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又是劉曉波逝世的周年日,今年為什麽選擇了在漢堡的使徒教堂(Apostelkirche)舉辦祭奠禮拜?使徒(Apostle),原意指擔負使命的人、傳遞真理的人,類似於先知。在我們的心目中,在德國朋友的認知中,劉曉波恰恰就是中國未來憲政民主的使徒和使者。
漢堡的使徒教堂建於1893年,1901年的使徒神像被安裝在教堂的祭壇上。現今,祭壇前設計了印刻著使徒們的玻璃窗戶,是 20 世紀的6名女性和6名男性的肖像,他們用生命維護正義,傳播真理,成為各種教派的現代「使徒」,比如:「白玫瑰反抗運動」的索菲·肖爾(Sophie Scholl),德國和平主義者和反對國家社會主義的抵抗戰士赫爾曼·斯托爾(Hermann Stöhr),社會活動家、人權運動領袖的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等,劉曉波與他們一樣,無愧是當代社會的使徒與先知。
如此,使徒教堂被選為2021年劉曉波逝世4周年祭奠禮拜的中心殿堂。
庫訥牧師、廖天琪:與劉曉波的「天國之約」
主持人廖天琪說:「劉曉波去世4年了,他在自己的故國家鄉沒有安葬之地,沒有墓碑,他的骨灰被灑在大海裡。人們也不能公開地祭弔,他被政府定為『罪犯』。今天我們在漢堡的使徒教堂為他舉行追思禮拜,聊可安慰懷念他、愛慕他的友人。我也相信今天在全世界各地有許多人都將為劉曉波點上一支蠟燭。唯一心存恐懼的是北京的習近平政權,曉波活著時,他們坐立難安,必將他置之死地,曉波死後,他們的恐懼更為加深,因為民意像洪水,憤怒的民意如海嘯,瞬間可以吞沒他們。就像年年紀念六四,我們年年紀念曉波,永不忘懷。」
左起:庫訥牧師、羅塞拉•卡索納托牧師、廖天琪。圖/田牧提供
羅蘭德•庫訥(Roland Kühne)牧師:「當年,劉曉波在天安門廣場上說:『我們不是尋找死亡。我們尋找真的生命。』他如同耶穌一樣堅強、安慰與承諾。我們今天在這裡是要向世界說,劉曉波不會被遺忘。即使他已經離世,他的理想和願景也不會枯竭,在人類大家庭裡,你有責任:『為被噤聲的人和所有被遺棄的事業說話。』」
廖天琪說:「我們與劉曉波有個『天國之約』」。劉曉波的墓地在世人的心田裏,劉曉波的紀念碑在人們永遠的記憶中,不會忘卻劉曉波的「七•一三」之苦難日,更不會忘卻這一天的「天國之約」,在每年的這一天我們祭奠天國中的曉波,點上一支蠟燭,遙相思念與祈禱!繼承遺願並推動憲政民主的事業。
主持人羅蘭德•庫訥和廖天琪。圖/田牧提供
伊莎貝爾的十年之歌
伊莎貝爾(Isabel Schrodka)與她的同學在祭壇前,為劉曉波演唱了《留在這裡,同我守護》,德國著名詩人、歌手沃爾夫·比爾曼的「鼓勵」(Ermutigung),以及哀猶太人被屠殺的《Donna Donna》……
2010年的國際人權日,伊莎貝爾第一次與萊茵馬斯職業高校(Rhein-Maas Berufskolleg Kempen)學生跟隨著羅蘭德•庫訥牧師去到柏林的中國使館前,為劉曉波聲援與示威,為劉曉波向中國政府討個說法,那一年十幾歲的伊莎貝爾在中國大使館前,一曲〈Donna Donna〉,迎著寒風悲歌……至此每一年的國際人權日,伊莎貝爾都會站在中國使館前為曉波高歌一曲,不知那些年曉波在遼寧省錦州監獄中可曾知曉?曉波去世後,在天國裏可有聞聽?
伊莎貝爾與同學演唱〈Donna Donna〉,右圖是劉霞面對劉曉波的棺木。圖/田牧提供
十一年來,德國的小女孩伊莎貝爾長大了,現如今她是荷蘭音樂學院的大學生了,她相約了大學同學一起來唱:
多娜多娜多娜……
「不要抱怨了」,農夫呢喃
「誰讓你是一頭牛犢?
