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論】期許台灣音樂「出頭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論】期許台灣音樂「出頭天」

─重建台灣音樂史系列(1)

 2017-11-27 09:42
國藝會20週年,潘皇龍發表<<建構台灣主體性的音樂生態新環境>>,圖/潘皇龍提供
國藝會20週年,潘皇龍發表<<建構台灣主體性的音樂生態新環境>>,圖/潘皇龍提供

《建構台灣主體性的音樂生態新環境》是筆者在2016年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週年的回顧與前瞻」所發表的觀點。我曾經以「台灣音樂生態環境的回顧」、「國藝會歷年來音樂類補助案的觀察與分析」、「台灣音樂生態環境的獨特性與因應策略」和「拓展台灣主體性的音樂生態新環境與擴充國際音樂文化交流」…等發表觀察與建言。其中有關「拓展台灣主體性的音樂生態新環境」,提出「建構自我品牌與發掘經典作品」以及「創造多元音樂生態新環境」的積極做法。國藝會歷經一年來的討論凝聚共識,已經著手整理歷年來所補助的157位作曲家與500多件作品。而之前台灣音樂館也曾經建置「台灣音樂家群像」,它們都與今天「重建台灣音樂史-台灣音樂史現況與展望」不謀而合,值得恭喜與感謝。

老實說,台灣最近一百年來的音樂教育,可說「全盤西化」。它的好處是提升了音樂家的技術水準,讓我們的青年演奏 (唱) 家能在國際音樂舞台上揚眉吐氣、與歐美音樂家並駕齊驅,而絲毫不遜色。缺點是典型的「殖民主義景觀」,似乎仍在為西洋古典音樂做「代工」,缺乏自我主體性的認知與作為。筆者認為學習傳統音樂或西洋古典音樂,是為了建構自我音樂體系,它應是手段而非目的。而我們的公設樂團或學校樂團,也只有在出國巡迴演出,才會想到需要有國人作品。「沒有創作或研究就不會有音樂文化的累積」,不知在上位者可曾思考過?


台灣青年作曲家在以色列榮獲亞曲盟青年作曲獎第一名與評審合影留念。照片/潘皇龍提供

剛剛說我們的演奏 (唱) 家,在國際上已經有了輝煌的成績。接下來筆者要舉在台灣發展較為遲緩的作曲為例,來說明國內在人才儲備方面的具體成果與數據。國際間兩大音樂組織,「國際現代音樂協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 簡稱ISCM, 1923)」與「亞洲作曲家聯盟 (Asian Composers League, 簡稱ACL, 1973 )」每年舉辦青年作曲比賽。在ISCM方面,2011年台灣作曲家在克羅埃西亞榮獲當年唯一的「青年作曲獎」,難能可貴。而在ACL方面的青年作曲比賽,從2012年在以色列、2013年在新加坡、2014年在日本、2015年在菲律賓與2016年在越南的五年內,台灣青年作曲家囊括了四屆第一名,可謂盛況空前。足見台灣作曲家已經站穩了國際地位,讓其他會員國刮目相看。

台灣多元社會結構,創作風格多樣化。有前衛,亦不乏非常保守者,有取材自傳統文化,亦不乏深受歐美音樂影響者,堪稱欣欣向榮、各顯神通。部份作曲家已經具有國際知名度,而年輕作曲家也接連在國際各大音樂節獲獎。可喜可賀。


亞洲作曲家聯盟2011大會暨亞太音樂節在台灣舉行大合照。照片/潘皇龍提供

期許台灣音樂「出頭天」的具體結論與建議:

一、建構自我品牌與發掘經典作品:
  (一) 建立「台灣音樂資料庫」、「台灣現代音樂中心」,或提升「台灣音樂館」的位階,強化當代
           音樂典藏功能與國際交流效益,並積極加入「國際音樂資訊中心聯合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Information Center, 簡稱IAMIC, 1958 )」。
  (二) 擴大搜集、整理、出版台灣作曲家作品目錄、作品編制、總譜、有聲資料,與音樂學家的研究
    論文…提供進一步研究、演出與國際交流應用。
  (三) 明訂公設樂團或文化部扶植團隊委託創作的比率。獎勵音樂家、樂團、合唱團,詮釋國人作 
    品,建立自我特性、確立自我品牌。

二、創造多元音樂生態新環境:
  (一) 鼓勵樂團、合唱團常設「駐團作曲家」,充實自我曲目資料庫。
  (二) 恢復舉辦作曲比賽,並首演入圍作品,提供年輕作曲家嶄露頭角的機會。
  (三) 促請台灣音樂館或國藝會積極扮演領頭羊角色:引導各縣市政府、地方展演場所,擴充展演內
    容。
  (四) 促請釋出少子化後的公共閒置空間,供所在地樂團 (合唱團) 活用。
  (五) 期盼文化部或各相關文化中心化被動的補助功能為積極的引導策略。

三、擴充國際音樂文化交流:
  (一) 獎助國內團隊與協會積極爭取在國內主辦國際性音樂節,促進國際交流。
  (二) 擴大甄選傑出音樂家與團隊出國展演或參加國際競賽。除了增進台灣音樂的國際能見度,亦可
    充實駐外單位文化交流相關業務。
  (三) 敦請文化部主導,協調教育部、外交部責成各駐外館所,舉辦「台灣音樂週」或「台灣音樂
    節」,擴充國際音樂文化交流,讓台灣擁抱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

【作者簡介】
潘皇龍教授,作曲家,兩度榮獲國家文藝獎,三度在國家音樂廳發表專場管弦樂展,多次在德國柏林愛樂廳發表作品的台灣作曲家潘皇龍教授,畢業於瑞士「蘇黎世音樂學院」,爾後前往德國,進入「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以及「柏林藝術大學」專攻二十世紀作曲法。他曾於2002年膺選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首任院長。作品曾由「柏林愛樂管弦樂團」、「龐畢度文化中心室內樂團」…等演出。音樂理論著作出版品有「音響意境音樂創作的理念」與「超級支聲異音」等。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