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系列遊記,以「巡田水」的心情遊宜蘭。
農夫阿伯晨昏身穿蓑衣,頭戴斗笠,肩掛鋤頭,在田畦間走來走去,有時挖開泥堆,讓田裡水流出;有時堆積泥土,堵死流水,讓田園充滿灌水。這種呵護田園的用心,期望作物旺盛的努力,日復一日,並視為慣常,這就是「巡田水」的精神。(系列60)
保存最為完整的宗祠
宜蘭縣的林氏家廟建於清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至今已有185年的歷史,是由移墾蘭陽地區的福建漳州府七線林氏家族共同捐建,清同治八年時(西元1869年)歷經重建,是目前宜蘭縣內格局完善,保存最為完整的宗祠。現今林氏家廟店內仍懸掛有族人的功名匾額,門前則有象徵功名榮耀的四座旗竿座。 本人小學曾借讀於此, 特別感念。
宜蘭市區內有三座家廟祠堂以崇聖街、聖後街"盛蘭堂"的"游氏"家廟,位於雜沓的南館市場邊,縣政中心旁的"李氏敦本堂"和臺灣銀行宜蘭分行北向巷內,"追遠堂"卻是縣內保存尚佳、格局最完整的"林氏”宗祠。 陳、林、李氏滿天下,在宜蘭縣內也是如此,林氏宗親在宜蘭佔有相當的人口數目,當年移民蘭陽平原的宗親為漳州七縣。在大陸漳州古早時期,林氏人口密度之高,故統稱為林家庄,古時交通不便,婚嫁對象不易尋找,因此清皇帝曾旨喻昭告:「林氏三代內無旁係血緣者,可通婚」。而宗族規範,女方者須棄林氏, [林] 去一邊故為 [木]。所以,林氏家族中常可見「林公木媽、木娘」,在古時同姓婚通婚實為少見。而林家這一支族親,則分怖於頭城、礁溪、壯圍沿海一帶。在大陸本是沿海一帶「討海人」,稱作「港仔頭」林氏,家族書字別為 [林] 字中的兩 [木] 皆須勾寫,所以又稱「翹腳林」。
林氏家廟「追遠堂」。
追遠堂為林姓族人團結、祭祀的中心
林姓祖廟創建於清道光 15 年 (公元 1835 年) ,原由移民蘭陽地區之福建漳州七縣林姓族親共酌家金捐建。以歷經 179 個春秋。唯目前所見之家廟外貌,係清同治 8 年 (公元 1869 年) 再由本地區漳州七邑族親捐建,迄今已走過 145年。此間,雖歷經無數狂風暴雨侵襲,但依然廟基依固,廟務依盛。過去,現在未來,將永續迄立於蘭陽平原,永為林姓宗親之精神寶塔,保佑林姓氏子孫更為枝繁葉盛,與蘭陽天地共長榮。林姓族人早在清乾隆年間,便有漳州人林漢生入墾宜蘭,「噶瑪蘭」開疆後,該族人益增,甚至壓倒諸生,成為宜蘭開拓的主力,並於清道光15年,集全宗族之力,捐建追遠堂,作為族人團結、祭祀的中心。
家廟門外四座旗竿座,是族人功名榮耀的象徵,門內前庭左邊有重修林氏家廟碑,詳載著家族源流及家廟創建、重修的過程。家廟在前殿往內部天井、迴廊,最後方的正殿,供奉林氏祖先牌位及功名扁額。整體建築以紅、黑為主色,至今仍保存尚佳傳的統家廟建築,亦是宜蘭現存家廟的典範。
重修林氏家廟碑記。
李氏敦本堂
李氏宗祠位於九號省道邊,宜蘭縣政府旁,始建於清道光年間。
屬李家的祠堂家廟,是李氏同宗之子孫合祀祖先的場所,它能滿足家族追本溯源的本能,在廣漠無垠的歷史時空中,獲得心靈的歸宿;從古至今,祠堂家廟成為漢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表徵和傳承的見證。
宜蘭縣地處偏遠,漢人開發較晚,但隨著同宗同族的拓墾腳步,仍在宜蘭縣建了15處以上的家廟,像李氏宗祠敦本堂,便集合了李氏宗親的力量,於一八零五年始建,經歷數次修繕,成為今日廟貌。
