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古花今賞,今學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古花今賞,今學之!

 2017-07-27 17:02
曼陀羅花。圖/陳文輝提供
曼陀羅花。圖/陳文輝提供

茄科的曼陀羅花,是亙古以來美麗又帶神秘色彩的花卉,喇叭狀花朶碩大下垂,花姿摇曳悦目。引進台灣之後,成活容易的特性,是曼陀羅屬家族;紫花、大花、紅花、黄花等成員,馴化自生,全年花開於台灣山區邊坡向陽之地,尤以中北部台三線更見群落。

老師說:「這種花有毒,不要碰它!」傳統教育的一句話,掩遮了它美麗的外型及藥性。曼陀羅全株均含生物鹹,有麻醉、鎮靜、止痛之藥効。將花曬乾,捲作煙吸,是早年治氣喘病之藥方。《閩南民間草藥》中提到,「治皮膚癢起水泡及治手掌心破癢流黄水。」後漢名醫華陀便曾用於麻醉,為病人刮骨、剖腹手術。花朵曬乾磨成細粉,即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水滸傳》第27回「母夜叉孟州道賣酒」中,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母夜叉孫二娘開黑店所用的濛汗藥是也。

明代《本草網目》作者李時珍曰:「法華經言佛說法時,天雨曼陀羅花。」道家也提到北斗中有陀羅星使者,手中持著此花,此即中文曼陀羅花譯名的由來。

花色豔美有罪嗎?全株含生物鹼的藥性有罪嗎?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陳柏勳說:「曼陀羅的神秘來自其生物鹼的藥性,其美麗來自其外型與使用得當,而她的哀愁並非來自天生,而是人類的無知誤食或是惡意使用。日照偏西的午後,微閉花瓣的曼陀羅,好似繼續向山徑上的旅人訴說著她的故事,那一段美麗與哀愁交織的歴史。」植物知性的解說加上故事,決定了浪漫觀光内涵的獨特!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