要麽就有一雙翅膀
能像燕子一般飛翔」
捆住的牛犢轉眼被殺
沒人告訴它為什麽
但凡只要嚮往自由
就得有燕子的翅膀……
知否,知否,依然Donna Donna,一曲悲歌送給遠在天國的劉曉波聽……
艾丹·厄佐格:中國政府觸犯了「反人類罪」
社民黨聯邦議員艾丹·厄佐格(Aydan Özoguz),也參加了劉曉波的祭奠禮拜,她是現今漢堡市的第一大忙人,她的邀約太難了,但她來了,為了劉曉波,為了中國的人權。
漢堡,是德國社民黨的基地,已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早年的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現如今的聯邦德國副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都是出自漢堡,舒爾茨曾任漢堡市長,厄佐格議員是他團隊一員,也是未來漢堡市長的傳人。據台灣駐漢堡羅美舜總領事介紹:厄佐格議員是下屆社民黨市長第一候選人,未來的漢堡市長非她莫屬。
厄佐格議員說:宗教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知道在中國有上千萬的基督徒,還有別的宗教信仰的人,但是在中國的這個體制裏面,宗教的自由是得不到保護的。我們在議會裏面也談過這個問題,認為中國政府觸犯了反人類罪,比如說對維吾爾人的壓迫、強迫勞動,還有甚至於性侵犯、強迫墮胎,我們人權委員會也嘗試跟中方接觸,進行對話。
德國社民黨聯邦議員艾丹·厄佐格(Aydan Özoguz)。圖/田牧提供
她還指出:我們要鼓勵有勇氣的人,幫助他們,我們要求進行調查,比如說在新疆進行調查,我們也要啟動聯合國關於制裁的條約,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條約來採取一些行動。我們要遵循世界人權的原則,比如說一些中國人生活在德國,他們是證人,他們可以作證,他們提供的證據,可以讓我們根據他們的說法來追溯罪源。
厄佐格議員還提及1997年劉曉波給劉霞的一封信,大意是:我們對於社會有時候提出一些抗議,不是我們有侵略性,不是我們要抱怨,相反我們表達的是容忍和我們的愛,我們要追求更多的容忍和更多的愛。我們每個人應該有同情心,我們要團結,我們不要只為自己,我們要為別人的權利去爭取。
是的,劉曉波不僅僅屬於中國,屬於未來中國的憲政民主,他更屬於整個世界。正如伊朗女律師、作家希林•伊巴迪(Shirin Ebadi)指出:「劉曉波是世界級的英雄,是人類的驕傲。」國際筆會會長珍妮佛•克萊門(Jennifer Clement)讚譽「劉曉波是一個偉人,我們大家以他為榮。」
謝志偉大使(右2)與艾丹·厄佐格議員(左1)交談。圖/田牧提供
謝志偉:劉曉波與哥廷根的「七君子」
台灣駐德國的謝志偉大使從柏林趕來參加現場的紀念,他總是給中國民運帶來故事,帶來啟迪,帶來勉勵,帶來激情……,謝大使說,劉曉波不會被中國遺忘,不會被世界忘卻,上上個世紀德國哥廷根著名的「七君子」故事,幾乎與曉波一樣是為了憲法而戰。
謝大使講述道:「曉波逝世已4周年,在德文中有一個字叫Verjaehrung(訴訟時效),即追溯時期已過,那我們可以這麽講,中國共產黨謀殺劉曉波,我說是謀殺,因為他不坐牢不會死,是沒有追溯期永遠都存在的。劉曉波2008年與另外302個中國勇士們一起,要求中國應該有一個符合人性的所謂的民主人群,有言論自由權,有宗教信仰權,有自由選舉權,有一個符合人性的憲法,他為此被關進牢裏面,將近十年後死在獄中。這讓我想起來,德國在1837年就有一個幾乎是同樣的偉大故事。哥廷根大學有7個教授在1837年,因為新任的國王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Ernst August I),要把3、4年前才引進的比較自由的憲法廢掉,這7位教授群起跟國王說,『我們反對,我們不贊成,符合人性的憲法、比較自由的憲法應該保留下來……』結果這7人在聖誕節之前全部被趕出哥廷根大學,其中有3個人不但被趕出大學,還被趕出他們的家鄉。有個字在德文中叫elend(苦難),就是只能國外流浪,不能在自己家裏的痛苦。」
