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執政期間,曾擔任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長的劉峯松,曾是民進黨創黨黨員。今年該黨創黨30週年,他在接受民進黨中央口述歷史訪談時,提到當年曾申請加入國民黨,在自傳寫道:「雖然我參加國民黨,但當我遇到真理時,我追隨真理。」之後,被拒加入國民黨。1981年,更因參加黨外活動,判刑3年6個月。
劉峯松說:「我的父親從日本時代到戰後都當警察,政權改變後,前朝遺留下來的警察其實不受重視。父親每年都因勤務調動更換地方任職,所以我國小每年都在搬家換學校,沒辦法好好讀書;不斷的適應新環境變成我童年的惡夢。」
中學考上員林初農(現在的員林農工)對他影響很大。他在員農六年期間看了很多書。而後,看見台大對外徵文的訊息,題目是「科學與哲學孰為重要」,那時他就想要投稿,還把稿子拿給當時教三民主義的老師看。這位老師是外省人,台大歷史系畢業,「他知道我對思想有興趣,後來偷偷拿一本毛澤東傳記給我,我的思想也開始左傾。」
那時候,他跟幾個同學商量要加入國民黨,打算從國民黨內部來反擊。申請後,等了很長一段時間,其他人都收到黨證,就只有他沒有。他覺得不安,跑去找負責入黨業務的訓導主任。訓導主任說:「你的自傳審查沒有通過。」後來他回想,可能是因為他在自傳寫了這句:「雖然我參加國民黨,但當我遇到真理時,我追隨真理。」
因施明德關係 被政府盯上
劉峯松說,高農還沒畢業,他就通過小學教師檢定,開始在員林鎮青山國小教書。教書期間,應朋友邀約參加一場聚會。去之前,他並不知道那就是施明德在軍中組織的「台灣獨立聯盟」。而當時和他一起申請加入國民黨的同學,當兵時則結識了施明德。
「台灣獨立聯盟案」爆發之後,跟施明德有關的人全部受牽連,但正在教書的他不知道這些消息。教書兩年後,他也入伍當兵去了,有一次放假,他跑去高雄車站前施明德他們家所經營的旅社找施,結果就被政府盯上。
「有人先通報做警察的父親,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先把我所有的信件全部燒毀,叫我趕快回家。回家後才告訴我:『出事了,已經調查到你。』隔天回去部隊,輔導長跟我說,上層要他回報我在軍中的表現。他不知原委,以為我有什麼好背景,就向上層報告我在部隊表現良好。不知道是否因為輔導長美言,才讓我的軍旅生涯平安度過。」
1967年,劉峰松在青山國小任教時,有一天一台張春男(黨外彰化縣議員候選人)的宣傳車從他家後門經過,用很嚴厲的語氣批判國民黨。讓他發現到:原來只要一台宣傳車,就可以透過選舉對時事提出建言!六年後,他借錢參選員林鎮長,沒選上;1978年又參選國大代表,那年剛好遇上與美國斷交,蔣經國宣布選舉中止。
選舉中止後,候選人及支持者成立了黨外候選人聯誼會,當時參與人有呂秀蓮、張春男、王拓、許榮淑、施明德等人。那段時間劉峰松開始四處跑,從台灣頭跑到台灣尾。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當天他在宣傳車上負責錄音,事發後,他把全部的錄音帶交給許榮淑,作為法庭辯護的證物。這些錄音帶可以證明美麗島事件的被告只是演說,並非如國民黨所說的是煽動造反。他不認為宣揚理念就是「叛亂」。美麗島事件的發生,更加深他對國民黨的不滿。
被判內亂罪入獄三年多
美麗島事件後,劉峰松和受難家屬們有密切連繫。1980年恢復選舉,方素敏、許榮淑、周清玉等受難家屬都代夫出征,他也再次參選,替美麗島受難者發聲。
劉峰松在演講場合指出:「國民黨政府沒有做好,從中國被趕到台灣。來到台灣又沒做好,以後被趕到綠島時,再來喊反攻台灣就太晚了」。加上在宣傳車看板,製作「長期戒嚴、扼殺民主;萬年國會,踐踏民權;苛捐雜稅、妨害民生」及「政治像拔河,沒有贏就是輸,堅守民主陣容的同胞啊!一、二、三嗨!快把專制獨裁拉垮」的標語,被檢察官以刑法「煽惑內亂罪」起訴。這位立志「追求真理」的黨外人士,後來被判刑3年6個月,成為1980年代以司法(而非以軍法)判決的政治犯。
1979年美麗島事件,劉峯松幸運沒有被捕,卻在1981年參選國代時,因批判國民黨而入獄。圖/民進黨提供
尤清延攬 出任文化中心主任
劉峯松說,三年半牢獄之災,變成他的妻子翁金珠要代夫出征,她兩度競選省議員都是最高票落選。1986年民進黨成立那年,翁金珠當選第一屆增額國大代表,那時他已經出獄,並擔任她的服務處主任。他那時候的任務,主要是三項:加強地方服務、接受民眾陳情、招募黨員,還利用服務處成立勞工中心,解決勞工朋友的問題。也因為擔任服務處主任,參與許多社會運動,1988年曾配合新國家和平改造運動,環島四十天。
劉峯松表示,他特別關心環保問題,與余勝津、吳麗惠等創立彰化縣環保聯盟,擔任環保聯盟的執行委員,1989年並與陳勝道、林雙不等創辦《彰化人》雜誌,這個時期,從政治延伸到勞工、環保、文學等社會與文化運動。
康寧祥曾經在一次演講會說:「台灣人要了解台灣的歷史文化。」這句話現在聽起來非常簡單,卻讓當時的劉峰松相當震撼。因為過去的教育沒有台灣歷史,更沒有「台灣文化」這個名詞,也沒有人提倡要了解台灣歷史文化。為了研究什麼是台灣的歷史文化,劉峰松開始從舊書攤收集書籍史料,越收集越欲罷不能,最後竟變成台灣文獻的收藏家。1989年尤清當選台北縣長後,邀他擔任台北縣文化中心主任,他在1991年8月1日就任,之後就離開了政治圈。
劉峰松反對家族政治,不管是他參與政治或者離開政治圈都是如此。他要選舉,沒有請示父親就去登記了,父親看到報紙才知道。一開始父親還非常擔心,「後來知道我的個性就是反對也無濟於事,慢慢就習慣,甚至還暗中發動朋友助選。」
劉峰松離開政治圈,最主要原因是他喜歡文化事務,也認為妻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當丈夫的就不需介入,他也不讓孩子們介入政治。
劉峯松:民進黨重獲執政後,要記得當初的承諾。圖/民進黨提供
既執政就要承擔 否則很快成為被革命對象
早期加入民進黨的黨員,大都參與了組黨前後的運動,對政治的熱忱、政治理念也都很清楚。「我是民進黨創黨黨員,關切黨務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民進黨保留當初創黨的初衷。即使獲得執政,也要記得當初的承諾。」
劉峯松說,他心目中的台灣,第一是堅持民主的價值,第二是成為有尊嚴的國家。台灣面對的問題雖然很複雜,困難也很大,但還是要努力向前衝。民進黨執政後,要承受國民黨留下來的爛攤子,但無論如何,就是要承擔!領導人和政治人物一定要無私地奉獻付出,否則很快就會重蹈覆轍,成為被革命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