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當一個人沒有現實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當一個人沒有現實感

2018-04-10 16:05
當藝人狄鶯與孫鵬的獨子孫安佐在美國被逮捕之事,在台灣大肆報導的時候,除了驚訝,我委實不解,一位英文程度不錯(根據媒體報導)、在美國讀高中的人,就算只到了美國約半年,怎會不知道現在許多美國學子,尤其是高中生和大學生,對於自己的人身安全陷入極大的焦慮擔憂之中呢?(圖/創用CC授權)
當藝人狄鶯與孫鵬的獨子孫安佐在美國被逮捕之事,在台灣大肆報導的時候,除了驚訝,我委實不解,一位英文程度不錯(根據媒體報導)、在美國讀高中的人,就算只到了美國約半年,怎會不知道現在許多美國學子,尤其是高中生和大學生,對於自己的人身安全陷入極大的焦慮擔憂之中呢?(圖/創用CC授權)

【凌情思】當藝人狄鶯與孫鵬的獨子孫安佐在美國被逮捕之事,在台灣大肆報導的時候,除了驚訝,我委實不解,一位英文程度不錯(根據媒體報導)、在美國讀高中的人,就算只到了美國約半年,怎會不知道現在許多美國學子,尤其是高中生和大學生,對於自己的人身安全陷入極大的焦慮擔憂之中呢?而且,竟然不知道,告訴同學要在五月一日掃射攻擊學校,是很不好笑的玩笑,會被同學舉報,學校會認真嚴肅看待。為什麼呢?

對於過往從事親子教養相關工作的我,這個困惑,的確讓我不斷地思索可能原因,但,就是摸不著頭緒。直到,幾天前再次讀到以下這段,忽然看見問題。

孫安佐從小熱愛軍武,想成為美國警察、反恐小組,並崇拜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博士。孫安佐曾在就讀康橋高中部時,自製『火焰噴射器』,射程範圍達20公尺,還想以新台幣2萬7千元至3萬3千元在網路上兜售,但當時網友質疑合法性,未見交易成功的紀錄……康橋前年舉辦科展前,孫安佐在臉書上PO出《How To Make A Flamethrower》(如何製作火焰槍),接著向老師提出在科展,要製作火焰噴射器的想法,當時老師感到訝異,並將孫安佐斥責一頓,強調不能製作具有殺傷力的東西,孫安佐還因此被校方約談。康橋未依照教育部所頒布的〈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通報新北市教育局,孫安佐最後偷偷完成火焰噴射器,將測試畫面放到網路上,並嘗試在網路上兜售。」(《自由時報》)

顯然地,孫安佐對於警察的日常實際工作內容,情況並不了解。並且,對於彈藥武器有極度的狂熱喜愛,但欠缺真切理解人們對於暴力的恐懼事實,和槍砲彈藥是追求公平正義和解決問題的最下選工具。

我的先生是美國警察,不過,他不是所謂紐約市或紐約州的警察,他是郵政警察,所以執行的業務就相對單純了不少。不過,穿上制服、配帶著槍、穿起防彈背心,就是得要處處小心,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約20年前,先生的一位同事,被一位想搶他的槍的人,從後而來,攻擊到頭破血流,倒地不起,幾乎死去。幸運地,他被救活了。然,現在,每一天,他得要吃近10種的藥,且常記不住事情,才剛打電話與先生聊天過,10分鐘後,又打來,以為自己還沒和先生講過電話。

另外,因為受傷時的年資不高,所以,可領的退休金和社會安全保險金,是少到可憐,幾乎難以維持生計。原本一位親切熱心、對未來有許多期待和想像的年輕男子,他的人生就這樣毀了,變得淒淒慘慘。

2017年7月,有三個小孩的紐約市警察Familia,半夜執勤,與同事坐在警車時,被人以槍射擊她的頭,48歲的她,當場不治身亡。

這就是當個警察所要面對的可能危險與風險。孫安佐清楚知道嗎?他的父母曾幫助他去了解這份工作嗎?

美國是個人民可以擁有槍枝的國家,而且的確有不少人認同人民有權可以擁有捍衛自己家園的槍枝,甚至有好些人就如孫安佐一般,對槍械彈藥等軍備武器,有很高的好奇興趣,很投入地在吸取相關資訊,所以,若是可以真實擁有或親身接觸這些武器,會讓他們很開心興奮。

不過,同時也有很多美國民眾認為這項權利該有所限制,甚至廢除。在他們眼中,太多家庭裡的意外悲劇,和目前校園或公共場所,所面對的槍擊威脅,就是這個為憲法所保障的擁槍權利所造成的,人民因這項權利而受害的,遠遠高於受惠。

我的先生雖然是位警察,而且被射擊教練讚為神射手,但,如果可以,他希望在退休前,都不需要用到槍。他與同事的工作,主要在預防問題發生、處理問題、和避免讓問題變得更糟、更嚴重。所以,若要用到槍,就是情況惡劣,無法以和平安全的方法處理,他與他的同事,沒有人想要這樣的情況發生,畢竟,自己的生命,可能也在接近死亡的邊緣,誰,會想要面臨這一刻?

