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這部紀錄片的緣分,當然是因為培閎,但是,起心動念拍這個故事,卻是基於媒體人的角色。因為培閎,我看到這群男孩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感動了我,我想,我能為這群男孩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這個故事紀錄下來。
因為多年媒體人的身分,聽過很多,我想,這是一個真正關於夢想的故事!過去這幾年,就在我眼前,我有幸參與見證,一切的開始,是因為培閎!
大約5年前,孩子的大學同學,一個眼神炯炯、高瘦清秀的光頭男孩,開始出現在家裡。一開始,我沒有特別注意這個男孩在做什麼,直到有一天,好像是個跨年倒數,我在跟當時還是深藍鐵桿的老媽媽通電話,不知講到什麼,我想一定是在辯論政治,我正經八百的跟老媽媽說,你真是太讓我失望了⋯掛上電話,這個小光頭男孩跟我家孩子說,我覺得你媽講話好好笑喔,怎麼會這樣跟媽媽說話。原來,他一直在聽我講電話。
有孩子覺得我有趣,總是好事吧!
後來,這個男孩經常出現。大概是因為覺得我有點意思,他有些大大小小的事會跟我叨叨絮絮,也因此,我開始感受一個國家隊最高等級的年輕選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挫折,還有他們內心那個希望挑戰最高的終極想望。
有天,我看他站在家裡擺滿整面牆的書架前,好奇又認真,臉上表情,像從來沒看過海的孩子第一次到海邊的興奮和感動。我跟他一起翻書,拿起自家「大是文化」出版的書《破解達文西》,「這本不錯,介紹給你」,有關達文西的精彩人生。他問,誰是達文西?我看他好奇不解的眼神,心裡一陣痛。那時,我已經對這個單純大男孩有了相當瞭解。
可能是遺傳自籃球選手的父親,這個大男孩從小就展現運動天份,小學三年級開始打排球,被選入校隊,從此,他的人生就是排球。
這個寡言內向的孩子,成長過程少有母親的陪伴,還好有認真工作養家的父親和疼他的阿公阿嬤。只是,從小到大,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練球和比賽,就是排球。這個從小習慣孤獨一個人的小孩,從來沒有人告訴他,誰是達文西!
我從小四體不勤,跟可能成為運動選手的距離,大概像到月球那麼遠。但是,我從小就是個運動比賽的瘋狂球迷,著迷於各項運動,對於頂尖運動選手,更是發自內心的崇敬,因為,我知道,他們憑藉過人的天賦和努力,做到了我們一般人想做卻永遠無法做到的事,成就了運動場上的動人榮耀。
因為從小喜歡看運動比賽,對運動選手超越常人的辛苦與付出,我似乎特別能夠感同身受。從來不覺得運動選手一定頭腦簡單,相反的,台灣運動選手從小被當做比賽工具的思維,一直讓我心中不平。台灣有一群很有天份的運動選手,從小除了練球,其他學習都被犧牲,因為大人們不覺得他們應該學其它的東西,「反正他們除了打球、什麼也不會。」
認識培閎之後,讓我更清楚看到這個事實。台灣運動員,尤其是許多國家隊等級的最優秀選手,他們的成長過程,被僵化的體制和價值觀,剝奪了許多原本應該屬於他們、讓他們完整的東西。這是為何我看到培閎對許多事不解、那如深潭般清澈的眼神,感到心疼的原因。
但是,培閎這孩子內在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這世界的好奇,卻讓人驚奇。他有種極良善單純的本質,驅使他開始自己的探索之旅,看書、問問題,關心參與社會議題。我聽著他問許多別人聽來愚蠢的簡單問題,卻替他開心,因為我知道,他正努力的在替自己人生補課,開始學著用不同角度感受這個世界。
