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主委張天欽今(6)日表示,促轉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將在北、中、南舉辦三場「落實轉型正義與國家人權願景說明會」,政治受難者藍明谷之女、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藍芸若悲傷表示,「直到現在,加害人在哪裡都不知道,就要我們放下嗎?」,迄今還有很多受難者和家屬活在陰影中,「希望促轉會能讓我們在有生之年,看見公平正義的實現」。
張天欽表示,9月8日、16日、30日,將在台北、台中、高雄舉辦三場「落實轉型正義與國家人權願景說明會」,雖然《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與《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已給予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賠償,但這些相較於政治受難者的冤屈是遠遠不夠的。促轉會肩負揭露歷史真相、消除威權遺緒、平復社會創痛等重任,因此規劃邀請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公開說明轉型正義與國家人權願景工作,聆聽各方的訴求與意見。
張天欽說明,繼人博館與促轉會成立後,7月18日,政治受難者團體也有了歷史性的結盟,由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台灣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等四個團體,共同組成「政治受難者團體聯合工作小組」,催生了這三場說明會,將由促轉會委員楊翠與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主持,三場說明會將全程直播。
陳俊宏指出,轉型正義最重要的過程是社會對話,透過這三場說明會,向社會大眾及政治前輩們說明,國家在促進轉型正義的任務,以及國家人權博物館未來推動的願景,也希望能收納更多不同意見,作為推動業務參考,期待有更多政治前輩、家屬透過對話聆聽過程,在國家維護人權價值的基礎上做得更好。
蔡寬裕:我們願意伸出手,但沒有加害者,要和誰握手和解?
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寬裕強調,舉辦說明會,旨在讓社會大眾了解促轉條例的重點,常聽到有人說,促轉條例是政治鬥爭與清算,但站在政治受難者立場,這並不是政治鬥爭、清算,歷史真相一定要釐清,轉型正義大家琅琅上口,但到目前為止,至少有2萬多人受害,等於是2萬個家庭,但真相仍不明,加害者在哪裡?
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寬裕。圖/林冠妙
他說,在南非有「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和解的前提是要有真相,「沒有真相、沒有和解」,但台灣根本沒有落實,促轉條例的通過,一定要釐清真相,「我們願意和解,願意把手伸出去,但沒有加害者,要和誰握手和解?」,瘡疤若不挖起來,永遠不會癒合,一定要把過去的爛肉挖乾淨才能再生,社會才能和解,這就是轉型正義最後的目的。
蔡寬裕說,台灣好不容易全面執政,才能通過促轉條例,十幾年來,他一直在立院推動、要求修法,有人說,已有補償條例了還有什麼問題?但「補償」是「行政救濟」,不是「司法平反」,還是有叛亂前科在,「我們不要帶著罪名前科入墳墓,我們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徹底平反這段歷史,不僅受害者要平反,整個社會也要平反」過去這種威權象徵無法處理,就是沒有法源,站在受難者立場,我們堅持一定要處理這些議題。
林黎彩:轉型正義幾乎原地踏步 盼政治檔案順利移轉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常務理事林黎彩直言,從1947年二二八以來,一直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漫長的70幾年,轉型正義幾乎原地踏步,由於公務員的怠惰,政治檔案是否能順利移轉到促轉會來處理,這是「政治受難者團體聯合工作小組」最重視、最重要的一件事,希望工作小組扮演溝通的橋樑,還原真相,促進和諧的台灣社會。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常務理事林黎彩。圖/林冠妙
藍芸若悲傷的說,常有人說,「這些人一天到晚拿這個來吵,吵得社會不安寧」,她要大家設身處地想想,「直到現在,加害人在哪裡都不知道,就要我們放下嗎?」,她從小就背負著匪諜之女的屈辱,過了70多個年頭,好不容易盼到促轉會能給家屬一個公道,希望能在2、3年內順利完成任務。
她提及,退休後在人權園區擔任導覽志工,每次看到受難前輩們到園區,就有很深的感觸,「如果我的父親不是被槍決,而是被關幾十年,他現在,說不定還能在人權園區走動,但人一旦死了,就沒有希望了」,到現在還有很多受難者和家屬,還活在陰影中,不敢走出來,「希望促轉會能讓我們在有生之年,看見公平正義的實現」。
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中統。圖/林冠妙
促轉委員楊翠表示,「落實轉型正義與國家人權願景說明會」具五大重要意涵:面向當事人受害者、面向歷史、面向社會大眾、面向現實、面向未來。圖/林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