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社群網站--虛擬空間的經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社群網站--虛擬空間的經營

2014-01-20 09:50

我是2000年開始發表文字,之前當然有些醫學相關的論文、雜文,終究只是偶而為之。當年電腦、網路不像今日這麼發達,所以報紙就成為一個「窗口」,從這個窗口我可以延伸到天下、宇宙。上窮碧落、下黃泉,看著一本一本的剪貼本,一頁一頁的鉛字。這些累積給自己成長與滋養。隨著「剪下、貼上」的速度愈來愈快,我的文章速度愈來愈能跟上時代。之後因緣際會,每周幾乎都會投稿,從這之中訓練自己的文字能力。利用門診空檔將議題設定之後就開始,下診文章大概成形。再稍加潤飾就可以交稿。就這樣訓練了八年,當然這中間還有廣播、電子媒體的磨練。

我們知道新聞媒體在過往,受制於威權統治的豢養或威嚇;現今,肇於對個人、國家認同,意識型態的差異,導致各媒體主觀化、私有化,加以多個重要媒體均由兩方政黨把持或立場偏向,甚至由中國紅頂商人經營媒體,公然宣稱「將秉持中國認同、真道理性真愛台灣、和平發展終局統一、安定繁榮台灣、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深化兩岸人民感情及新聞專業等理念為讀者提供最紮實的內容。」因此台灣民眾普遍認為「媒體客觀、公正幾乎等於零。」

2008年因為「運動」的需求,除了被動、受制於媒體,我必須要主動出擊。過去我們將全力放在批判親中媒體的反動,新聞資源的錯置,扭曲偏頗的報導,要求媒體是公共場域,新聞人應該自律,秉持道德良知平衡報導,但是經過幾次的媒體抗爭,結果卻是「不動如山」甚至「變本加厲」一再打壓台灣主體性。所以對台灣人來講,為什麼不反過來運用新的公共場域呢?譬如說,網際網路和廣播呢?像李登輝先生所言,「他都不看電視、報紙,因為有的報紙『黑白寫』看了會『驚』,雖然他不看報紙、電視,但是由電子郵件e-mail、網際網路卻沒有斷,他都從e-mail、網際網路獲知訊息」。

當時「噗浪」「推特」「臉書」~~都在年輕世代開始普及。我就選擇「臉書」與「部落格」雙管其下,隨著時間與經驗,我的能力愈來愈好,「臉書」的篇幅、朋友愈來愈多,影響力也逐漸累積。一方面也是親朋好友使用社群網站的普及率逐漸擴大。所以有很多網友慨嘆「臉書」代替我們保留許多消逝的記憶。也讓許多「老朋友」「親人」、「新朋友」「朋友的朋友」有一個「窗口」可以互動,「寫信」「寫e-mail」已經被「臉書」、「line」取代。更不用說平面、電子媒體。所以不只商業的行銷利用社群網站,政治人物也利用社群網站。美國總統奧巴馬利用社群網站、影音等匯集人氣,替選戰加分,這是最著名的例子,臺灣的政黨也仿效發展「網路選戰」擬定作戰計劃,除密訓相關人員,也加強網軍在PTT及社群網站上「打筆戰」的火力,除了替黨政策辯護也攻擊對手。

不只我們看到這股趨勢,主流媒體也看到。現在某日報突發中心要成立鄉民組,許多人問要做什麼工作?以新聞採訪、寫稿為主,但我們要發強化網站的新聞,所以重點會偏向網路媒體。網友們反映日報是否要找一堆鮮明色彩的言論來平衡他的羶色腥新聞,應該不是。那要做什麼呢?

當然「網友」大部分的人都是引用別人的文章、照片、影像、錄音、錄影 ,但是這就是一種「主動選擇」,這樣的選擇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擴大新聞與評論的曝光度,一方面回饋媒體「海量資訊」,讓訊息提供者可以更快的獲取讀者的反映。如果實體沒有透過網路的散播,他的循環是24小時(如果有搭配晚報是12小時),電子媒體可以更短。但是以我的經驗網際網路、社群網站可能更短,這樣就必須訓練一批「宅男、宅女」可以更快速的替媒體服務。譬如說即時新聞,可能是以分計,如何能夠快速掌握新聞採訪和寫稿,也就是即時新聞的上稿,除此之外,鄉民組和通路商一樣,必須有基本的粉絲團人數,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變成網路轉播平台。

網路密集迅速,時間永遠趕不上消逝的速度,人總要選擇,時間的、空間的。尤其是組織經營更需要時間,雖然是 虛擬空間,也是需要選擇,這些選擇就是要「去蕪存菁」,也會有「 遺珠之憾」。鄉民組(or網軍)深切的體會網友來來去去,經營空間的議題 不斷的改變,因為網路通路密集迅速,勝負關鍵還是在議題 、內容。而網友從偶爾上網到固定上網,從桌上裝置到「行動裝置」。 所以不管軟體、硬體都要跟的上流行趨勢。「社群網站-虛擬空間」的經營,其實還是要有實體的基礎。如何利用既有的實體的基礎,走向「虛擬空間」呼朋引伴擴大影響的基礎與層面。再利用「虛擬空間」獲得的認同走回「實體空間」轉變為實質影響力。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