政府向前進。
蔡英文說,民進黨執政的過程中,必須有執行的政策目標,有些政策目標必然有相和,也有相衝突的地方,在衝突間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是政府最大的職責所在,她也希望處理過程中,各方聲音都聽得到,來維持平衡,在平衡的過程中往前走,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也希望各位不要當我們執政者時,站在我們的對立面,我們在想法上或許不太一樣,但基本上對這個國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她希望大家互相交流。
今天拜會蔡英文的環保團體代表,包括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俊秀、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陳秉亨、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理事長林愛龍、原住民守護傳統領域聯盟理事羅福慶、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何宗勳、宜蘭守護聯盟理事長李寶蓮、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達魯瑪克社區發展協理事長胡進德,而陪同蔡英文出席者包括,準環保署長李應元、不分區立委陳曼麗、不分區立委吳焜裕、前立委田秋堇、施信民教授、民進黨首席政策副執行長施克和、陳吉仲教授、準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現任智庫環境政策小組諮詢委員)、社運部郭文彬主任、副秘書長劉建忻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