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天麟(Huang Tien-lin),11月2日於英文媒體《台北時報》發表一篇中台交流回顧專文,名為「30年來的交流悲劇」(A 30-year tragedy of exchanges),內容指出,1987年11月2日,台灣前總統蔣經國,開放老兵赴中國探親,如今已過了30年頭;台灣親中媒體藉此30週年機會,大力吹捧中台交流成果;另一方面,台灣陸委會亦舉辦一場研討會,藉由回顧過去,討論未來進一步交流對策。
此一開放探親,以及後續的台灣門戶大開、深化交流,導致台灣經濟出口比率日愈依賴中國。以現狀為例,台灣出口佔GDP總值逾6成,且出口總額近40%集中於中國。高度依賴中國的經濟模式,導致今日台灣成為中國嘲笑的話柄。《人民日報》海外版11月12日,發表一篇評論文章,名為「大陸崛起 臺灣何必緊張」,內容指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7年前,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錢淹腳目”,風光無限,而彼時“窮親戚”中國的經濟總量,只有臺灣的兩倍多。今天,臺灣已變成四小龍“吊車尾”,實際薪資與20年前相比不升反降,而中國早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去年,中國GDP約為臺灣的23倍。
人民日報的專文並以膺偽做作的憐憫觀點指出:惜乎前20多年,臺灣因政治原因,未能充分把握兩岸機遇,一再蹉跎歲月,坐失良機,才致今天被新加坡、韓國甩在身後。李登輝“戒急用忍”,陳水扁“積極管理”,馬英九執政後期受制於民進黨。如今蔡英文當局更是一心遠大陸、親美日,押寶“新南向”,自誤誤人。
相對於中共喉舌的冷潮熱諷,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天麟則剖析,30年來中台交流的來龍去脈。其文章內容指出,當年從人道觀點,允許老兵返回中國探親理應受到肯定,然而,中台為敵國關係(中國一直想併吞台灣)。輕忽中台之間的特殊關係,將導致台灣進一步遭中國吸納;而且一味對中國開放,無疑成了台灣繁榮下滑的開端。
1980年代是台灣經濟黃金時期,當時經濟年平均成長率達8.48%,高居亞洲之首;1987年甚至達到12.7%高峰成長率。在這個經濟繁榮背景之下,台灣開放老兵前往中國探親。當時台灣GDP產值,幾乎等於全中國經濟規模的全部總和;當時台灣人赴中國探親,甚至被看作「財神爺」。
欠缺敵國危機意識,台灣咎由自取
隨著啟動開放探親之門,台灣多年來主張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逐一遭到中共破解。從客觀地理位置來看,台灣位於中國外緣地帶;一旦與中國緊密關聯,很容易就會遭遇邊緣化危機。
中共對台的統戰吸納策略,向來皆為:當中國窮乏之際,就吸引台灣人的資金、財富赴華;中國一旦有了財富,就一心想吸收台灣人的智能(技術、機密情報)以及資本。
「開放探親」接連帶來的骨牌效應,包括「開放旅遊」,以及隨後的一窩蜂「赴中國投資」。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因為國際制裁導致中國經濟停滯。不過,台灣人仍持續前往中國探親;台灣赴中的觀光客浪潮也提供就業機會、商機給中國人。
隨後,台灣生意人如過江之鯽,赴中投資潮,一度受益於中國的低廉生產成本,以及可觀的盈利分配誘因,卻進一步引發台灣製造業大量出走的「產業空洞化危機」。經濟數據顯示,1987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2.7%,到了1993年成長率萎縮到只剩6.8%。當時主政的李登輝總統,曾提出「戒急用忍」政策,暫時對於赴中投資熱潮,發揮降溫作用,台灣經濟成長率,亦適度維持在6.6%的中度規模;其後陳水扁、馬英九時代,台灣經濟成長每況愈下。
另一方面,從出口經濟來看,1999年台灣出口只佔GDP產值的19.28%,出口貿易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為23.8%;然而到了今天,台灣出口貿易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高達4成。
台灣曾是資訊工業的出口重鎮,短短幾年內,包括手機以及電腦生產基地,皆在台灣迅速消失。另外,隨著製造業在台灣大量失守,導致台灣經濟日愈仰賴於出口貿易;而且出口貿易裡面對中國的依存度,在2007年達到46.13%。
黃天麟專文於結語指出,台灣30年來對於中國開放所帶來的結果,是一場血淋淋的經濟失守悲劇。難道中台交流所帶來的明顯惡果,還要像1945年中華民國進駐台灣一樣(虛有其名為「光復」);不分青紅皂白,繼續盲目上演慶祝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