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扯!肇逃致死罪竟比酒駕輕?橘委提案修法重懲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扯!肇逃致死罪竟比酒駕輕?橘委提案修法重懲

 2016-05-07 11:34
肇逃致死罪還比酒駕輕?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表示,酒駕被抓,判的比肇逃還要輕?親民黨立委陳怡潔今(7)日表示,政府嚴懲酒駕的結果,致使現在我國民眾,普遍皆認知酒駕肇事刑責很重,一旦酒駕又不慎肇事,「逃逸成了第一選擇」。她將提案修法,將現在酒駕肇事逃逸,反而刑責比較低的這個法律漏洞補起來。(資料照片,記者唐詩攝影)
肇逃致死罪還比酒駕輕?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表示,酒駕被抓,判的比肇逃還要輕?親民黨立委陳怡潔今(7)日表示,政府嚴懲酒駕的結果,致使現在我國民眾,普遍皆認知酒駕肇事刑責很重,一旦酒駕又不慎肇事,「逃逸成了第一選擇」。她將提案修法,將現在酒駕肇事逃逸,反而刑責比較低的這個法律漏洞補起來。(資料照片,記者唐詩攝影)

酒駕被抓,判的比肇逃還要輕?親民黨立委陳怡潔今(7)日表示,政府嚴懲酒駕的結果,致使現在我國民眾,普遍皆認知酒駕肇事刑責很重,一旦酒駕又不慎肇事,「逃逸成了第一選擇」。她將提案修法,將現在酒駕肇事逃逸,反而刑責比較低的這個法律漏洞補起來,促使肇事者先協助傷者就醫。

她指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刑責較酒駕肇事致人死亡的刑責低,反而讓原本政府要嚴懲酒駕之目的,變成像是在鼓勵酒駕民眾肇事後應先逃逸。

陳怡潔也引用警政署的統計資料指出,我國100年至102年每年平均肇事逃逸案件數為3,766件,而103年至104年,平均肇事逃逸案件數則提高到3,989件,等於平均每天發生近11件肇逃案,顯見我國肇事逃逸案件有增加的跡象。

她批評,諷刺的是內政部還很驕傲的在4日開記者會說:「近年來酒駕肇事案件已大幅下降,去年酒駕肇事死亡人數降至142人,為歷年最低,今年1至3月肇事死亡人數23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9人」,至於嚴懲酒駕反致肇事逃逸增加則隻字未提。

陳怡潔說,過去為了嚴懲酒駕民眾,立法院於102年三讀通過提高酒駕肇事刑責,雖同時間也提高了肇事逃逸相關刑責,然而因當初未考慮周延,有關肇事逃逸之刑責,不論死傷皆只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酒駕肇事致人於死之刑責,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陳怡潔解釋,當初肇事逃逸罪的立法目的,是希望民眾在肇事後能立即協助傷者就醫,然因政府提高酒駕肇事刑責,讓人產生酒駕肇事先逃逸反而罪刑比較低的心態,此一狀況除了與原本立法目的相違背外,更使得受害民眾,恐怕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救治。

她表示,已提案修正「刑法第185條之4」,將駕車肇事致人死亡而逃逸者的刑責,提高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另駕車肇事致人受傷而逃逸者,等同酒駕致人重傷之刑責,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將肇事致人死亡而逃逸的刑責提高到跟酒駕致人於死的刑責相同。

陳怡潔表示,自己是聽到很多基層員警在痛罵我們的法律,為了嚴懲酒駕卻反而間接鼓勵肇逃,向警政署調閱了統計資料後,發現肇事逃逸確實比過去嚴重,因此特別提案修法,除解決現行刑法間接鼓勵酒駕肇逃的這種弔詭情形外,最重要的是希望藉由這個修法,讓酒駕肇事者,別再有僥倖的心理,肇事後應立即協助傷患就醫。

去年曾發生副總統吳敦義隨扈李清淵之子,任職於桃園市大溪警分局員警李文億,去年元旦晚間開車撞死一名就讀於醒吾科技大學的王姓女大生後逃逸,還找來同事、友人掩護,「案發18小時後才投案」。桃園地院在4月26日依過失致死、肇逃等罪,判處他2年有期徒刑。

儘管被害人家屬仍覺不平,但法官審酌李文億已以900萬元與死者之父和解,最後宣告緩刑5年,緩刑期間交付保護管束,並服240小時義務勞務及2場法治教育。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