李氏宗祠位於九號省道邊,新宜蘭縣政府旁,新警察宿舍後面,環境十分清幽,前有一方池塘,後有小片果林,仍保留了傳統建築的佈局;宗祠週遭圍以高大的椰子樹,發揮了適度隔絕的作用,將來李氏宗祠納入宜蘭縣政中心的古蹟保存區內,更可突顯它的價值。
在宜蘭的李氏宗親,人才輩出,尤以有清一代的「三舉一貢」,最為膾炙人口。三舉即李春波、李春瀾、李春濤三兄弟先後高中舉人,一貢即貢生李紹宗。現今李氏宗祠前埕,尚留有李氏另一位俊傑李春華舉人一對旗杆硤,見證了這段輝煌的事蹟。
李火德的後裔
李氏宗親先祖在宜蘭、員山擁有大批田園,日治時代被徵收作機場,現又為縣府徵收作縣政中心,幅員日縮,在未新建新宜蘭縣政府前,此處顯少有遊客知曉,自新宜蘭縣政府成落成於此後,來此瞻仰歷史文化的遊客們還是不易找尋此地,原因很簡單,李氏敦本堂地處較內陸,離台九省道,還有一段路程,且李氏敦本堂四周盡是樹綠林蔭,從外觀上,實不易看出。未來縣府規劃,還將於李氏敦本堂附近設立停車場,方便遊覽車停靠。
“敦本”二字的含義。敦,厚,注重,提倡。敦本,注重根本,原指注重農事。孟郊《藍溪元居士草堂》詩:“讀書業雖異,敦本志亦同。”用於宗祠譜牒時,“敦本”多指不忘根本、遵守綱常、繼承先德、發揚族光之意。它和敦睦堂、敦倫堂等堂名所表示的意義相差無幾。。
目前李氏敦本堂,僅發現兩處。一是臺灣宜蘭縣和福建漳州市的南靖縣,兩地均建有“敦本堂”李氏祠堂。這兩個祠堂的李姓都是李火德的後裔。李火德,生於宋開禧年間,其子孫主要居住福建、廣東、浙江、臺灣及海外。二是湖北鄂城有“敦本堂”李氏。湖北鄂城“敦本堂”李氏尊奉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619—653)為一世祖,是唐亡時南逃的唐王室後裔。
宜蘭李氏敦本堂是屬李火德的後裔。
李氏宗祠。
游姓祠廟盛蘭堂
宜蘭縣內的家廟祠堂,游姓有五座,居各姓之冠。宜蘭市有二座:一座是聖後街一一八號「盛蘭堂」,屬「王」(才游)血脈。稱「王游」係唐末王潮,於公元八九一年創建閩國,於今福建省境內,五代初,王氏後裔患難播遷,歷北宋、南宋、元朝,至明成祖永樂甲午十二年(公元1414年),王念八公自寧化遷入福建省詔安縣秀篆,念八早逝,遺子王先益改姓溤,稱先益,所以一般通稱「王游」。
另一座在宜蘭市崇聖街八十三號「立雪堂」,屬「清游」(方游)血脈。
壯圍鄉壯六路三十九號,建於清道光年間的「追遠堂」,屬「王」(才游)血脈。
員山鄉員山村博愛路35號「餘慶堂」,屬「清游」(方游)血脈。
冬山鄉太和村太和路七十號,亦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東興堂」,屬「清游」(方游)血脈。
閩國傳承五十五年,於公元九五四年覆亡,王審知之子王延政遷徙至金陵(今南京),幸未遭遇王孫被誅掠厄運,然迫於時勢,紛紛改姓以避禍,有改姓游,國破家亡,如魚游來游去;有改姓尤,以避災禍怨尤;更有改姓沈,與「審」諧音,以示王審知後裔;有改姓葉,如樹葉飄零,不知所止;王、游、尤、沈、葉原是同一血脈。
王游平石三大房淡蘭子孫,嘉慶19年(1814)各出資兩圓,共立二世祖烝嘗會,是盛蘭堂祭祀公業的濫觴,明治33年(1900)二世祖公會分四坎,大正2年(1913)擇於宜蘭市聖後街,建祖祠一座,堂號取自「盛衍淡蘭」命名「盛蘭堂」,奉祀一世王念八公、游氏三世信忠公、二世先益公等牌位,每年八月二十二祭祖,創始會員有167名。原建築於1945年戰時空襲受創,1952年重建,1997年拆除改建7層商業大樓,頂層新建祖祠,是王游子孫蘭陽的總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