但是,運動員所承受的身體與心理壓力,遠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很多時候,心裡想的、身體卻做不到,要身心完全平衡強健,要經歷多少的練習和自我調適。我就這樣看著培閎一路跌跌撞撞的走來。
有段時間,他陷入很深的低潮期,怎麼打都不對勁,瘋狂的看世界幾個最強舉球員的錄影帶,想學卻連自己原來打球的方式都忘記,面臨撞牆期痛苦不已;還有段時間,球隊士氣低落,無心求勝,當練球、比賽都只是一種例行公事,還不是國家隊主將的菜鳥培閎,曾經灰心的想退出球隊。我知道了當然勸阻,沒別的理由,你這麼愛排球,沒了排球,你還剩下什麼?心情再低落都不能退出!何況,穿上國家隊戰袍是多大的光榮,是多少人的夢想,雖然有些人不知為何並不珍惜。
經歷了無數次的高低起伏,培閎終於成為台灣男排國家隊的主力舉球員。
左,張祐銓,右,黃培閎
2014年,培閎因為當兵,在國訓隊打球。那年冬天,距離2015年7月退伍,還有半年多的時間,國內一位熱愛排球的企業隊老闆,想延攬退伍後的培閎加入,很善意的提出了一份台灣排球界少見的優異合約。對這一切完全陌生的培閎,怯生生的問我,能不能陪他去談這件事。我想,我應該是培閎生活圈中最熟悉這些商業法律事務的人了,當然,沒有二話我一口答應了。
其實,早在這個企業合約出現前,我就知道培閎和另一位年輕人祐銓,一直在討論旅外出國打球的計畫。為了準備出國,培閎很早就開始補習唸英文,雖然,我一直沒有真正認真的看待他們的大計畫。
祐銓,一個三十出頭、念設計建築卻不務正業的排球瘋子,從小喜歡打排球,當不了排球選手,大概是他內心最大的遺憾。我認識他,當然是因為培閎。
有一天培閎到家裡,拿了一本以他做封面人物的雜誌《排球誌》。曾經在將近20年前參與創辦《今周刊》的經驗,讓我對任何雜誌都很有興趣,隨手翻了一下,我很快就發現這是一本很用心的雜誌。翻開總編輯的話,「國家隊戰袍的重量」,一段描寫他跟台灣男排國家隊隊長歐告的越洋簡訊對話,看了讓人揪心。一次國際賽事,遠在伊朗的他們,拼戰強敵地主伊朗,最後惜敗,歐告傳回簡訊「對不起,沒打好」。好重的重擔,就這樣壓在這群男孩的肩膀上,只因為他們身上穿著國家隊的戰袍出征,雖然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們有多想贏、輸球之後有多難過。
因為這段文字,我看到了真心,台灣隊長的真心、《排球誌》總編輯的真心,而這個總編輯就是祐銓。我跟培閎稱讚這雜誌不簡單,尤其當我知道他們專職人力只有兩人,經費極其有限,而我又深刻知道做雜誌有多辛苦,於是,問這雜誌是否需要幫忙?就因為這樣,在一次培閎比賽的球場邊見到祐銓。
第一眼看到,讓人覺得有點愛耍帥、小自負的健身帥哥祐銓,說起《排球誌》,一臉驕傲但也難掩疲憊。後來我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校長兼撞鐘,幾乎包辦了雜誌採訪、編輯、寫作、攝影、美編、廣告所有的事,回憶《今周刊》草創時期的艱辛過程,我猜這雜誌肯定活不久,而這個年輕人是個神經病。
果然,《排球誌》這本雜誌的命運,被我不幸言中。撐了一年多,因為收入不敷成本,只能結束紙本印刷,改以網路雜誌繼續瘋排球。祐銓雖然受挫,但還是不改其志,仍然和一群跟他同樣熱情的年輕球迷,在培閎這群國家隊隊友身邊,默默地幫選手們組加油團、經營臉書粉絲團,還有,幫忙蒐集聯絡國外球隊資訊,為培閎還有隊長歐告,搭起旅外冒險的橋樑。
祐銓自己當不了選手,但卻有滿腦子的排球夢,他自己國內外到處看比賽,接觸各國選手,幫忙台灣企業聯賽引進外籍球員;當然,他跟培閎也一直在想,就像台灣棒球選手的夢想是美國大聯盟,那,排球選手呢?應該就是世界排球職業賽水準最高的歐冠杯聯賽吧!
