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李斯特菌確診個案,患者是住在中部的80多歲老翁,感染源還在釐清,但可能跟食用生魚醃漬的自製罐頭有關。這也是李斯特菌列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後的首例個案。
疾管署表示,居住中部的80多歲老翁去(2017)年12月下旬因發燒、嘔吐症狀就醫,後續出現意識不清、昏迷情形,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李斯特菌症;目前個案症狀已逐漸改善,住院治療中。
個案有中風病史,近期無旅遊史,平時三餐均以自家烹煮的食物為主,發病前曾食用過以生魚醃漬的自製魚罐頭,但感染源尚待釐清;目前個案相關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加強個案家屬手部、飲食衛生等衛教宣導,將持續追蹤接觸者健康情形。
依據疾管署過去所監測的資料顯示,國內李斯特菌感染病例以65歲以上者為主,其次為45歲到64歲族群,另有少數母子垂直感染案例。
李斯特菌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感染後的疾病嚴重程度取決於感染者的免疫狀況,免疫力正常者不易受李斯特菌感染,或感染後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但對年長者、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則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甚至可能死亡。為強化國內李斯特菌症之監測及防治,我國已於今年1月1日起將李斯特菌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疾管署表示,李斯特菌症主要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在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此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由於李斯特菌於4℃條件下可持續生長繁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能殺死,因此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就是做好飲食與手部衛生。
疾管署呼籲民眾日常生活應避免生食,牛肉、豬肉、禽肉或魚肉等肉類及蔬菜應徹底煮熟、處理生熟食應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處理生食後應澈底洗淨雙手及器具、避免食用未經殺菌的生乳及乳製品、分切瓜果後儘早食用、避免食用冷藏超過保存期限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