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鼎案影響多大?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林俊成說,絕不只是股價、炒股以及中研院院長選舉的問題而已,而是更深層的是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如今,來自台灣各大學化學系教授發起的連署呼籲政府,此案恐讓產學界現有的產學合作、技術移轉問題開始產生寒蟬效應!因為,「技術價值」的認定是相當專業的領域,市場規模與價值評估並非學界可以處理,政府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檢討是否提供學界與商界的橋樑,如增加創投相關專業背景顧問與諮詢人員參與,讓學界在產學合作過程中能得以「免於恐懼」。
來自中研院、清大、台大、中正、中央、交大等14所大專院校化學領域教授今日發出一份連署,鑑於浩鼎案衍生出的產學合作問題,呼籲政府必須正視產學界未來互動的深層問題。
發起這項連署的林俊成教授今(18)日接受《民報》專訪表示,浩鼎案不單只是生技業問題,更可能是對理學院未來產學界合作的衝擊。他指出,中研院對浩鼎的技術移轉,已經遭外界質疑前院長翁啟惠是否「賤賣技術」,但就身為產學合作一環的人來說,技術「價值」的評估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學問,林俊成解釋:「作研究的人,對自己的技術在市場化之後會有多大效益、市場規模根本無法判斷。」
林俊成分析,技術價值最難評估的地方在於技術的市場性多大,且一般技術移轉初期價格並不會如外界想像大,正是因「未來」不容易評估,但現在的台灣的現象是,一旦這項技術賺錢了,萬一遇到有心人,很可能被反咬一口說是「賤賣技術」,這就是翁啟惠這次面臨的狀況,更糟的是,多數的學術單位並沒有專業評估人員可以提供技術擁有者協助。
林俊成以清華大學為例,校內僅聘有兩名人力進行技術移轉評估,要協助數百位老師的產學合作計畫與技術移轉,況且每一項技術的背景差異太大,並非區區兩位人員就可以完全處理,因此林俊成呼籲政府,必須盡快檢討生技產業發展條例以及其他產業上,對技術的評估與鑑價的方式,或者提供具有類似創投背景專業人員供產學合作諮詢,以免身處公立學校的教授們在技術移轉過程中誤觸「地雷」而不自知。
林俊成指出,像是生技發展條例當中對技術價值鑑定並未有太多著墨,浩鼎案之後,學界對技術移轉的價值認定與評估更是無所適從,特別是技術移轉時因移轉對象與產品定位發展不同,價值更是不容易評估。林俊成以自己參與的技術移轉為例,不同於中研院技轉價格相對較高,大學一般移轉價格約200-300萬左右之間,若有500萬已經很大,但技轉之後研究者很難預期市場化的結果,如果沒賺錢或許也罷,但如果賺錢,不但依規定不得分紅,甚至不小心還會被冠上「賤賣技術」的罵名,讓學界相當無奈。
林俊成認為,政府在希望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若期盼產學界能夠合作,就應該建立起良好的互動模式,像是提供技術移轉鑑價評估的專業人才,讓學界對「技術價值」評估能有所本,此外,林俊成也建議,未來科技部可以增加創投相關背景人士加入,提供學界進行諮詢。
林俊成表示,浩鼎案除凸顯出生技新藥產業在資本市場籌資的問題,撇開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的發言、買股與投資狀況,最根本的問題--「技術價值的認定」是必須要儘速提出解決方法的,更需要政府的協助,否則當大家避免犯錯的心態下,只會讓未來產學合作、技術移轉產生寒蟬效應,當學界不願意與產業界合作甚至避免合作下,對產業界肯定不是好事。
對於翁啟惠院長捲入浩鼎案,曾經身為翁啟惠學生的林俊成則認為,或許在浩鼎案上,翁啟惠發言或有不恰當地方,但無損於他身為全世界重要的科學家身份,但台灣媒體在沒有充分證據下,以鋪天蓋地方式質疑翁啟惠在浩鼎案角色,檢調更處以限制出境方式限制行動,這對國際學術圈對台灣產官學界的形象相當不利。
林俊成強調,以翁啟惠為例,他已經是學術圈最懂得技術移轉人,都還身陷浩鼎案中至今仍無法自拔,更何況其他更不懂技術移轉的學界人士?呼籲政府應該從浩鼎案正是產學合作的真正問題。
【延伸閱讀】
吶喊的化學家:別用浩鼎殺掉台灣下個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