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報名參加
守護、再造美麗台灣 亞太論壇
時間:2019/11/16(六)9AM〜4PM
地點:臺大醫院會議中心101廳 (北市徐州路2號)
聯絡人:梁小姐0919-531-021、胡小姐0981-468-664
「黨產」、「貧窮線」、「北歐模式」這三個概念看似無關,但確實在地影響著台灣經濟發展下的社會議題。「發展」與「分配」本是資本主義下「經濟制度」的兩大難題,不論是取捨或是妥協後的「經濟制度」結果將決定我們生活模式,也影響我們社會的健全與發展。經濟制度的設計不只需要靠誘因來促進經濟發展,在發展的背後,更重要的是分配的過程與機制,如何讓發展的果實能共享到每一位國民身上。然而,不當的分配讓貧窮線下的人口快速累積,這股分配的力量決定社會的階層與社會的流動,也衍伸了貧富差距、資產累積繼承等問題。另方面,不當黨產除了是長久以來不當分配下所產生的政黨不公平競爭基礎外,亦是社會經濟資源不當分配的源頭,有賴於「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訂立,提供不當黨產做為社會照顧的轉型基礎,為解決貧窮線下的課題開啟一線契機。
加強社會平等照顧,建立自助且互助的全面服務系統,以支持個人的自主與自由發展,是北歐模式的精神。台灣能否借能鏡北歐模式,在「發展」與「分配」之間有更好的平衡與配置,以提供一股穩定社會發展的力量。透過不當黨產的挹注,對處於貧窮線下的人口,提供更多社會面的照顧;對於一般的受薪階層,借鏡北歐的模式,建立更平等的社會,提供有限度的福利供給的機制,讓人民有健全的社會安全網絡的支持;對於更上層的企業家或資本家階層,同樣鼓勵自由與創新發展,並廣邀企業家共同經營台灣,透過民間資金的挹注,壯大台灣。
精確掌握貧窮線下人口樣貌
貧窮線大致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需考量收入、支出、資產、物價等因素,尚沒有很具體或通用的定義,目前各國或國際組織也有採用不同的衡量方式。台灣因業管機關涉及:衛福部、內政部、教育部、各地方政府等,亦有不同的定義,缺乏統一的標準,難以掌握貧窮線下的人口樣貌,並對政府進行資源重分配的成效會打折扣,也對真正符合所需之民眾造成諸多不便。
目前,比較常用的是採用衛福部的定義,即:低收入戶需符合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地區公告的最低生活費以下,且家庭財產未超過低收入戶適用的當地區公告金額;中低收入戶需符合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地區公告的最低生活費1.5倍以下,且家庭財產未超過中低收入戶適用的當地區公告一定金額。
最低生活費是參照行政院主計處所公布當地區最近一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訂定,並兼顧各地生活水準差異,分為臺灣省(14縣市)、福建省(金門縣、連江縣)及各直轄市等不同區域。目前最低生活費最高為台北市14,794元,新北市12,840元次之,臺灣省則為10,869元,福建省9,769元最低。另,亦需符合各地區家庭財產適用金額,如:台北市動產每人每年以15萬為限,不動產則以每戶740萬為限;臺灣省動產每人每年以7.5萬為限,不動產則以每戶320萬為限。
在這之中,財富與所得分配是首要必需探討的問題,根據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的調查,千禧年開始時,全世界1%的富人擁有45.5%的全部財富,光這個數字,就足以呈現財富分配極度不均的問題,到了2016年這個數據持續惡化,已經超過一半,達到50.1%。財富的問題回到台灣,由於台灣缺乏這方面的統計資料,但若以主計處公布的國富統計報告,以及新加坡財富研究機構Wealth-X公布的《世界超富人士報告》(World Ultra Wealth Report 2012-2013)來進行粗略的估算,身家淨值在三千萬美元(約九億台幣)以上的台灣富豪共有1,185人,總財富兩千億美元,相當於全國家庭持有的淨財富的15%,以及全國私有財富淨額的6%。而1,185人不過是全台人口的0.005%(台灣的財富推估引自蘇慧君:所得差距指標沒有告訴你的事)