台灣駐德國的謝志偉大使出席與劉曉波的「天國之約」。圖/田牧提供
謝大使說:一年之後的1838年,其中一位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格林童話的兄弟,年紀比較大的雅各•格林(Jacob Grimm),他寫了一個小冊子一篇文章,裏面說明瞭他為什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知道是冒著會失去職業的危險,而去做一件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他的理由如下:他說歷史會告訴我們,什麽叫做一個高貴的自由人,這些人有勇氣在國王面前說出真相說出事實,只有有勇氣的人,才有能力和資格做到這一點。他們說出的真相,常常是有用的,對後人有用的,但是很多時候,說出真相也會失去他們的職業,甚至於他們的生命,可是不會失去他們的名聲。文學作為歷史的姐妹也常常看得到,他們對於一些貴族們的行為,可用正義這個字來評判他們。
前一陣子歐洲杯足球賽剛結束,冠軍這個字我們一般都講champion,是名詞,但這個字也可以當做動詞,當它被當作動詞的時候,意思就是為一個理想、為一個信仰、為一個原則而奮戰不息。所以我們可以這麽講,劉曉波,他為了個人以及整個中國民族的理念,為了人的尊嚴奮鬥不息。我們台灣人在他的「零八憲章」裏面也被考慮裏進去:兩岸問題如何解決,用人性來解決兩岸的問題。所以對我來講,我今天作為台灣的代表,在這裏要說:曉波兄謝謝你!您的勇氣,您的志向,您的犧牲,永遠留在我們的心裏面。我每一次演講都會說,我們如果集合在一起,剛才天琪有講,中國共產黨政權如此囂張、如此有權有勢,可他們還有一樣東西叫做恐懼。所以我希望我們站在一起,只要我們站在一起,台灣人、中國人、吐蕃人、西藏人、維吾爾人、香港人,還有很多歐洲人,今天有很多在場的德國人或者歐洲人,只要我們站在一起,我們就會是champion,並不是比賽的冠軍,而是正義的擁有者,如果我們做了,我們朝這方面做,曉波兄的生命就不會白白犧牲,我們思念他,每一年紀念他,曉波兄,你跟我們在一起,我們跟你在一起!
左起:羅蘭德•庫訥、廖天琪、謝志偉、羅美舜總領事。圖/田牧提供
王丹:有一種勇敢叫做堅持
歷史學者、天安門學運領袖、曉波的朋友王丹在Zoom 上發言,他說:在眾多的悼念活動中,劉曉波的精神遺產成為最常見的討論主題之一。不過這樣的討論,大多圍繞劉曉波的非暴力抗爭的主張和他的「我沒有敵人」的著名陳述而進行,並因此導致各種不同意見的交鋒。在我看來,前述兩個主題固然是劉曉波思想遺產的重要內容,但是如果因為過於聚焦在這些富有爭議性的話題,而忽視了劉曉波精神的其他重要方面,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因為後者,恐怕是更具有感染人心的精神力量,也是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他所彰顯的基本內涵。且讓我分享一下我感受最深的兩點。
我們知道,反對運動面對中共這樣的強大專制政權,劣勢是相當明顯的,因為後者擁有龐大的國家機器,而反對運動在初期階段很難得到對抗的物質資源,無錢無權,無人無槍,看起來毫無成功的希望。但是回顧歷史我們會看到,對抗專制的運動往往還是會獲得勝利,而人類的進步就是積累在這樣的勝利之上。這是為甚麼呢?
