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醫病平台】靈性健康覺察教學心得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醫病平台】靈性健康覺察教學心得

文/劉奇鑫(兒童職能治療師)

2018-05-29 11:30
當你面向陽光,陰影永遠在你背後,將一個冰冷的治療空間轉換成充滿愛與信任的溫暖環境,不僅需要每個人充滿溫度,更需要大家把溫暖的氣息散發給周遭的家長、治療師及實習學生。示意圖/取自Pixabay
當你面向陽光,陰影永遠在你背後,將一個冰冷的治療空間轉換成充滿愛與信任的溫暖環境,不僅需要每個人充滿溫度,更需要大家把溫暖的氣息散發給周遭的家長、治療師及實習學生。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者按:非常高興能收到醫療團隊裡勞苦功高之職能治療領域的文章,而且還是一對師生一起來稿。今天的文章可以看到老師如何啟發學生,幫助他們了解職能治療的臨床工作;將於本週五刊登之實習學生的文章,則可以看到教學的成果。希望接下來能有更多醫療團隊分享他們的經驗。

職能治療是一個與人互動相當頻繁的行業,尤其是在兒童職能治療的部分,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焦急的父母,更要面對一整個家庭對一個孩子的期待。發展遲緩兒童需要反覆地練習一般孩子駕輕就熟的技能,跨出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步往往需要其他孩子兩、三倍的時間,不僅僅是走路這件事,其它如自行拿起餐具來吃飯、用剪刀打開糖果包裝袋等簡單的技巧,都必需讓他們耗費相當的精力來學習。

在醫學中心擔任兒童職能治療師,不單只是面對這些焦慮的家長,還需面對一群剛完成學校課業準備將所學應用在臨床的實習生。這些熱情的實習生初至臨床時,往往只在意這些孩子的臨床診斷及後續的復健策略,把家長的憂心及孩子的心理感受放置一旁,因此,治療室中總是充滿著緊張的氣息,憂心的家長看著在治療師手上嚎啕大哭的孩子,這奇景宛如人間煉獄。

如何培養一個富有同理心及愛心的職能治療師一直是我們最終的目標,「靈性健康覺察」就變成我們利器之一,在基督教醫院工作的我,一剛開始會覺得這應該是牧師或是關懷師的工作吧!從來沒接觸過這類教育的我,該如何肩負起這重責大任?想起以前就學期間曾經上過心理學,老師總是告訴我們表達同理心的七個基本步驟是:一、開放式的問題,二、放慢腳步、三、別立即下判斷⋯⋯這些步驟老師都還沒說明完,我就已經昏睡了,心想難道我還要將這樣的學習過程教給我的實習生嗎?同時,腦海又出現另一個問題:同理心真的是可以靠學習而來的嗎?

一直都有在看美劇的我,總是喜歡將影集反覆地觀看,思考導演想要傳達的意念,每看一次總是會有不同的感動及體會,這也讓我更加確定同理心是可以學習的,所以在新一梯次的實習課程中便將「靈性健康覺察」課程納入本單位的學習領域中。此課程設定為選修項目,讓實習生依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來做選擇,本單位選修課程時間的安排,刻意排成互相衝堂,為了就是減輕實習生的負擔,避免將選修課程變成必選的情形,原本覺得這樣的靈性課程比起其他專業課程應不受學生的青睞,但還是有兩位學生給足面子選了這堂課。

觀賞在美國十分受歡迎的黃金時段影集《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為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觀賞完畢之後,給予靈性健康覺察表來書寫其感想,由於課程安排於星期五下午末兩堂,所以學生在週末假期有充分的時間來書寫觀後感。雖然影片內容主要是以醫學生為主,但劇情主是描述格蕾醫生和其他實習醫生夥伴們的生活點滴,以及在處理每天龐大工作量之間的掙扎,這與職能治療實習生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伴隨著劇中角色個性鮮明,容易獲得實現學生的認同或共鳴,可以增加實習學生與老師討論的興致。前四週課程礙於老師與學生之間尚處於陌生階段,不利於將自己內心感受與外人討論,於是課程就僅止於觀賞及書寫感想。第四週後,老師與學生之間也逐漸熟悉,便可以利用閒暇時間討論劇情及內心感受,偶爾還會以角色互換的方式來增加討論的深度,討論內容相當的廣泛,其中包括:病人自主權、兩性關係與相處之道、重大災害及意外的陪伴原則、失去至親的感受⋯⋯等等。加上偶而搭配臨床個案的實際情況,可以帶給學生極大的啟發。

週一早上,學生總是在我到辦公室之前就將感想放到辦公桌上,這是我最興奮的時刻,因為可以在學生所書寫的感想中看到他們這一週的改變,12週下來,可以發現學生們不管在面對病童,或是處理自己的情感問題,都變得更成熟了。另外,我也鼓勵他們有空可以把未觀賞的部分看完,因為這齣劇將人生每一個階段有可能面臨到的喜、怒、哀、樂,全都濃縮到14季的劇情當中,不僅演繹人生,還告訴觀眾,生命中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與痛苦,失去了多少重要的人,都得像格蕾醫生一樣想辦法去克服,因為當你面向陽光,陰影永遠在你背後。

將一個冰冷的治療空間轉換成充滿愛與信任的溫暖環境,不僅需要每個人充滿溫度,更需要大家把溫暖的氣息散發給周遭的家長、治療師及實習學生,良好的醫病關係可以降低家長對家有遲緩兒的焦慮,更可以強化實習學生對生命及專業的熱情。

更多醫病平台精彩文章請至:【醫病平台專區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文章字數 1500-2000。
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若要捐出稿費也請附上受款單位及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