於是,當國內那位企業隊老闆,極其善意的對培閎提出6年1,200萬合約,而且主動表達願意用銀行信託方式,保障培閎6年的權益,也就是說,只要培閎簽約,就確保這筆合約一定能夠執行,即使未來球隊或老闆有變,也不影響培閎的權益。這個合約,對於很多職業運動來說,不是什麼大數字,但是,在台灣排球界,卻是前所未有的大合約。
前後幾個月,培閎陷入長考。旅外的計畫還在等待國外球隊的消息,但是,一旦接受台灣企業球隊6年的合約,大概就要永遠放棄旅外的夢想了。而歐洲球隊能夠提供的待遇極低,因為台灣從來沒有球員旅歐,歐洲球隊對台灣球員極為陌生,即使是培閎這樣拿到亞俱杯MVP的頂級舉球員,要進入歐洲球隊體系也不例外。
培閎家裡經濟情況並不好,我要培閎聽聽父親的意見,結果,培閎父親完全沒有給他幫助家計的壓力,完全尊重培閎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
反而是我,心裡反覆掙扎,一直有個聲音叫我勸培閎理性思考、接受這筆合約,因為,沒有太多如培閎這樣的排球國手,可以在畢業後快速累積人生的第一桶金,何況培閎家境並不寬裕。
我記得,有次就我跟祐銓兩人,為了培閎旅外的事深談,我說了有點重的話,「你們都還太年輕」,「你知道培閎即將放棄的是什麼嗎?」祐銓被我說得一臉沈重。
那段時間,為這事跟培閎討論了好幾次,看那傻孩子一臉的倔強,「我想出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心裡那句話,怎樣也說不出口。因為,我知道,我心裡說不出口的那句話是,「孩子,接受那筆對你來說超大的合約吧!因為你家裡不夠有錢,所以,你沒有追求夢想的權利!」
有天晚上,想這事翻來覆去睡不著,突然驚覺,「天啊!我到底在想什麼?!」我們不是一直鼓勵孩子們努力做夢、勇敢追夢,不是嗎?什麼時候,家裡有沒有錢,變成了決定孩子追求夢想的條件,原來,有些孩子天生沒有追夢的權利,這是什麼可怕的想法!
第二天醒來,我告訴培閎,去吧!努力的飛,看你能飛多高多遠!勇敢去飛,永遠不要留下遺憾!
紀錄片「夢想的角落」從這裡開始...
在這段期間的稍早時候,2014年九月韓國仁川亞運前夕,祐銓來找我,說想拍一部有關台灣男排選手的紀錄片,他們幾個熱血球迷想去仁川亞運但缺少旅費,來找我幫忙。因為,之前台灣男排剛拿到亞洲東區錦標賽和末代東亞運冠軍,讓大家信心大增。記得祐銓行前還跟我說,他覺得台灣這代國家隊選手愈打愈好,仁川亞運台灣大有有奪牌、甚至奪金的機會。看祐銓講得眉飛色舞,我也不好潑他冷水。我對這種國際高張力比賽ㄧ向不敢期待,因為影響比賽勝負變數太多,當天兩隊的臨場表現決定一切,「球是圓的,打了才知道」,永遠是真理。
果然,我心裡的烏鴉又發威,仁川亞運,我們一開始就輸給卡達、韓國,最後只拿到第八,是個大大的失望和挫敗。培閎和隊友都很難過,我沒多問,說要拍紀錄片的祐銓也安靜了!
直到半年多後,這群代表台灣新生代男排的黃金陣容,在2015年夏天結束前,寫下了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在培閎上飛機往西班牙飛去的前夕,我跟祐銓提,我們的紀錄片應該可以開拍了!
