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譚爸,來自美國的後山天使~譚維義醫師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譚爸,來自美國的後山天使~譚維義醫師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第15期】

 2016-11-19 09:40
1994年,滿頭華髮、背脊彎駝的譚醫師為著病人日以繼夜忙碌操勞直到退休那一刻。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1994年,滿頭華髮、背脊彎駝的譚醫師為著病人日以繼夜忙碌操勞直到退休那一刻。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在偏遠地區,生病還真的得選時間!因為,這裡經常沒有醫生……。

今天會有台東基督教醫院,緣起正是如此。50多年前(1963年),從美國來的譚維義醫師由教會安排,至屏基支援開刀,每個月中的一兩個星期也到台東的「成功診所」駐診。

這樣的定期巡診兩年,譚維義後來乾脆直接搬家至台東看診,並在寶桑路開設第二處醫療站,即命名為「寶桑診所」。剛去台東定居的那年大年初二,譚維義發現了一位身患阿米巴膿腫的重症患者,可是當時能執刀的醫院都因春節休息;譚維義只好找上公立的台東省立醫院,但當時的住院醫師認為病人救不活拒絕開刀,最後,是譚維義提出由他本人開刀,同時負起全責,才進行手術,所幸真的把病人救回來了。

經過此次事件後,譚維義下定決心要在台東興辦一間醫院,於是寄出超過一百封信件,向所屬的北美教會與親友募款。譚維義醫師甚至自己跑回美國,在全美各地為了興建醫院進行勸募活動。1966年夏天,更獲得醫生同學與其他醫院致贈的三百箱堪用的二手的醫療設備;秋天時達到目標8萬美金(約值當時320萬元新台幣),譚維義也在此時回到台東,開始建院的籌備工作。

工程進行了差不多三年的時間,到了1969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在馬蘭落成,初期有30張病床,兩個開刀房、急診室與X光室,在當年台灣屬於先進等級醫院。而由於台東縣多元族群分布,有阿美族、魯凱族、卑南族,與漢人的普通語、台灣閩南語、臺灣客家語等,所以譚維義還特別要求所有醫護人員至少都能說當中的三種語言,掛號處的員工則至少需會五種;在進行診療時,還會有一名原住民做翻譯。

就是這樣的細心服務,讓東基逐漸在後山地區建立起風評與好名聲。而這個成績,當然就給歸功於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

命運安排讓譚爸一生與台灣相連

現在得真正來介紹主角~譚維義醫師了。他是在1929年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今年87歲,譚維義醫學院畢業後,一方面在印地安人部落行醫,一方面他其實是準備到非洲行醫的,可是,命運的巧妙安排,讓他在接到一封來自葉德華(Ren Edward Torjesen)牧師的信後,從此他的一生就跟台灣緊密相連著。

那時的台灣,醫療落後,結核病氾濫,原住民普遍有砂眼,甚至骨折了也是透過民俗療法接骨的方式治療,並沒有就醫開刀的習慣。甚至在1961年到台灣的譚維義夫婦,當時也正好是台灣爆發大規模小兒麻痺病情的時期,根據報導,那段期間每年有400至700名病例,年平均死亡數為225人。1970年時,譚維義僅是小兒痲痺開刀手術就已超過三百起,若計入其他外科手術,平均每天開刀超過一起。譚維義一人包辦該院所有外科手術,幾乎每天都處於24小時待診狀態。這種長期疲累也讓譚維義罹患肺結核,被強制要求休息一個月。

事實上,東基開業前三年,因為地處偏遠,招募醫療人員不易,此外,當時台灣藥品缺乏,且居民普遍窮困,譚維義常自掏腰包代付醫藥費或購買藥物,譚維義也讓自己生活過得非常清貧。


在尚未成立醫院之前,譚維義醫師經常沿著東海岸進行山地巡迴醫療,有時必須在烈日下為民眾看病,病人多得讓他們沒時間吃飯、上廁所。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1969年座落在一大片玉米田裡的台東基督教醫院,正式開幕了。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譚維義自問:什麼才是人生的成功?

