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霍亂示警太慢,不怕大流行?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霍亂示警太慢,不怕大流行?

 2016-09-02 21:28
霍亂常因不潔飲食而起,因此宜避免生食,特別是海鮮最好煮熟才吃。圖/Wiki, the Doc, 20160902
霍亂常因不潔飲食而起,因此宜避免生食,特別是海鮮最好煮熟才吃。圖/Wiki, the Doc, 20160902

台中市和彰化縣8月中旬共發生5人確診霍亂病例,但疾管機關卻等網路狂傳後,才在8月底9月初發佈疫情警訊,未免「慢半拍」!

雖然本土型加外來型霍亂,近五年來都只有零星個位數案例發生,算不上流行,但出生在1950年代以前的民眾,對於1962年台灣霍亂「大流行」可是印象深刻,聞之色變。當年疫情詳細統計,因已事隔半世紀,一時難以查證,但從全台人人都得注射令人疼痛不堪的霍亂預防針,身攜「防疫注射證明」,否則不得購票搭車,即可見風聲鶴唳之一斑。

根據資料,霍亂自1854年迄今,全球共發生七次大流行。而台灣在1962年則爆發本土性霍亂大流行,全台各地疫情頻傳,但因新聞資訊受控制,到底流行嚴重到何種程度,外界多不得而知,民眾聞「可累拉」(Cholera)而色變。時逢盛夏溽暑,但因非熟食風險太大,導致枝仔冰等各項冰品及西瓜等水果,都讓民眾望而卻步。

由於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會口糞感染的流行病,透過飲食及水汙染亦可能交叉傳染,因而有所謂「群聚感染效應」,尤其當時雖少有生食食品(如生魚片丶生菜沙拉丶生蠔丶甲魚蛋等),但斯時整體環境衛生條件不佳,容易滋生蒼蠅等傳染媒介,故本土性霍亂一發不可收拾,到處蔓延。

其時政府雖有免費注射預防針的措施,但因無法律強制性,以及該預防針注射後疼痛異常,至少半天才能消痛,民眾視注射為畏途,致預防注射普及率不高。政府遂通令公營之鐵公路局,民眾購買車票須出具「霍亂疫苗注射證明」,否則拒絕售票。此舉雷厲風行,由於當時鐡公路局壟斷全台八成以上的旅客運輸,以致注射率激增,民眾更加深對「可累拉」的畏懼。

經過好一陣子肆虐,疫情總算控制下來,過了一年半載,才取消購買鐵公路車票須持注射證明之措施,而於1965年宣告此波本土型霍亂流行「絕跡」,其後每年縱使有發生個案,多屬外來傳染型,且一年確診案例多為個位數。從2012年~2015年間,霍亂確診數各為5丶7丶4丶9人,且未有死亡之例。

今年截至8月底,共發生8例,其中稍早有高雄2例丶桃園1例;在8月中旬,台中市龍井區3人是家庭傳染型丶大甲1人,彰化縣溪湖鎮1人。但經查3地彼此並無關聯性,除龍井為家庭傳染外,餘為獨立個案。霍亂的潛伏期為數小時至5天,通常為2丶3天。發病特徵為嘔吐和水漾狂瀉,通常不會發燒;緊急時可先補充電解質,嚴重時則靜脈注射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及口服抗生素(四環黴素),8歲以下則用紅黴素。只要及時診治,致命率在1%以下。而群聚之人如有患者,其他人應檢查及追蹤觀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