另一篇報導提到:「孫安佐的家教對《美聯社》表示,孫安佐曾說,如果在槍擊案現場,他會第一個跳出來保護同學。」這是非常熱血,而具高尚人格情操的態度想法,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然而,直到真實面對情況時,是否真能挺身而出、護衛旁人,則是難以預言與斷言的事。畢竟,生死關頭,避難求生,是人之本能。面對危險,站在死亡面前,就連警察都會脆弱到想要逃避。

先生與同事們平時的在職訓練,是以如何處理問題,以避免問題變得更糟的原則,在討論與訓練,強力避免用槍,則是教官再三強調的重要原則。事實上,這是一份處理日常人際關係與互動問題的工作,那種槍擊大戰情況並不經常上演,他們最常處理的,或者要說,日復一日的工作,都是在處理一些煩人的小事,吵架、打架、恐嚇、違規、騷擾、欺騙、偷竊等等,所以,最需要的是思辨與溝通能力,能懂得人的想法、情緒和感情,以及與人相處的技巧。

於是,大事可能化小,小事可能化無,大家都可以平安,回到可以安心生活的狀態。想當美國警察的孫安佐,知道這些事實嗎?

似乎,孫安佐活在美國影集和好萊塢電影之想像裡。那些影集裡讓人看到緊張萬分、拍手稱好的情節,是業者要賺大錢之必要手法。如果,哪天哪個製作人把我先生與他同事們的每日工作情況搬上螢幕,恐怕,不賺錢就算了,還會被觀眾罵到狗血淋頭吧!

事實上,若真想當個警察、警探,甚至成為反恐小組成員,更該要好好踏實生活,認識大眾人生,不能只在家裡上網讀新聞、觀看電視影集和電影,以及熟稔軍火彈藥知識和懂得如何製作。要從事這類工作,就得要懂得犯罪心理。犯罪的人,各式各樣,其家庭背景、經濟情況、教育程度、興趣喜好等等,皆不相同。

這些,除了進學校學習專業知識,也非常需要在生活中與人接觸互動,累積對人性感情的了解,和建立人生普遍基本道理的知識概念(common sense),方能理解不同的人之不同的想法和需求。也因此,狄鶯的教養方式,就對孫安佐的志向毫無幫助了。

一篇新聞中提到:「小六兒子不曾單獨離家下樓買東西,甚至沒一個人到過超商。她還說,注重兒子的食物一定要頂級,比如深海魚、牛小排、鮮蝦,家裡有一個冰箱專門冰孫安佐的食物。有一次到同學家吃稀飯,狄鶯嫌太寒酸,從此不讓兒子到同學家玩。」(《自由時報》)

事實上,不是沒錢的人才吃稀飯;而吃稀飯,也不表示寒酸,可能是個人喜好。就像吃素,不見得是因為沒錢買比較貴的魚肉,也未必是不想殺生,可能是為了追求健康,或者,只是追隨時尚名人吃素的自認時髦行為。究竟是那個因素呢?如果沒和人聊聊,怎麼會知道人家心裡的想法呢?若只想靠自己的聰明去想、去判斷,就會陷入偏見的迷思中。

或者,有些家長,不讓已讀國高中的孩子自己搭車上學,當然,孩子也就可能不知道公車票價。知道公車票價很重要嗎?如果想當個警察,這一個小常識,也許可以幫助他拆穿說謊的犯案者,或者幫助求助的民眾。警察以常識看出漏洞而破案的故事,委實不少,常讓讀新聞的人拍案叫絕,會心一笑。比如,2015年《中時電子報》有一則新聞(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117003307-260402),一名來台洽公旅遊的日本籍女子大西,在高雄市遊玩後,回到旅店發現手機不見了。報警後,警方研判應是掉落於計程車上,於是立即調閱大西小姐乘車路線畫面,以找到該部計程車。不過,調閱畫面一直未發現大西小姐的身影和所搭的計程車。警方進一步研判,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大西小姐搞錯搭車時間!日本與台灣相差1小時常識,而她來到台灣之後,因未調整時間而搞錯搭車的時間。發現這個問題之後,警方另調畫面,找到那部計程車,為大西小姐找到手機。

想要當警察、警探,可能是有想要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想法。在助人工作裡的哲學,就是要幫助人們回到常態生活,或過得比較安全穩定,或者過得比以前更好。若不能懂得人情世事,要如何能夠適切助人呢?就像現在,許多美國學生,只想安全生活讀書,快樂長大,孫安佐卻告訴同學他要掃射學校。即使馬上補說,是開玩笑的,在大家心裡有恐懼的情況下,誰要相信他呢?這顯示了孫安佐欠缺對人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也欠缺現實感,甚至,他可能是個只專注關心自己的人。這樣的人格性情能夠當個稱職的警察或警探嗎?

最後,一個人沒有現實感,已經很不妙了,18歲,已是成年,卻被一夥親友大眾說是孩子,則是深切的悲哀。天地萬物的自然法則,不是從出生、弱小、天真無知、努力學習、懂事知理,到長大獨立嗎?生物們也許不能懂事知理,但最後都會長大獨立,要不然,就是自然淘汰了。所以,我們辛苦養育的孩子,到了18歲,思維與表現仍天真無知,不會覺得有問題嗎?不會警覺到也許我們的教養態度與方法有問題嗎?這不是另一種父母長輩與世界脫節的沒有現實感嗎?

幸運的是,人類比其他生物多了很多機會,大多不會因為一次犯錯,生存就受到威脅。也許這個經驗,可以帶孫安佐走進現實世界,成長懂事。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