但這樣內外交迫的日子,有沒有打擊到譚維義的信心?完全沒有。「沒有愛的人,再如何成功都是一場空。」譚維義醫師說了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年返美進修,眾人相聚,席間提到一名傑出的名醫,頓時,眾人靜默……。「怎麼會這樣?」譚醫師說,原來,這名醫師擁有湖邊別墅、遊艇等,人生看似成功,最後卻遭孩子持搶殺害全家人;譚維義說此時反觀自己,雖無恆產,卻有彼此相愛的家人和許多愛他的病人,讓他頓覺:「原來他是失敗的,我才是成功的!」

就是這樣強大的信念,也讓譚維義總是在困頓而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幫助。東基醫師荒,就有一位美國宣教士醫師蘇輔道(Tim Stafford,1938年生,蒙大拿州人,在台灣行醫26年至退休返美,1993年在台灣獲得醫療奉獻獎)主動致信譚維義聯繫,帶著妻兒搬到台東;又過了幾年,1978年夏天,龍樂德(Robert G. Long M.D,美國紐約人,第一屆醫療奉獻獎得主,2002年正式退休)也帶著妻子龍竹安(Judy)與孩子搬到台東,擔任東基小兒科醫師,並創設小兒科病房;到了1982年,譚維義再透過教會協助,又獲得外科助理呂立漢(現任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院長)。

然而,傳教士只付出不求回報的經營方式,將醫院當成教會,以至於醫院財務終究面臨危機。加上1980年代,台灣政府開始推動醫院加入勞保醫療給付,而譚維義仍堅持申請給付的手續太繁瑣不願加入,更導致病人流失。因此,90年代初期,十多位醫院主管先後辭職,又讓東基陷入人力荒。

1993年獲得醫療奉獎表揚

但譚維義依舊堅持初衷。幾十年為後山偏鄉的努力付出,也讓他在1993年獲得醫療奉獻獎的肯定,問題是,譚醫師這個時候,雙手也已經罹患關節炎,無法再執刀,1994年,他卸下東基院長職務返回美國,照顧他那已經年近九十的老母親。

然而退休後,譚維義雖然已卸下醫師職務不再執刀,但持續回台灣傳教。2002年,譚維義的故事《永遠的譚爸爸》被收錄於台灣小學生的課本中。2011年,移民署致贈兩夫婦永久居留證,表彰兩人對台灣畢生的奉獻。2014年9月,台灣的紙風車劇團製作舞台劇演出譚維義在台灣的故事向兩夫婦致敬。

如果說譚維義醫師的一生給了我們甚麼啟示?那就是他始終抱持著堅定信仰,知道自己要甚麼?要行甚麼道?從不被外在所眩惑,從不讓自己內心的聲音被掩蓋掉。他有一次到台大演講,他告訴這些年輕學子,現在就要開始自問:「何謂成功?」譚維義舉自己例子,當醫師好像很成功,但是內心若無平安、滿足感,儘管在外人眼中再怎麼成功都是枉然。「成功由自己決定」要找到屬於自己定義的成功,而不是外在別人眼中的定義,同時要珍惜身邊相愛相守的人。正如同他自己,年輕時就決定要以行醫助人的方式奉獻一生,最後,他選擇了台灣,將近半世紀,他幫助了無數東部偏鄉的居民,而譚醫師和這些鄉親,又正如同他自己說的,彼此之間「珍惜身邊相愛相守的人」就算身隔美台兩地,但,關愛的心卻是永遠相連在一起的。

譚維義醫師大事記 
‧1929年,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
‧1961年,應協同會邀請舉家來台服務
‧1968年,回國籌款破土興建醫院(東基)
‧1993年,第三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1994年,服務東基33年退休
‧1994年,榮獲李登輝總統頒紫色大綬景星勳章
‧1995年~至今,退而不休,已數度回台為東基發聲,並走訪各地見證生命的美好
‧2002年~至今,奉獻台東的行誼被翰林出版社收錄在國小四年級下學期的國語課本「永遠的譚爸爸」一文
‧2006年,接任台東基督教醫院董事長
‧2008年,與夫人譚秀麗共同受邀拓印腳印,永留在卑南文化公園石板步道上
‧2009年,獲頒第五屆「台灣貢獻獎」
‧2011年,與夫人譚秀麗獲內政部頒贈永久居留證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6年/第15期(11月號)
訂閱專線:(02)23568998
傳       真:(02)23568919
Email:twmingbo@gmail.com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