歷史告訴我們:在實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民主力量最終還是會獲得最後的勝利,主要來自於道義資源,這才是反對運動的優勢所在。在這些道義資源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勇氣和堅持。而劉曉波長達三十年的努力,完美地展現了這兩個重要資源的力量。
首先是勇氣。1989年北京爆發民主運動,當時的劉曉波正在美國做訪問學者,他完全可以留在海外,進行聲援工作;他也不是不知道一旦返回中國所要承擔的風險,但是他毅然選擇了回到中國,直接投身民運。放棄長春藤大學的訪問學者生活,冒著坐牢的危險返回一個專制的國家,這樣的勇氣,不是很多人可以擁有的,曉波擁有。1989年之後,劉曉波已經成為當局的眼中釘,此時的曉波,更加清楚自己繼續留在國內的危險,但是他仍然沒有退縮,面對隨時可能被捕的危險,他聯絡各地民主派人士,組建「獨立中文筆會」,撰寫大量文章痛斥中共暴行,這也是需要勇氣的,而令中共對他恨之入骨的,正是這種不怕坐牢的勇敢。當局對曉波既恨又怕,一定要置他於死地,所恐懼的,正是他的勇氣。因為這種勇氣可以感染很多人,帶動很多人;也是因為這種勇氣,正是最終打敗專制主義的道義資源。
歷史學者、天安門學運領袖、曉波的朋友王丹。圖/田牧提供
其次是堅持。從1989年回到中國那一天起,劉曉波就從來沒有放棄過民主運動的推動工作。為此,他先後四次坐牢,30年的時間,一半以上是在監獄中,換做別人,很可能已經放棄,但是具有天生的樂觀主義精神的劉曉波完全沒有因為一再受挫而放棄;相反,他倒是愈挫愈勇,直至發起組織了08憲章運動,把中國國內的民主運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當然,他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這種擇善固執的堅持,也是反對運動的重要的道義資源。專制主義可以一時打敗所有反對派,也可以永遠擊潰少數人,但是只要反對運動能夠在困難的環境下堅持下去,最後的勝利就一定會到來。這樣的堅持的結果,有的人看得到,有的人,例如劉曉波,就看不到了。但是歷史會記住,今天的成果,是劉曉波這樣的人始終堅持的結果。曉波也會因此而載入史冊。
總之,今天我們悼念劉曉波,就是要從他的身上看到勇氣和堅持的重要性。事實上,勇氣加上堅持,得出的答案就是:希望。
胡平:把對的事做對
著名的政論家胡平從紐約參與Zoom,他說:4年前的今天,2017年7月13日,劉曉波被肝癌死於獄中。
劉曉波是殉道者。劉曉波是為了自由、首先是為了言論自由而死的。正如他在2009年12月26日法庭上發表的《我的最後陳述》中講到的——「我期待我的國家是一片可以自由表達的土地……我期待,我將是中國綿綿不絕的文字獄的最後一個受害者,從此之後不再有人因言獲罪。」
劉曉波不是唯一的為言論自由而死的殉道者。我們紀念劉曉波,也是紀念一切為言論自由而死的殉道者。
在劉曉波殉道4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能不發現,今日中國的言論空間,竟然比12年前劉曉波發表《最後陳述》時還要狹小,甚至比4年前劉曉波死於獄中時還要狹小;今日中國的言論空間,已經被壓縮到改革開放40餘年來的最低點。
回顧40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自由民主的鬥爭,我們曾經有過令人激動的高峰,有過令人鼓舞的拓展,有過對未來的高度樂觀與堅強信心。然而到了40年後的今天,我們卻不能不發現,我們陷入了令人悲痛的低谷,以至於曾經有過的那些成果都蕩然無存。
政論家胡平從紐約參與Zoom網路視訊活動。圖/田牧提供
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不能不問自己:怎麽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是怎麽發生的?我們自己在哪裏沒做對?無怨無悔應是指信念的執著和獻身精神的矢志不渝,那並不意味著我們先前所作的一切,在方式上和策略上沒有任何可以檢討和可以改進之處。我們做的事是對的,但是我們遭到的嚴重挫敗表明,我們沒有把對的事做對,如果在「六四」32年後的今天,我們都還不能找出當初的失策之處和謀得今後的改進之道,那就是辜負了32年的光陰。
