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2020總統大選風雲變色——2018選戰觀察(3)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2020總統大選風雲變色——2018選戰觀察(3)

2018-11-25 03:40
對蔡英文而言,期中選舉大敗選,幾近崩盤,6都僅保有桃園、台南,顯非沉浸於完全執政權力滋味的民進黨所能預見。圖/張家銘
對蔡英文而言,期中選舉大敗選,幾近崩盤,6都僅保有桃園、台南,顯非沉浸於完全執政權力滋味的民進黨所能預見。圖/張家銘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選,衝擊2020總統選局。國民黨奪回失守20年的高雄市,保住全國最大都新北市,士氣大振,問鼎2020總統大位,信心倍增。柯文哲獨力參選,未獲政黨奧援,又遭藍綠全面夾殺,最終順利勝出,打破藍綠輪流執政慣例,開啟多元競爭的民主新紀元。民進黨敗選,6都僅保 2都,算「大輸」,宜蘭、雲林、澎湖、嘉義市失守,大縣彰化亦告淪陷,中台灣全數變盤,蔡英文連任總統之路蒙陰影。

九合一選舉被視為蔡政府期中考,結果成績並不理想,蔡英文聲望勢必進一步下挫。雖然民進黨有現任者優先的傳統,但也必須考慮政權維繫的挑戰,黨內必然出現檢討聲音。高雄是綠色執政灘頭堡,民進黨舉全黨之力防守無功,竟被臨時起意的韓國瑜以不到半年時間攻克,堪稱奇恥大辱。台中一向被視為藍綠決戰兵家必爭之地,原本選情穩定,又有花博加持,最終還是敗北,重傷執政氣數。

民進黨敗選 蔡防火牆潰解

選前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為勝負定調,指出只要守住高雄,民進黨就沒有輸,強調所有選舉結果由他負責,先拉出一道防火牆,顯示蔡英文不會辭黨主席,更不會放棄2020總統連任機會,孰料,不僅高雄,連台中也告敗北,蔡英文能否擋住綠營砲火,不無疑問。

對蔡英文而言,期中選舉大敗選,幾近崩盤,6都僅保有桃園、台南,顯非沉浸於完全執政權力滋味的民進黨所能預見。儘管蔡英文仍想排除萬難,爭取連任,但情勢發展,已時不我與。對蔡英文而言,寧戰而敗,也不願放棄連任,可以理解。放棄連任將成總統直選以來首位「一任總統」,無異對其執政成績的否定,歷史地位何其難堪!

但除非黨政權力結構快速重整,在最短時間內展現改革決心,重新贏得人民信任,否則蔡連任之路勢必荊棘滿布。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四次總統選舉的經驗顯示,民眾對國、民兩黨在投票前一年期間政黨認同度高低,決定總統大選輸贏。民進黨最近以來政黨認同大幅下滑,綠營能否續掌中央政權,不無疑問。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11/13發布的民調,蔡英文總統的聲望為28.5%,創歷史新低。對賴內閣施政表現,有39%滿意,47%不滿意。民進黨的政黨認同度23.5%,國民黨35.4%。選民縣市長投票傾向方面,民進黨24.2%,國民黨33.9%。

《美麗島電子報》十月國政調查,蔡的信任度為26.7%,不信58.8%;滿意度25.5%,不滿意67.3%,就任來新高。對賴揆的信任度42.9%,不信任度47.2%,首度逆轉。對民進黨好感者佔27.4%,反感57.5%;對國民黨好感41.7%,反感39.2%。

網路上流傳,台灣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國民黨似洋洋得意,其實是表錯情、會錯意。民眾不滿意民進黨是事實,對國民黨的好感度、認同度的確有增加,但國民黨完全在野,什麼也沒做,民眾好感度、認同度上升,是對民進黨不滿的自然反射,以及韓流暴起帶來的效應。韓流現象是民眾對當政者不滿,並非人民回心轉意,認同國民黨。這次選舉是一次懲罰性投票,目的就是教訓民進黨。

改革無方 民心思變

蔡政府強調改革,對軍公教警年改成果引以為傲。但改革手法欠當,有心人藉機興風作浪,造成社會紛擾,支持改革者對政府猶疑瞻顧,也頗有微詞。國人對轉型正義期待殷切,但促轉會所託非人,陷入東廠風暴,被全面污名化。司法改革偏離民意,不得人心,同樣令人失望。

勞基法一例一休,資方反彈。再修為十四休二,反讓勞權大倒退,失去勞工信賴。支持同婚,默許大法官會議做出兩年未完成修法,同婚直接適用民法的解釋,衝擊宗教界及守護傳統價值人士。挺同、反同動員尬場,牽動九合一選情。勞基法一修再修,顯見思慮不周。挺同、反同激化社會對立,施政優先順位,有待商榷。

政府全力發展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等五大創新產業,及新農業、循環經濟的「五加二」計畫。二年多來,在國際大環境有利之下,台灣財經股匯市、稅收、物價多項指標表現亮眼,但國內投資消費不足,青年赴中就業增多,人民對經濟表現無感。

