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媲美勞斯萊斯的工藝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媲美勞斯萊斯的工藝

 2013-12-27 07:10
府城神轎巨匠—王永川
簡介:

1932年生,台南市永川大轎工作坊負責人。

曾獲第1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一頂轎完成了,永遠不會壞。英國的勞斯萊斯開一百年就會壞掉,我的大轎一百年也不會壞!——王永川

生於1932年(日治昭和7年)的王永川,是小木作司阜。他精巧的小木作手藝,被文化部列冊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而他是「技術保存者」。用通俗的話來講,他就是所謂的「人間國寶」。年逾八十,還堅守著木雕工藝作坊,他為府城大大小小廟宇製作的各種木雕品,尤其是神轎,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常民的宗教節慶生活,大家都叫他「永川伯」。

他的「永川大轎工作坊」是一棟百年兩層木造舊宅。二樓是鑿花部門,樓板開了兩個小通孔,倚放著簡單的老式活動木梯,一樓大廳供奉木匠祖師爺魯班牌位,天花板吊掛紙燈籠。

近年來,永川大轎闢建了新的工作場所,高大寬敞的空間,放置著鋸臺機、打洞機、線鋸機…各種機械式機具,木料堆放地上,幾乎佔去一半空間。這裡不是作細工的鑿花部門,但沿著一邊窗戶一長排工作檯,工具櫃掛著曲尺、各式刨刀、鋸子。永川伯坐在一張大桌子前,整理著要鑿花部雕刻的木件,用膠水把一張雕刻影印圖稿貼在一塊木料上,然後用原子筆在上面作幾個記號。

北勢街的窮木匠

永川伯在北勢街(現在的神農街)土生土長,父親王西海是頂下桌(神桌)木匠。因為家裡窮, 9歲才讀公學校,讀沒幾年就失學。他是家中老大,底下有四個妹妹。父親整天木匠工作,根本無暇照顧,少年王永川只好去作「囝仔工」(童工)。

他先到打鐵店學作秤鉈,師傅只叫他牽風櫃,做了一年沒學到什麼功夫,於是換到台灣製鐵所學車床。車床機器大,有一次不小心手受傷,父母親疼兒子,便叫他辭去工作。過了一段時間,父親才叫他跟著學作頂下桌。

 

(王永川製作過的頂下桌,以南廠保安宫這件最滿意。蔡宏明攝)

從頂下桌到神轎

永川伯回憶:「學頂下桌很苦。當時一切都靠手工,用手鋸、用手刨。我第一次拿刨刀是刨一塊匾,慢慢過一段時間,才控制好力道。」但對木作有些天分,只要父親稍稍指點,馬上觸類旁通。不久,父親退休,他就正式扛起家業。事業剛起步,一切靠手工,又無力聘請助手,凡事都靠自己。從頂下桌開始,也兼作佛櫥、佛架、菜櫥…等家具,技術愈加精進,生意愈加興隆。

永川伯幫很多廟做過神桌,印象最深刻,最花功夫的是南廠保安宮的大桌。這神桌的頂桌長12尺,桌腳設計了8隻「獅子腳」,現在還放在該廟神房裡,用欄杆圍了起來。下桌則放在拜殿中,桌面採龜殼形,桌下設計一個放置虎爺的小龕,桌圍下部則是雕花堵,雕工十分講究,安排了很多「齣頭」(民間演義故事的主題),人物雕刻生動,結構嚴謹。

永川伯製作頂下桌,把重點放在整體結構的製作,再規劃哪些部位配置什麼樣的雕花裝飾,畫出寸步、板樣,然後交給下手的鑿花司阜去執行,他負責監製。因此,他有時間和精力承作,各式廟裡的木製品,而不限於神桌。他製作的神轎,轎身裡外雕刻精美,花堵人物十分生動。漸漸地,委託製作神轎的廟宇越來越多,1967年永川伯成立「永川大轎工作坊」,專心研發神轎的製作。不斷有人委託製作宗教木刻製品,但還是以各式神轎,如:文轎、武轎、手轎、獻轎、四輪轎、請轎…等為大宗。

傳統神轎工藝巨匠

「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府城,經常有廟會遶境,陣頭中必定有神轎。永川伯說:「臺南的神轎有九成是我做的。…我父親沒有徒弟,我收過十幾個,30年前就開始了,那時比較好『牽司仔』(教學徒)…」。府城傳統工藝神轎製作的司阜,都是在永川大轎學藝,出師後自行開業。有人因此說永川伯,是府城神轎工藝的祖師爺。

永川伯監製的神轎就像一座縮小版的神廟,神轎正面有館祠匾,龍柱,也有斗栱、垂花、豎材、雀替,如大廟屋簷結構,樣樣齊全。神轎分內裡、外層,兩側則有八卦窗,以及表現忠孝節義主題的花堵人物。轎底四邊設計獅頭吞腳,四邊裙翼,彎度及線條比例優美,整頂神轎的稜線,整齊而厚實。

這麼精緻的神轎,工序十分繁複,從量尺寸、畫板圖、選料、購料、刨木、取模,到雕刻、組合、上漆、落款,由10位司阜分工合作,得費時兩個月。永川伯表示,他監製神轎講究真材實料,堅持傳統手工,依照古法接榫結合,慢工出細活,自然美觀、堅固而耐用。

監製的神轎不計其數,但有幾頂是永川伯覺得特別且滿意的。一頂是府城開基天后宮小媽祖的神轎,另外一頂在麻豆水仙宮的神轎。這頂水仙宮神轎的花堵,雕刻了36天罡72地煞共108尊神將,每尊神將都有不同的武器、坐騎、姿態。臺南市的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中有媽祖遶境藝陣遊街的展示,其中的神轎也出自永川大轎,這神轎的花堵雕刻媽祖渡海救人的主題,是一般神轎所罕見的。

(神轎的花堵雕刻各種「齣頭」。蔡宏明攝)

傳承如永川不息

2009年永川伯獲得中華民國資深青商總會「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的民俗工藝獎;2012年以「小木作技術」獲文化部列冊為「文化資產技術保存及其保存者」,數十年的努力受到肯定。但他更關心傳統神轎製作可以有好的傳承。他的長子、女婿、外孫都已經跟他學藝多年,年輕一代,腦筋動得快,不但傳承了傳統技藝,也應用網路科技廣為傳播,很見功效。

「永川大轎」除了聞名遐邇的神轎,也承製許多宗教用品,如:匾額、薦盒、圍屏、三寶架、蓮花座、八卦盒、玉旨架、劍架、宮燈、几桌、小型公案桌、燈桌、蛟椅、長生祿位…等。「永川」已是「大轎」的代名詞,而「大轎」也將使「永川」成為傳之久遠的事業。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