波蘭的瓦文薩在講到為什麽偏偏是波蘭最早取得了自由民主的突破時說:「因為我們比所有人更精明,我們從別人的模式中吸取了教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瓦文薩說:「一切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可以戰勝的!那取決於你用什麽武器,什麽方法,抑或是盲目沖動。我以前常壞事,就因為我常常沖動——什麽?不行?天啊,這怎麽行!然後就被對方一拳打在下巴上。後來終於想通了,這不是辦法。我輸了,證明我的方法一定不對。所以我後來改變戰術,我想,嘿,我今天打不過你,好的,後會有期。改天換個方式再來,不行的話再換個方式,再換一個。如果我還是落敗,就說明我還沒學乖,或者沒有選對武器。」
相比之下,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不斷反省、不斷改進的精神。八九民運遭到嚴重的挫敗,許多人只是一味地去怪中共——不是我們沒做好,而是中共太壞了。要麽就是去怪民眾,去批判中國人或中國知識分子的劣根性。就算這些責怪全部正確,那又怎麽樣呢?既然我們的對手和我們的民眾都是給定的事實,我們的使命正是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而不是在另外的假想的條件下推進自由民主,因此,我們必須改進自己,我們也只能改進自己。僅僅是做對的事還不夠,我們還必須把對的事做對。這就是對劉曉波最好的紀念。
王軍濤:越黑暗越要祭奠曉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王軍濤在Zoom中謝謝德國的朋友們舉辦這樣一個體面的、有尊嚴的追悼活動,我真的很感動,我們都是做過這類活動的。即使人們對天安門運動還非常敬重,即使我們要紀念像劉曉波這樣的人物,在今天的世界上能辦成這樣真的不容易。可以看到德國的朋友花了很多心血,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另一方面在這份心血和努力的背後,也有一份焦慮,我們擔心曉波會被這個世界遺忘,我們擔心面對共產黨強大的大外宣力量,曉波的這份榮譽,他的艱辛努力會不會也受到歷史上空前的中傷、冷漠和遺忘。
我想說,在昨天的時候,我當時的一個台灣朋友,他曾經非常真誠的支持過民主化,但他今天說,大陸現在搞得也不錯,軍濤啊,明天你去紀念曉波,如果在32年前只要你說你來自天安門廣場,那你周圍會有幾千人,如果是劉曉波和你們一起站在這裏,那肯定有幾萬人,但是再看看你們今天,今天你們再怎麽努力,也不會再有過去的輝煌,難道你們不該反思一下?你們是不是錯了?我跟他講,其實你不懂劉曉波的意義。就像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副總裁路易莎(Luisa Coan Greve)在曉波病逝一年後的紀念活動中說的一句話,其實劉曉波先生說的所有這些話,在自由民主的社會有正常良知的人看來,都是天理良心的正常話。那麽曉波說的平淡話,為什麽可以贏得整個世界的尊敬,就是因為中國還處在黑暗之中,像胡平先生說的,中國現在沒有言論自由,所以曉波的敢言就成了一種最珍貴的品質。我就跟他講,今天劉曉波之所以有意義,就是因為中國太黑暗,光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天黑,天越黑,光越亮,這就是我們今天紀念曉波的意義。
王軍濤在Zoom中感謝德國的朋友們舉辦這樣一個體面的、有尊嚴的追悼活動。圖/田牧提供
我想今天中國人的冷漠,獨裁者刻意的打壓,這些並不能減損曉波的意義,恰恰凸顯了曉波的意義,因為傳達的信息是:我們中國人也需要生活在一個憲政民主的國家,不僅要享受經濟發展的果實,公平分享經濟發展的機會,而且要有人權、有尊嚴。
當然最好的紀念,我相信,將來當我們在中國建立民主制度的時候,當曉波冒著生命危險說的那些在自由民主社會看來很平常的良心話,在中國不再受迫害、而是人人都可以說出來的時候,在教堂中、在學校中都可以朗朗上口的被人們背誦的時候,我覺得那時候才是真正悼念曉波的最好的場所,中國的憲政民主是對曉波的最好悼念。
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在那一天,在天安門廣場再紀念劉曉波,紀念那些成千上萬為了中國的民主化、為了曉波以生命傳遞的這個珍貴的資訊,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福音資訊,為了他們獻出的生命,讓我們再用憲政民主的中國紀念他們。
吾爾開希:劉曉波的責任、誠實與樂觀
吾爾開希在線上發言,他說,提起劉曉波,常常想到幾個名詞,他是一個很豐富的人。
第一個名詞是責任。劉曉波認為,他自己應該要承擔起他的個人責任,也應該承擔起作為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責任,他做到了。天安門學運爆發,本來他是因為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在朋友勸說之下到了國外,結果學運一爆發他就回去了。因為什麽呢?因為他覺得他有那個責任,他對責任的要求應該是我們今天繼續緬懷他的時候,時時感受到我們自己身上應該背負的也是那個責任。
