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世界軍事史的人都知道,當今的日本,雖然不再發展攻擊性武器,但仍是軍事大國;尤其在終戰之前,更是亞洲最大軍事強權。人類史上最大戰艦「大和號」,就是日本軍武的代表。它的造價是天文數字,但壽命只有3年5個月,實際戰歷不到一年;為了執行護國任務,1945年的今天,在九州的「坊之岬海戰」陣亡,2740名官兵戰歿。它的沉沒,象徵主力艦時代的終結(由航母取而代之),也敲響大日本帝國的輓歌。
史上最大戰艦,卻是生不逢時
坊之岬在九州以南,「坊之岬海戰」是日本海軍的最後大型海戰。無獨有偶,760年以前(1185),九州以北也發生悲壯的「壇之浦海戰」,成為「源平合戰」的最終戰役,平氏一門幾乎滅盡。這場海戰只有少數文獻記載,渺遠有如傳說;同樣的,大和號也只被少數照片捕捉,增加它生與死的神秘性。
事實上,大和號的建造是高度機密。為了建造這艘世界第一的戰艦,日本軍方做足了保密工夫,即使是歐美派駐日本的間諜也不知情。甚至1940年8月8日在吳港的下水典禮(1937年開始建造),也沒有對外公布,而是冷清低調,可見日本軍方把它當成最強的秘密武器;從名字「大和」來看,也承載日本民族的「光榮」使命,因此被視為「鎮國之寶」。
大和號全長263公尺,全寬38.9公尺,排水量72,809公噸(滿載),吃水10.4公尺;最高速度是27.46節(時速約50.9公里),能續航7200浬(13,334公里)。艦上裝載3座大型九四式艦砲(史上威力最強的艦砲)、4座中型三年式155公厘艦砲,以及6座聯裝高角砲、10座大小聯裝機槍;並有7架艦載機。它的造價高達1億3,780萬日圓。當時台灣國民學校女老師的月薪是50圓,這筆造價是23萬名老師的年薪的總合。事實上,日本最優秀的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自始就反對建造大和號和它的姊妹艦「武藏號」,認為這根本是浪費。
除了浪費資源外,大和號的誕生,一開始也註定是個悲劇。首先,大和號是「大艦巨砲主義」思維下的產物,適用於純海戰或海陸作戰;但到了二戰時代,因為飛機加入,戰爭更機動,戰場更立體。大和號雖有7架艦載機,但和航空母艦所攜帶的數十架艦載機、能發揮海空強大火力相比,就顯得大而無當(當然,這在建造之初是無法預見的,因為太平洋戰爭改寫許多戰爭理論),容易成為顯著的轟炸目標,這是它的生不逢時。
天文數字造價,戰齡不到一年
其次,大和號真正投入戰場,是在1942年中途島戰役之後。然而當時美軍已能破解日軍無線電通訊密碼,這意味著,大和號的行蹤或作戰計畫暴露在美軍的監測下。日本把它神秘化,美國卻把它去神秘化,演繹著「敵明我暗」和「敵暗我明」的詭局。
第三,中途島戰役後,日本海戰節節失利,作為史上最強戰艦的大和號,也無法發揮戰力。它的最大功能,也許是作為「聯合艦隊」的司令部,提供軍官有如海上豪華旅館的舒適性享受;而它帶給世人最大的驚奇,也不是彪炳的戰績,而是壯烈的死亡。
大和號參與的戰爭,包括中途島戰役(1942年6月,當時它已編入日本聯合艦隊,大和號在這場戰役中主要是觀戰)、馬里亞納海戰(1944年6月,掩護航母,首度實戰)、雷伊泰灣海戰(1944年10月,大和號發射上百枚主砲彈,但也中彈多枚。這場戰役日本海軍大損,航母遭受重創,武藏號被擊沉,聯合艦隊名存實亡),以及它的閉幕式坊之岬海戰。真正實戰是從1944年6月到1945年4月,不到一年。造價如此昂貴,戰齡如此短暫,確實是莫大浪費。
方之岬海戰的緣起,是1945年3月末,美國和英國艦隊前進沖繩,計畫奪取沖繩諸島,作為登陸日本的跳板。日軍發動沖繩保衛戰「天一號作戰」(這是「天號作戰」的一部分,台灣保衛戰稱為天二號作戰),派大和號出航,搭配「菊水作戰」的特攻飛機,計畫前往沖繩進行特攻作戰——實際上,就是執行護國任務,守住本土最後一道防線。當時聯合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中將,即希望大和號「成為一億總特攻的先鋒」。
特攻艦隊求仁得仁,海戰3721人殉國
特攻就是自殺,大和號已有犧牲準備。照日軍計畫,大和號是要吸引敵機轟炸,以減緩敵機對特攻隊的攻擊,讓特攻隊能發揮最大戰力,炸沉最多敵艦。如果大和號能挺過轟炸,駛抵沖繩,將會成為最強砲台,支援沖繩作戰;一旦彈砲用盡,艦上三千名官兵就會登陸,執行陸上作戰。當然這是過度樂觀的想法,艦上官兵對於能否抵達沖繩,已不敢抱太大希望。
4月6日大和號從山口縣德山灣出發,繞過四國和九州之間的豐後水道,向沖繩前進。同行的還有輕巡洋艦矢矧號,和8艘驅逐艦,與大和號組成「第一游擊部隊」。行經豐後水道時,即被美軍潛水艇偵知,向美國艦隊通報。4月7日,第一游擊部隊行經九州南部的坊之岬海域,在它南方幾百公里外的奄美群島海域,已經有8艘美國航母、280架戰機在等候它們。中午12點32分,第一波海戰爆發,美軍發動空中(戰機)和水下(魚雷)雙重攻勢,大和號和其他船艦也全力向空還擊,砲火猛烈,終究還是讓美軍擊沉矢矧號和兩艘驅逐艦(浜風、朝霜)。
13點20分和14點15分,美軍發動第二、三波攻勢,這次戰機和魚雷主打大和號,美軍密集投下數十枚炸彈(每枚重達數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發射數十發魚雷。由於攻勢凌厲,大和號的戰鬥力和航速都降低,美軍更能甕中捉鱉,從各角度和各部位進行轟炸。大和號在美軍輪番猛攻下,先是大量進水(注水時,許多不知情的船員溺斃),14點20分開始翻覆,14點23分彈藥庫發生爆炸,船隻沉入海底,沉沒地點是東經128度4分,北緯30度22分。
這場坊之岬海戰,日軍有6艘船艦沉沒,從第一游擊部隊司令長官伊藤整一(大和號指揮官)以下,共有3721人陣亡,包括大和號2740人、矢矧號446人;驅逐艦中,以朝霜號326人全員戰死最慘。在生還者(包括傷者)部分,大和號280人,矢矧號555人,其餘各艦800人以上。相形之下,美軍死亡、失蹤合計只有13人。大和號沉沒後4個月,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結束。
大和的最後戰役-坊之岬海戰 (電腦特效,非實景) 影片來源: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