我跟這部紀錄片的緣分,當然是因為培閎,但是,起心動念拍這個故事,卻是基於媒體人的角色。因為培閎,我看到這群男孩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感動了我,我想,我能為這群男孩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這個故事紀錄下來。
去年夏天最後ㄧ場大賽,亞洲俱樂部錦標賽,也就是亞俱杯,培閎和隊友一起把冠軍留在家鄉。在短暫的出國前夕,在師大校園跟培閎和歐告相約,兩個大男孩ㄧ起帶著以師大學弟為主力的隊友們,在2015年打下了ㄧ場接一場的勝利,我好奇他們怎麼辦到的,問歐告,他黑亮精神的臉龐一臉疑惑,顯然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問,難道一直贏球是因為運氣好?歐告和培閎都搖頭了,努力的想「為什麼?」,「應該就是學長學弟間長期的默契、互信,還有彼此互相支援、從不互相責怪的團隊氣氛吧!」歐告是台灣隊長,又是球隊最主力攻擊手,總是扮演那個激勵隊友士氣的角色,帶著大家往前衝,但他之前卻從來沒有想過,台灣男排創隊史贏球紀錄的其中因果緣由。或許就是這份單純想贏的念頭互相激盪,在背後驅動鼓舞了這群男孩吧!
最後,培閎決定到西班牙旅外打球的消息,得到了無數的祝福和鼓勵,不管是認識或不認識他的球迷,顯然這個社會還是肯定年輕人心中有夢的冒險精神。
出發飛往西班牙的那天,我第一次見到培閎的父親,一樣寡言木訥的樸實性格。在機場,看著一群年輕朋友忙進忙出在幫培閎打點上機行李,他安靜得站得遠遠的,就像他在亞俱杯最後一場比賽結束,在現場看到兒子拿到比賽最有價值球員時,在球場一角默默的掉淚。不善言詞的他,最後離開時吶吶的跟我道謝,我只記得,我沒忘一定要對培閎爸爸說一句話,「你有個好兒子,值得驕傲!」
看著培閎拖著家裡借來的那只藍色登機箱,在出境大廳向大家揮手道別,帶著一紙還沒簽字的單薄合約,奔向完全未知的未來。這絕不是理性算計的決定,沒有多少人會做一樣的傻事,我心裡雖然不忍,卻由衷地為他的勇敢鼓掌!
「歐告」陳建禎
培閎飛向西班牙不久,他的哥兒們歐告也飛越海峽,加盟對岸中國聯賽福建隊。兩個人都經歷了人生從所未有過的震撼教育,有未曾預期的落差,也有超乎想像的成長。
在寫這篇文章時,培閎已經結束西班牙球季回到台灣。7個多月的漫長旅外生活,其中,有失落也有收穫。遠離家鄉面對完全陌生的語言、文化和球隊,其中的調適與艱辛,遠非一般人所能想像。沒有任何專業經紀人的幫忙,培閎的旅外過程辛苦的讓人心疼。但我一再提醒自己,絕不能露出一絲心軟,就怕培閎感染脆弱情緒,我一直跟他這樣說,當然也這麼相信:「再辛苦都要撐下去,以後有一天,你會想念這一切,所有的挫折和磨難,都會是你人生未來最珍貴的養分,經歷了這一切,人生再也不怕了!」
是吧!排球男孩,經歷這一切,勇敢如你們,人生再也不怕了!
後記:這部紀錄片和紀念專書,從開始到完成,都非常的非典型。除了排球瘋子祐銓,還有他建築研究所同學、室友兼設計工作室夥伴則孝,一個愛思考、不打排球的年輕人,前後8個月,一起不務正業、領極少的酬勞,參與這特別的計畫。而書中,他們稱元春姐或張媽,都是指同一人,我!
本文轉載自《夢想的角落——2015排球男孩日記》,大是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