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財經專文】做政治博奕的活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財經專文】做政治博奕的活棋

 2016-05-24 16:51
石斑魚業者在2011年7月大讚馬英九與ECFA,在馬政府推波助瀾下,台灣農漁業優良品種、技術、經驗等被大量複製到對岸,顯著提升當地農漁業生產技術和規模如鰻魚、羅非魚、石斑魚繁養殖等,部分技術甚至超越台灣成為競爭對手。(圖:擷取自民視新聞 / Youtube)
石斑魚業者在2011年7月大讚馬英九與ECFA,在馬政府推波助瀾下,台灣農漁業優良品種、技術、經驗等被大量複製到對岸,顯著提升當地農漁業生產技術和規模如鰻魚、羅非魚、石斑魚繁養殖等,部分技術甚至超越台灣成為競爭對手。(圖:擷取自民視新聞 / Youtube)

農漁產品成為520前中國政府拿來施壓蔡總統的重要籌碼,而蔡總統520就職演說雖然暫時解除地動山搖危機,唯兩岸關係進入新的觀察期,農漁民憂心是否再度成為兩岸政治博奕的棋子進而影響到他們的生計。

過去在馬政府推波助瀾下,台灣農漁業優良品種、技術、經驗等被大量複製到對岸,顯著提升當地農漁業生產技術和規模如鰻魚、羅非魚、石斑魚繁養殖等,部分技術甚至超越台灣成為競爭對手;雖然台灣對中國大陸的農產貿易也從逆差轉為順差(超過一億美元),部分農漁產品如石斑魚、甲魚蛋、鳳梨釋迦等輸中數量及金額更占九成以上,然而只要兩岸關係一有風吹草動農漁民即憂心忡忡,深怕受到波及。而兩岸合創的紅利多數落入財團、大買辦口袋,從事第一線生產的農民獲利有限,卻需承受單一市場的高度風險以及兩岸關係生變後可能成為政治性懲罰的對象讓農漁民情何以堪。這些家庭式經營的小農資金有限,想要轉作、轉業或另尋其他消費市場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未來兩岸農漁業貿易何妨回歸市場機制多點經濟少點政治操作。

從貿易觀點,中國有市場需求而台灣因國內農漁產品消費有限,極需國外市場來調解產量與價格,不宜輕易放棄。只是有了520前被當籌碼的震撼,面對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短期內我國農漁民可以採取保守生產對策不要盲目增產,著重提高產品品質取代量的增加並做好食用安全管控,防範中方可能透過種種非關稅障礙(如加強進口農漁產品檢驗檢疫、延長通關流程、獎勵在地優先、縮減石斑魚直航口岸等)繼續對新政府施壓;長期則須調整生產結構,提高生產技能並運用物聯網尋求全球農漁產品高端消費的買家,避免再掉入「一窩蜂」和「單一市場」陷阱。

新政府雖然強調為分散風險會幫助農漁民開拓其他消費市場,只是這需要靠縝密的調查規劃、時間、專業人力及龐大經費等,非一蹴可成,過程也將充滿政治角力與波折,農漁民要有心理準備。而有了虱目魚輸中因呷緊弄破碗的慘痛教訓,更須謀定而後動。較令人遺憾的是新政府並未將兩岸農漁業博奕視為重要國安議題,延攬專業人士進行戰略研究分析,提出多套具體可行的對策(非只喊喊口號)讓農漁民安心;尤其台灣的學者專家不應再有學而優則仕的迷失,應秉持專業良知務實的來協助農漁民進行風險評估與管控,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生產決策不要盲從。可預期兩岸政治紛紛擾擾短期內難以平息,農漁民唯有依靠「實力」拋開「政治奶嘴」(如獎勵補助、刻意讓利、關稅減讓等)才不會惶惶不可終日,也才能泰然看待兩岸詭譎多變的棋局!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