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勿輕易摧毀社會的互信──慈濟人如何挺過頂新油風暴?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勿輕易摧毀社會的互信──慈濟人如何挺過頂新油風暴?

2014-10-22 11:49
慈濟志業當中,國際服務的表現相當突出,凡大災難發生之際,幾乎都可看到慈濟人的身影。(翻攝自《經典雜誌》)
慈濟志業當中,國際服務的表現相當突出,凡大災難發生之際,幾乎都可看到慈濟人的身影。(翻攝自《經典雜誌》)

頂新黑心油風暴持續延燒,連形象良好的慈濟也遭波及,網路出現反慈濟聲音,質疑慈濟究竟站在眾生這邊?還是在黑心信徒那邊?也有媒體直指魏應充靠大手筆善款,成為證嚴法師入門子弟,涉及混油事件時,法師還幫忙緩頰云云。面對網路流言四起,玄奘大學社科學院院長釋昭慧在臉書反擊,指網路謠言宛若文革時代紅衛兵,她揚言要向誹謗者算總帳,引發另一波戰火。

這次食安事件影響深遠,馬總統兩度召開國安會議,顯見事態嚴重。頂新因為販售油品危害國人健康,商譽重挫,受到輿論夾擊、國法制裁,以及消費者舖天蓋地全面抵制,即將付出慘重代價。魏應充之前另涉及向大統長基採購劣質假油,台北地檢署已於10月20日偵結,魏被求處法定最重徒刑。偵辦中的新案目前正如滾雪球般,連頂新在中國的事業版塊都受到衝擊,眼前還看不到停損點。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惟各人造業各人擔,慈濟作為宗教團體,接受各界護持,乃天經地義。有人出錢,有人出力,為提升公共倫理、增進社會共善,集氣集力。大企業家發願行善,發揮正向能量,自是好事一樁。但若貪圖暴利,大賺違法黑心錢,就必須承擔法律後果。魏應充如今身陷牢籠,不正說明老天有眼,果報不遠?慈濟行事作風,可受公評,證嚴法師也應有接受批評雅量。但頂新是頂新,慈濟是慈濟,外界不宜藉故株連。慈濟人當中不乏事業有成者,魏應充只是其中一人,兩者不能劃上等號,若以此怪責證嚴法師,難謂公允。

台灣社會互信不足,官民之間尤其缺乏信任。人民不相信政治、政黨、政客,國家認同也因統獨分岐出現分裂危機。大家不相信法律正義,對國安、國防、國軍的信任度降低,對企業與食品安全完全失去信心,這是一個充滿信任危機的時代。根據《群我倫理促進會 》2013社會信任調查,人民對總統、政府官員、法官,和司法公平正義的信任度,創下歷史新低。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房屋仲介,理財專員,新聞記者,則是最不受信任的五種人。

足堪告慰的是,在人與人之間,則有愈來愈多人表示信任「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可見台灣民間正邁向互信、互助的社會。包括慈濟等正派宗教團體,長年對信眾的開示教育,對善良人性的啟發引導,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濟助,減少了人與人的猜疑,增進了社會的互信。倘若只因一個慈濟人的個別行為,就要讓一個宗教團體經年累月服務社會、點點滴滴累積而成的公信力,毀於一旦,豈不令人扼腕!

慈濟志業當中,國際服務的表現相當突出。凡大災難發生之際,幾乎都可看到慈濟人的身影,特別是窮苦的地方。如菲律賓遭逢海燕颱風肆虐,造成重大傷亡,救援極度困難,慈濟人排除萬難,參與救援與重建,對當地人民而言,有如恩同再造。類似例子,不勝枚舉。慈濟利用就地取材,整合當地資源,開展國際救援,能量超過外交系統。許多受助者因感念慈濟,對台灣心存好感。從這個角度看,慈濟是台灣的最佳代言人,堪稱台灣第一品牌。慈濟人以及其它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志工們的無私奉獻,最終還是廻向給台灣人民。

筆者慧根不足,無法體會宗教的美善。記得小時候跟母親到庄頭拜拜,我們非常期待媽祖生日到來,因為當天會有布袋戲演出,大家在戲棚下一站幾個小時,隨劇情起伏而喜怒哀樂,直到曲終人散。至今回想,仍有「人散廟門燈火盡,卻尋殘夢獨多時」的惆悵。在一次花東旅程中,和在安老院工作的鄰座乘客聊天,她提到有宗教信仰的人,臨終前通常顯得平靜安祥,沒有信仰的人,則常顯出驚恐不安。我也曾向義光教會的牧師坦告,有信仰確是很幸福的事。個人即因知識障礙,凡事多疑,至今尚無宗教信念而虛浮無根,因此對有信仰的人特別欣羡。我以這樣的心情,祝福慈濟人走出油風暴,堅心菩薩行。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