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我也想念周烒明醫師夫婦、廖述宗教授等台獨前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我也想念周烒明醫師夫婦、廖述宗教授等台獨前輩

2016-09-03 07:01
作者形容台灣民主前輩彭明敏(右)是一個「超級會獨立生活的老人」,非常會照顧自己。圖/取自網路 
作者形容台灣民主前輩彭明敏(右)是一個「超級會獨立生活的老人」,非常會照顧自己。圖/取自網路 

我的老朋友陳茂雄教授在《民報》專欄寫了一篇他去拜訪台獨前輩周烒明夫婦,使我思緒盎然,覺得我也有道德的責任,補上我對幾位台獨前輩的敬意與想念。

我對周烒明醫師和吳秀惠醫師夫婦,印象超好。最直接的因素,是我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和辛辛那提大學教書時,我們會租大型巴士去華盛頓D.C.示威遊行。因為路途遙遠,我們會住在周烒明夫婦家一晚,兩位主人非常熱情招待我們。但因為人多,整個地下室全部睡滿人,晚上起來時,有時還會踩到人,但愛台的熱心都不會計較這種瑣事。試想這對賢伉儷怎麼服務這麼多人的早餐!? 大家不但享有豐盛的早餐,上車出發時,竟然又送來一大堆肉粽!

我因為喜歡閱讀,很早就知道周醫師在國際醫學界的名望,因為連美國《時代》雜誌和新聞週刊,都會報導他在腦神經方面的研究像petit mal、grand mal等。更令人尊敬的是他們後來搬到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因為周醫師在那裡擔任Pathology Chief(病理學部主管)。要知道美國有兩個國際上應該是最著名的醫學中心:一個在明尼蘇達州Rochester市的Mayo Clinic;另一個就是Cleveland Clinic。歐巴馬總統推出的健康照護法案主要就是採用Cleveland Clinic的模式,所以能在此醫學中心擔任病理部主管,可見其專業成就,令人引以為榮。

許多年來,我跟這對傑出夫婦在台灣、美國碰過好幾次面,他倆每次都是如此親切、和藹、熱情,實在難忘。有一次我去奧勒岡州波特蘭市參加Nike主辦的「波特蘭馬拉松」(Nike總部設在波特蘭),後來跟他們談到此事,才知道他們早已搬到波特蘭,所以一定要我再去波特蘭跑馬拉松。事實上,奧勒岡州在全美最著名的就是運動、健康和養生,他們夫婦搬到那裡記得就是要享受退休生活。回想起來,沒有接受他們的真誠邀約再去跑波特蘭馬拉松,實在遺憾。

走筆至此,我也想念起廖述宗教授。我因為在美國一直是一位超級認真的國際精算師,我向廖教授請教不少醫學上的問題,他都會盡力幫助我。記得2000年台灣總統選舉前10天左右,他告訴我們,他從芝加哥大學發出傳真,上面只寫了義大利哲學家但丁的名言:「地獄最黑暗的角落,是留給那些在道德危機時還保持中立的人。」(The darkest corner of the hell is reserved for those who remain neutral in a moral crisis.)這件傳真是給李遠哲院長的,當然李院長一定知道是廖教授傳的。過了二、三天吧,李院長就公開站出來挺扁,而扁遂成為民進黨的第一任總統。

陳茂雄教授生動的描述周醫師是如何認真作畫、彈琴,他的護理師說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忙的病人。這又使我想起我的恩師彭明敏教授,他今年今年已94歲了。他是超級會獨立生活的老人。他在俄亥俄州Dayton市住過一段時期。那時我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書,但週末都會回到辛辛那提家。我常常請彭教授在辛辛那提北部的西班牙餐廳Charlie’s Crab吃飯,偶爾也請他和他Dayton的朋友來我家吃飯。這些聚會笑聲連連,常常拍案叫絕;因為嘲笑KMT之愚蠢、顢頇、無能、幼稚、膚淺,其快樂真是無以倫比。

彭教授非常會照顧自己,訂有不少健康方面的醫訊。很多年前,就跟我開始每天一粒阿司匹靈。他過的忙碌生活跟周醫師一樣,因為這是科學上、醫學上完全贊同的老人養生之道。彭教授每天上網、會讀e-mails,但不會回,所以會拜託他的多年助理吳慧蘭女士回我e-mail或打電話回我。

彭教授的學生魏廷朝,我雖然不認識,但他在中壢的一位同學跟我都是每年可以代表台灣參加亞洲長青杯或世界長青杯的選手。我這位朋友對魏廷朝非常尊敬、欽佩、景仰,因為他超級聰明,讀書都是第一名,但恨死KMT的教育體制只為政治服務,所以經常挑戰學校的規定。這也使我想起陳隆志、張燦鍙(台南一中保送台大第一、第二名)。他們最驕傲的是第一、第二名變成通輯犯,但最後一名的變成KMT爪牙和傀儡市長。

更早期的台獨前輩有陳以德和陳炳杞兩位政治學教授。他們對我說過,第一次在紐約舉行公開記者會嚴厲批評蔣介石之專制獨裁的前一晚,如何緊張睡不好覺!但一上台就熱血沸騰滔滔不絕……成功的記者會後,深深感到做了一件最對得起自己良心的大事。

總之,這些台獨前輩們都是最聰明、最專業、最富正義感、最愛台灣、最勇敢、最願意犧牲奉獻、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道主義者。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