另外一個名詞是誠實。從個人的經歷來講,我覺得誠實是劉曉波對自己相當嚴苛要求的一個名詞。也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德行,他也這樣要求中國政府,對朋友有時候他也會很殘酷的誠實,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同樣的誠實。中國不是一個崇仰誠實品格的社會,在這樣的一個社會,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哪怕最簡單的「你吃飽飯了嗎」這樣問題的時侯,我們的答案都不會是去問一下自己的胃部傳來的生物訊號,到底餓不餓?而是應該說,我的回答怎樣才符合社會期待,或者說在現場對我的最大利益。而我們很多朋友離開中國以後到了國外,都有慢慢感受到原來這種基本的德行在現代文明中多麽重要,而我很感激在天安門的時候從我的老師身上已經感受到了這個誠實的重要。
吾爾開希認為:紀念劉曉波應該繼承他給我們傳承下來的精神遺產。圖/田牧提供
另外一個名詞是樂觀。劉曉波會相信任何改變的力量,任何的改變都是積極的。他在最後的陳詞之中,對於哪怕這個壓制他的中國的司法,中國的公安哪怕做的一點點變化,他都會給予正面的肯定,希望這樣的肯定能夠匯成一種力量,然後終於讓中國走向更加現代、更加開朗。
最後應該要講一下,我作為在他坐牢之前那段時間常常跟他討論這個話題的一個弟子,他講過我沒有敵人這句話,我覺得很多人好像對這話有一點點誤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劉曉波不為敵人而活,我活著有我的目標,有我的理想,我有我的夢,但在達成的過程之中會有障礙,而那個障礙可能可以非常強大,甚至可以把我劉曉波投入監牢,甚至在監牢之中殺死我劉曉波,但在劉曉波眼中,這些人配不上是敵人,而只是障礙,一個人為了敵人而活是不值得的,所以,我想紀念劉曉波應該繼承他給我們傳承下來的精神遺產:我沒有敵人,這個含義我希望我作為一個他的學生能夠在這邊做出的翻譯、作出的解釋,也能夠讓大家更深刻的瞭解我的老師。
歷史見證人銘記曉波
廖天琪說:對「六四」來說,對中國歷史來說,對未來中國憲政民主來說,王丹、胡平、王軍濤、吾爾開希等朋友,他們是歷史的見證人,是獨裁專制的掘墓先驅,是未來中國的星火與希望……
王丹想到了繼承劉曉波的精神,胡平想到了「方法」,王軍濤指出了「在黑暗中紀念劉曉波的重要性,及尤為難能可貴」,吾爾開希的「學好劉曉波對自己嚴苛的處世之道」,謝志偉大使的「哥廷根的7君子,從歷史的長河來看,還是換來了今天憲政民主陽光燦爛的德國」,也佐證了謝大使堅持的「只要不放棄,就贏了一半。」
廖天琪說:我們不能忘卻,不要懈怠,更不用恐懼,因為有人正在恐懼之中,「唯一心存恐懼的是北京政府」,我們「年年紀念六四,我們年年紀念曉波」,猶如一根金針,永遠插在中共的心臟,讓民心民意民聲時刻在他們耳際回蕩。
參加網路視訊祭奠活動的朋友們。圖/田牧提供
也正如庫訥牧師最後的呼籲:「不要忘記西藏人民的命運!不要忘記宗教自由的權利,尤其是維吾爾人的權利!別忘了香港的民運,我們跟他們站在一起!別忘了台灣!德國政府:請承認台灣是個自治的國家!」
與天國劉曉波對話「不能少了我」,在ZOOM網絡視屏平臺上,有瑪麗‐侯芷明(Marie Holzman)、王安娜、王維洛、王克平、長平、白夏(Jean-Philippe Beja)、海玉爾、王國興、陳立群、王進忠、梁友燦等一百五十餘人。
在此我們致謝所有參加祭奠活動的朋友們!
瑪麗教授還特意傳給筆者一張「空椅子」作品,這是旅法華人雕刻家王克平結合空椅、監獄和眼鏡意象,替曉波打造高達3公尺「鐵椅LXB」雕塑,作為「對英雄的崇高致敬」,並在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10週年之際,已安置於法國巴黎東南部的文森森林公園(Le bois de Vincennes)。瑪麗、克平、白夏老師都說:我們願意與大家一起懷念與祭奠劉曉波,這張「空椅子」作品,是我們對天國劉曉波寄予真誠的告慰與祈禱!
法國漢學家瑪麗-侯志明教授(左)、旅法華人雕刻家王克平老師與「空椅子」雕塑。圖/田牧合成
昨天、今天與明天,我們思念、祭奠、緬懷劉曉波,他的詩歌,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他的風範……給人間留下了獨具一格的文化色彩與模式——劉曉波的文化現象。
人們不會忘卻劉曉波,永遠……
相關影音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