蔡政府主張維持現狀贏得政權,也獲得美國肯定。但中國並不埋單,以九二共識苦苦相逼,威脅中斷兩岸交流。觀光客不來,機艦頻頻擾台。切斷台灣邦交國,迫我外館改名,逼國際企業矮化台灣地位。蔡政府委屈無法求全,又因兩岸僵局難解,民意轉為不滿。

民進黨完全執政,是推動正名制憲、獨立公投良機,也是特赦陳前總統最佳時刻,但蔡總統擱置不理。上任之初,大批進用老藍男,違背政黨政治常規。執政資源被少數壟斷,人未能盡其才。全面執政,未能掌握國際形勢,開啟時代新局,讓綠營支持者灰心失落。民進黨政黨認同度、蔡總統個人支持度、信任度一再挫跌,實為警訊。

政權維繫 面臨挑戰

高雄敗選,陳菊黯然步下神龕,南霸天影響力從此由盛而衰。賴清德保住台南地盤,全國賣力助選,盡心盡力。雖然閣揆與總統必須共同承擔敗選之責,但賴揆形象風評尚佳,民調表現尚未受蔡英文拖累,仍為民進黨中央層級首長最富聲望者。賴揆如能置之死地,銳意改革,解散他出身的黨內派系,因應時局變化,改造民進黨體質,則不論與朱立倫、韓國瑜,或白色力量柯文哲對戰,仍有一搏機會。歷次民調亦顯示,賴揆聲望不差,勝算不小。期中選舉慘敗,蔡英文民調預期將持續探底,連任機率降低,賴清德代黨出征機率大增。他的風險在於接任閣揆後,政治光環磨損大半,還要面對英粉的可能抵制,腹背受敵,為最大隱憂。

柯文哲歷經民進黨禮讓與否的人情冷暖,以及敬老金、世大運、兩岸一家親等事件對民調的衝擊,還能成功連任。如果說,2014綠白合作,翻轉藍營執掌16年的首都行政權,引發全國外溢效應,並預言2016政黨輪替的來臨;2018柯P承擔白色力量的持續托付,獨力參選,且順利勝出,則是宣告藍綠輪流執政局面的終結,台灣即將進入一個多元競爭的民主新時代。

由柯力挺全國盟友,展現相當能量。競選過程中柯和藍綠陣營廣結善緣,加上民眾期待他更上層樓倒仍有期待,他也是國際媒體青睞的少數台灣政治人物。民眾對藍綠政黨都不滿意,獨立中間選民板塊撐大,三分天下,柯是中間獨立選民代表性人物,具有一定實力。這場選舉結果顛覆台灣傳統政黨政治,民進黨受傷嚴重,國民黨本質未變,韓流爆發,也將衝擊國民黨生態。

白色力量站穩腳步

台灣解除黨禁32年,歷經6次總統直選,3次政黨輪替,但政黨政治仍處於初級階段,國民兩黨都屬於列寧式政黨,決策模式和西方民主政黨不同,以至黨禁開放多年,迄未建立政黨政治典範。藍綠惡鬥,台灣空轉,百姓受害。2013年白色力崛起,成為人民新選擇。2018年韓流繼起,傳達的也是對當政者的不滿。

《美麗島電子報》10月國政民調顯示,民眾對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朱立倫的信任度指數,依高低分別為台北市長柯文哲59.4點(58.1%信任、26.7%不信任),新北市長朱立倫54.9點(50.0%信任、29.9%不信任)行政院長賴清德本月的信任指數為45.4點(42.9%信任、47.2%不信任)蔡英文總統本月信任指數為34.3點(26.7%信任、58.8%不信任)台灣民意基金會11/13發布的民調亦顯示,台灣人在政黨認同上,有36%是中立或獨立選民,民進黨政黨認同度23.5%,國民黨35.4%,成三足鼎立之勢,

韓國瑜一戰成名,帶動藍營士氣,堪稱當紅炸子雞,為黨內炙手可熱人物。侯友宜守主新北,朱立倫功不可沒,朱、韓將成為黨內重量級人物。其中又以朱最被看好。韓甫當選未幾,立即轉換跑道,如何向市民交代?其治理能力亦有待檢驗。因此,民調雖然最高,但時機不在韓這邊。

國民黨內鬥才剛開始

吳敦義布局選戰有功,原已取得問鼎2020最佳戰略位置。但「母豬說」讓國民黨險些陰溝翻船,他一度成為人人喊打的罪人,黨內紛傳要他下台聲音,為角逐總統大位增添變數,平白喪失大好良機。另一方面,吳民調一直偏低,也是他更上層樓最難跨越的門檻。王金平是韓流推手之一,自然功不可沒。藍營如果掌握國會多數,王復出角逐立院龍頭,機會不小。

拜民進黨執政不佳之賜,馬英九人氣略見回升,但國民黨政權在他手上丟掉,到處助選,正可將功贖罪,持續保溫,做為抵拒司法追索的憑依,但若真想投入總統大選,阻絕黨內新人參選機會,妨礙黨世代交替,將立遭罵聲,未必可行。他不排斥統一論調一出,六都選將急忙切割,視為票房毒葯,若執意重返2020戰場,吃力又不討好。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