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電視看著李應元辭駐泰國代表職務,飛轉來台灣,黃月桂扶伊入境時,彼種消瘦落肉的形狀,坦白講,我的心是流目屎的,我知影無久會失去一個曾經和我做伙為促成台灣民族獨立拍拚的同志。前日聽著應元過身的消息,自然引我回想過去運動相關的代誌。
在北美的台灣留學生,組織地推動台灣獨立運動,是對1956年正月初一在費城成立的3F(Formosans' Free Formosa)開始,到1970年正月初一團結做WUFI(世界台灣獨立聯盟)。嘿是台灣民族反抗運動再度抬頭的時代,1974康寧祥突破蔣家政權禁忌,公開踏入在美國的台灣同鄉會演講,是海內外台灣人運動合流的開端。
1970年代巴勒斯坦人為著建國,怹所展現的勇氣相當震撼台灣留學生。我常常在寫文章和演講中間,引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的 一句話:國家呣是靠人施捨的,是著用自己的血和目屎去建立的。這是所有的革命者著覺悟的精神。
1978年底美國和支那正式建交前一暗,WUFI秘密召集一部份成員,準備佔領蔣政權在華府的駐美大使館。這是我第一擺看著一個平常若像真有志氣的查晡人,聽著任務了後驚到大吼大鬧。整個行動竟然在出發前一點鐘取消。
歷史無法度回頭重來,不如過我一直感覺真遺憾:若在1979年正月初一美國和竊佔台灣的赤藍假「支那民國「斷交彼日,咱台灣人佔領假「支那民國」大使館,升起台灣獨立的旗仔,國際社會必然會嚴肅看待台灣民族獨立建國的意志。
其實我相信有一部份彼冥在場的同志攏有仝款的反省:WUFI成員攏是較優秀的留學生出身,真濟攏已經成家立業,包括我自己,攏有好的頭路和祙䆀的生活環境,以這種社會階層的成員為主力的革命運動,發展上註定會有實際的困難。WUFI本身無法度掌握善用1970年的「424刺蔣事件」,頭前所講的弱點著已經顯現。
1980年代前期,台灣島內民主運動抗爭行動不斷升高,當然會鼓舞海外留學生的鬥爭士氣。郭倍宏和李應元等帶領台灣留學生,和支那黨學生鬥爭,串連各地校園成立「台灣學生社」,帶動了新一波海外台灣留學生運動的高潮。
WUFI以組織歷史性的優勢,吸收了郭倍宏和李應元等學生運動領袖。我當時是WUFI領導群內算是上少年之一的成員,由我負責成立一個祕密的獨立學生小組「V組」。這是我和應元以及倍宏密切聯繫的開始。
倍宏是能力真強閣真有獨斷魄力的人才,應元是真聰明心胸逐闊,真有能力促成群體共識的人才,兩人攏逐有行動力。V組主要是學習革命理論和基本行動技能,以及發展校園學生運動。1985年6月出版的第一本較深入講解海外台灣獨立運動歷史的《風起雲湧》,李應元著是六位作者中間之一。這本冊一出版著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編號列入館藏,1988年鄭南榕嘛帶轉去台灣重新打字編排出版。
1986台灣島內的民主鬥爭已經更加激烈,V組的少年成員迫切認為必須將組織帶回島內活動。大家攏感覺需要改變當時WUFI的領導層,才可能帶動組織回台的方向。為按呢,我召集主要的V組幹部開會,會中因為大家瞭解我當時的家庭現實,無法度負起帶頭回台的任務,所以安排我退出聯盟,避免繼續被推選在領導群內底,困擾V組在組織內要製造的回台壓力。1987郭倍宏和李應元順利接掌WUFI美國本部的主席和副主席,實質帶頭推動組織回島內鬥爭的任務。
應元繼續三不五時會和我保持聯絡。2003年底,有一日在紐約做生意的黃文局和已經過身的賴義雄博士,來我的辦公室,講:應元在台灣拍電話來徵求意見,看按怎辦一個會當超過15萬人的群眾活動,希望要替阿扁仔的連任助勢。賴義雄當時才去波羅地海旅遊轉來,對1989波羅地海三國人民2百萬人,手牽手接600公里長的「自由人鏈」,向國際社會展示追求民族獨立的決心,伊非常感動,著提議是呣是給應元建議這個活動。我用簡單的算術做估計,就按呢,決定建議應元以50萬人手牽手連台灣西部頭到尾。
在要向李登輝先生主持的籌備會,報告手牽手這個提案彼日,我拄好轉去在台灣。應元偕我在天母呷中晝,可能伊做官了有養成處事較慎重的心態,嘿是第一擺我發現伊有一點仔躊躇,驚提案無可能執行成功。伊一直問我:你確定無問題嗎?其實,我根本在台灣無甚麼政治資源,會當替這個案做甚麼,為著安伊的心,還是一直給伊鼓勵,無問題啦!無問題啦!
籌備會結束後,應元拍電話予我,講:害啦,李先生要求著動員100萬人!嘿嘛是我第一擺感覺李先生確實是一個領導者,故意將人數目標提高,予執行的團隊去拚,予真正需要的50萬人保證會達到。
後來,就我所知,手牽手活動的執行,到228預定活動的一月日前,還無真順利,賴義雄拍幾擺電話來咒懺,後來還是黃文局透過伊在台灣的關係,才予手牽手活動的執行認真起來,幫助應元的空前成功。
應元心胸闊待人親切,予人真願意和伊共事。有人特別傳訊息予我,講:你失去一個真好的同志和朋友。是,真無彩嘛真呣咁!我宣示的上尾一哩路行遐久,竟然還是祙當予伊看著咱期待的國家!
作者回憶,李應元是真聰明心胸逐闊,真有能力促成群體共識的人才。圖為2018年擔任環保署長時的李應元。民報資料照,張家銘攝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