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無形文資審議會議,日前通過七案,其中一案是登錄彰化縣傳統藝術及保存者「偶頭製作」的徐柄垣。
說偶頭製作,一般人沒什麼感覺。如果說布袋戲「雲州大儒俠」裡面的人物如史艷文、哈嘜二齒、秘雕、怪老子、藏鏡人、黑白郎君,還有苦海女神龍....,就能引起很多四、五年級生的童年美好回憶了。
在只有老三台電視的戒嚴時代,剛由野台布袋戲登上電視表演,想不到「雲州大儒俠」連續劇一炮而紅,演變成全民瘋布袋戲,瘋到有國中考試題目問我們的「民族英雄」是誰,「正確」答案是蔣中正,學生卻寫史艷文。這下不得了,時任新聞局長的宋楚瑜立刻下令禁演,造成宋楚瑜每次選總統,每次都會被提及他這段扼殺台語及台灣流行文化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雲州大儒俠」是由黃俊雄的「真五洲劇團」演出,卻很少人知道雕刻出那一具具栩栩如生的「布袋戲尪仔頭」的人,就是彰化「巧成真木偶之家」的徐柄垣。
「我從16歲開始刻尪仔,今年81歲,你看有多久了。」徐柄垣說。
再往前推,他的父親徐析森(1906~1989)甚至被稱為「台灣木偶之父」。
徐析森起初是學刻神明,後來他曾到台北李天祿的布袋戲團協助整理尪仔。
布袋戲是由泉州傳到台灣,早年的尪仔都要到泉州去買,但在日治末期,日本人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台灣人演布袋戲,經文化界人士爭取,並把布袋戲的內容改為日本劇情,布偶也要重新刻成符合日劇的頭臉及服裝,徐析森開始雕刻「新人形劇」的日式尪仔。
戰後國民政府代表盟軍占領台灣四年後,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台灣和中國來往全面斷絕,導致一般的布袋戲團嚴重缺偶頭,徐析森成為全台最著名的尪仔師傅,起初在家裡刻,後來需求越來越大,而兒女也日漸長大,跟著學習父親的好手藝,巧成真木偶之家就這樣開起店來,全盛時期徐析森和三個兒子一起做,老大最擅長做神明和布袋戲偶的帽子,徐柄垣是老三,除了老四在外地上班之外,徐析森的女兒、媳婦也都投入,全家一起做都還忙不過來。
布袋戲經過盛衰興革,徐柄垣和黃俊雄的合作最久,也開創最多布袋戲的奇蹟,除了雲州大儒俠之外,一直到霹靂布袋戲的初期,黃家都是使用徐家的偶頭。
問徐柄垣這些人物是怎麼刻出來的,他說黃俊雄只告訴他主角大約二十多歲,長相英俊,那時他的長子徐世昌還是小學生,長相可愛,徐柄垣就以兒子作模特兒,刻出史艷文的造型;其他人物也是他平常用心想出來的,總是一齣戲不外要有生、旦、丑....等不同角色,他刻完之後,黃俊雄再為這些角色命名,就這樣創造出一齣齣令戲迷百看不厭的布袋戲。
戲偶的尺寸也為了更吸引人,慢慢變大,從最初只是單純的偶頭,為了適應電視劇的演出,徐柄垣慢慢研究出眼睛和嘴巴都會動的「活嘴」、「活目」的戲偶,那就更費工了,要把偶頭的嘴巴及眼睛都挖空,再裝入眼球及嘴唇;嘴唇的操作是靠裡面一小塊可以按動的木按紐,眼睛就要綁一條繩子,利用拉與放之間控制眼睛的開與合。
「黃俊雄說,他需要旦角會流眼淚的,我先生就要想怎麼做出會流淚的尪仔,於是他在兩眼靠鼻樑處各挖個迷你小洞,再裝上很細的透明管子,並以小孩子玩青蛙跳的小橡皮球裝水,哭的時候就按下那個球,眼淚就流出來了。」徐柄垣的太太說。早期尪仔的頭髮都是她梳的,後來黃家發展到有髮型造型師,她就不做了。
這種合作關係一直到十多年前,由於偶頭製作者越來越多,很多人免費送給黃俊雄試用,久之,雖然黃家的布袋戲事業越做越大,卻嫌巧成真的尪仔太貴。
他們家的尪仔的確比人家貴很多,但做工細又好,連上的漆都比別人做的好,可謂全台一支獨秀。一般在演打鬥戲時會把整個戲偶往上拋,再巧妙的接住,只有巧成真的尪仔不能抛,因為太貴,萬一沒有接上,掉下來損壞就損失慘重。
早期黃俊雄的霹靂布袋戲偶也是徐柄垣刻的,在巧成真店裡懸掛好幾幅2000年演出的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中的角色,都出自徐柄垣之手,每個角色各有特色,非常靈活,可惜就是因為海報上連編劇、製作等名字全都列出,獨獨把偶頭製作徐柄垣的名字漏掉,徐柄垣的次子徐世河認為黃家太不尊重父親的智慧財產權,竟連刻偶師傅的名字都不肯列入,雙方都有點意氣之爭的結果,終於結束兩代以來的長期合作關係。
問他想不想在店裡闢一處展示空間,徐柄垣說他的好作品都在外面,自己店裡所剩不多。徐世河說:「對啊,小時候看爸爸刻的尪仔好喜歡,父親卻不肯給我玩,說那是客人訂做的,結果卻被對方倒帳,錢也沒拿到。」
國寶級匠師之名,是一輩子辛辛苦苦,一刀一刀刻劃出來的,只是一如很多幕後的無名英雄一般,有誰知道「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布袋戲角色原創者,竟是隱身在彰化車路口一間不起眼的佛具店裡一位木訥和藹的老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