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港府反送中以來首次高官大洗牌 外媒:反映北京對「一國兩制」失去耐性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港府反送中以來首次高官大洗牌 外媒:反映北京對「一國兩制」失去耐性

 2020-04-22 16:39
香港自去年爆發「反送中」抗議後政府首次有問責官員人事調動,反映北京對「一國兩制」失去耐性,未來恐以強硬作風治港。圖/取自港府官網
香港自去年爆發「反送中」抗議後政府首次有問責官員人事調動,反映北京對「一國兩制」失去耐性,未來恐以強硬作風治港。圖/取自港府官網

香港自去年爆發「反送中」抗議後政府首次有問責官員人事調動,調動人數高達5位,遭評論為「武官」取代「文官」,「問責官員」背景需「根正苗紅」,反映北京對「一國兩制」失去耐性,未來恐以強硬作風治港。

這次「問責官員」調動,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被平調,接替羅智光出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入境處處長曾國衛成為首位紀律部隊首長身份去主管這個涉及香港政制發展與中港兩地關係事務的部門。另外,財經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創科局局長楊偉雄和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將分別由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許正宇、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機電工程署署長薛永恆接替。許正宇和徐英偉皆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的成員,薛永恆屬於技術官員。

香港行政長官特首林鄭月娥強調,這次換班是「向前看」,主要考慮是帶領香港走出經濟困境,新任局長在極不容易的時候加入問責團隊迎難以上。

對於港府人事大地震,引發外媒報導,BBC認為這次人事調動具有三個訊號,一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人事變動。被平調的聶德權因近期捲入中聯辦地位問題的風波「被警誡」。其二,武官取代文官,其三,北京對港府態度轉趨強硬。

報導稱,香港政界及媒體分析,今次被調走的人主要是被視為不夠強硬,在反修例風波中,並非最能替政府「打仗」的人,同時可能是部分人要為建制派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大敗而負責。

其中,外界最關注的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人事變動,被平調的聶德權,近期捲入中聯辦地位問題的風波,而要道歉。政界人士質疑,聶德權被調去重要性較低的的公務員事務局,是變相被警誡。

報導引述香港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分析,認為聶德權被換走是與去年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失利有關,反映當局要為建制派找「代罪羔羊」,而聶德權作為掌管選舉的人,自然會被「祭旗」。

至於香港入境處處長曾國衛接替聶德權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是首位紀律部隊首長擔任這個職位。他今年3月接受《紫荊》雜誌講述多次接載港人的行動,形容「沒有國家的支持,我們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在訪問中,他於辦公室擺放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肖像,櫃上放了一張與習近平握手的合照。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對BBC分析表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主要負責處理選舉,政制改革、人權保障、內地事務等事宜,曾國衛過去工作與政制無關,出現「武官」代替「文官」的情況,反映其任命背後,中央的信任和忠誠度,比能力和履歷更為重要。

另一受外界關注的是財經及庫務局。原局長劉怡翔是政府體系出身,民望在司局長級排行第二,但新接任的許正宇則是民建聯背景,被外界稱形容是「根正苗紅」,也被觀察人士認為,這反映北京希望主管庫務的官員有充分的忠誠度。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BBC中文表示,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表明要完善人事任命制度,北京近期放兩個不熟悉香港的人主導中聯辦和港澳辦,他們更加直接聽從中共最高層的指示,北京不再以過往透過特首間接管理香港,而是「垂直管理」,這次任命是顯示北京要「牢牢掌握人事管理權」。

他認為,北京對「一國兩制」失去耐性,未來會繼續以強硬作風治港,傳媒界、教育界也會進一步收緊,而香港反抗聲音亦會繼續加大應對,可能會出現「大家不會想見的方法」。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