若從所得分配來看,雖然不均情況不若財富極端,但當美國最富有的1%人仍然刮分了全國近五分之一的年所得。從台灣2016年綜所稅申報戶約622萬戶的數字來看,若按申報所得高低分成20等分,所得最低5%家庭平均申報所得4.4萬元,所得最高5%家庭平均申報所得468.7萬元,所得最高與最低5%差距106.52倍,較2015年的100.45倍擴大,為史上次高。若追朔至2005年所得來看,最高5%與最低5%,所得差距僅55倍,2009年攀升至75倍,2011年逼近95倍;2012年因軍教課稅稀釋貧富兩極化情況,所得差距縮小至近84倍;但2013年又擴大至近98倍,2014年更創下109.69倍的新高,近2年維持100倍以上,所得差距擴大趨勢略減緩。
這些數據也許因調查方法本身的受限,可能無法完全呈現真實的情況,但是財富與所得分配失衡的情況逐年惡化的情況是無法否定的趨勢,也隱含了社會持續緊張與衝突的根源,以及政治與經濟難以穩定發展的風險,這是我們所需面對課題。財富與所得不均的原因眾多,包括:資本報酬的累積、知識密集的人力需求、經濟制度的偏頗、稅制調節的失靈,如何透過有效的機制或手段來緩和或校正這些失衡是必需探討的。
積極改革稅制 減低財富集中
其次,稅收來源與再分配的問題。徵稅是政府特有的權力,透過徵稅政府可以進行資源的再分配,以強化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建構社會的基礎環境。從稅收的種類來看,大致有所得稅、消費稅、財產稅等,對於不同類型稅別的課徵意味著對於不同目的性的公平實踐,例如:藉由所得稅的課徵,以及累進稅率的機制,拉進所得的差距,從台灣的個人綜合所得稅來看,年所得1,000萬以上的納稅人,其所得佔全台灣約10%,但他們貢獻了全台灣將近1/3的綜合所得稅,確實發揮向有錢人實現再分配的效果; 遺贈稅目的在於實現世代之間的公平正義問題。如何制訂符合公平正義又能支持政府支出的稅制,確實需要投入許多心力,例如:累進稅率的級距與稅率,如何能有效的向富人課徵,卻又不損及經濟效率,同時也需考量避稅的問題; 提高遺贈稅能夠減緩財富的累積,但實際上每年僅佔稅收的2%,對於政府收入的提升有限。
另外,從歷史證據來看,資本報酬率通常大於整體的經濟成長率,也就是說,有錢人財富增生累積的速度快過一般人工作收入增加的速度,因此富者將愈來愈富,占掉社會大部分的所得與財富份額,對於資本所得也是該正視的。就如同經濟學家皮凱提認為,各國政府應積極改革稅制,減低財富過度集中的趨勢,否則將危害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北歐模式成功的3個支柱
北歐的稅率是全世界最高,但它的福利制度卻讓所有國家望塵莫及。北歐模式一書作者喬治・萊基是位社會學家也是社會運動家,美國人,妻子為挪威人,他赴挪威教書考察田野調查研究,親身融入北歐人的生活,將稅金高、福利佳、經濟繁榮、工時短、生產力、高政治民主自由且官員不貪腐的北歐國家神秘面紗揭開,稱之為「北歐模式」。它們如何創造出人人都羨慕的北歐模式?是世界各國矚目學習的焦點。在這個社會民主主義盛行的地區,身處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正中間,在那裡或許並非樣樣完美,但或許在那裡,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北歐模式究竟代表什麽含義?前述所提的其實都是北歐模式成功的表象,這些成果背後的原因更是值得我們探討。歸納各家所言,我們認為北歐模式的成功,至少有3個重要支柱的支持:平等互助的國家服務體制、重視人力資源與勞動參與、支持創新的社會安全網。
用不當黨產挹注社會照顧
不當黨產的規模的說法及調查結果從百億到數千億不等,這些都是由國家資產或透過國家權力所取走納為黨私有的一部份。黨產不當取之於國家與人民,理當還之。不論是從公理面的促進轉型正義、促進政黨公平競爭的國家長治久安層面,亦或從「救贖」角度進行公義捐,將不當黨產收歸並挹注於社會照顧應該俱備社會的高度共識,應該加速推動,並建立基金的永續經營機制。
(本文為作者於「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主辦《國家永續發展論壇-系列四》發表的論文摘要)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