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真的變了,有一位來產檢的媽媽雖然上一胎生的是女孩,但得知這一胎是男生的,看診完在門外掩面痛哭,問她原因,她説這樣就沒辦法去買很多漂亮的衣服幫小孩打扮了?不過重男輕女的傳統還是時時可見,在一胎化的中國這個問題更為嚴重,大量的女嬰被墮胎、拋棄,成年的男子娶不到老婆,逼得中國當局也只好放棄人口控制政策,開放二胎。
在台灣,國民健康署每年公布新生兒性別比時,總不忘把性別選擇、性別失衡的議題再炒一遍,性別平衡儼然成為國安大事。 政府不僅禁止醫療院所在懷孕早期進行性別檢測,也禁止利用精蟲分離來生男生女,前些年國民健康局更發文給婦產科醫學會和醫師,比照中國,禁止產檢時將胎兒的性別透露給孕婦知道,雖然後來又說是誤會一場,但現在很多孕婦在看超音波時常會壓低聲音:「醫生,現在性別可不可以說?」
泌尿生殖系統常會一併「出狀況」
直到最近,某醫學中心接受台北市衛生局的督導考核,還是有官員要求醫學中心不孕症服務產出男女比例要符合「官方要求」!這不是性別控制,還有什麼是性別控制?
對醫者來說,性別沒那麼重要,男生女生一樣好,兩性原本就該平等看待。但如同一般器官,生殖器也可能會有異常的情況發生,從超音波檢查的角度來看,男女性器官的檢測本就是重要的一環。
以前我們讀書時學到生殖系統,總是和泌尿系統連在一起,之所以稱為「泌尿生殖系統」,除了兩者距離很近外,最主要是從胚胎發育來看,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在胚胎發育時是緊密相關的,系出同源,因此如果其中一個系統有問題,我們就要小心另一個系統有沒有一樣有狀況。
像是有些女性朋友有一種先天異常叫「無陰道症」,這通常要在小女生長大了,月經遲遲不來,才會被診斷出來陰道發育異常,這樣的疾病常同時伴隨有腎臟發育異常,如果這樣的女性長大要被開刀,必須先做腎臟輸尿管攝影,以免發生意外。男性常見的先天性生殖器官畸形,尿道下裂也可在產前被診斷,其發病率大約是六千分之一,特點是尿道發育不全,尿道外口位置異常,以及陰莖向腹側彎曲,超音波中可見生殖器如鬱金香花瓣狀。
其發生原因尚不清楚,從胎胚學的角度而論,可能是生殖節分化發育中出現障礙所致,需要注意的是,生殖節分化發育障礙除可造成尿道下裂之外,還有可能引起隱睾、腹股溝疝以及其他一些畸形,有些還會有染色體的缺陷,所以當然要仔細檢查。
他的「小弟弟」會不會太短了?
兩性外生殖器的發育在懷孕初期是很類似的,直到第九週,性特徵才開始可以辨認;在第12週時,外生殖器才發育完成,我們也才能分辨是男是女,真正在超音波底下要看得清楚,常常要等到14週,辨別的方法當然是看胎兒的兩腿之間,男生會有一凸起物、就是「小弟弟」,女生的外生殖器「小妹妹」則會顯示出三條白線。
超音波看見的「小妹妹」((箭頭處)。圖/本文作者提供
不過診斷時間的早晚、準確性,和胎兒的姿勢以及醫師的經驗有關,但也不用急,十六週以上通常胎兒的性別會更準確。在塑化劑鬧得沸沸揚揚的那陣子,許多準爸爸、準媽媽在接受超音波檢查時都不忘問看看,小孩的生殖器有沒有問題?
曾經有個準爸爸陪太太一起來做超音波,檢查解說的過程中都含笑點頭,直到我們說這是弟弟哦,他望著螢幕良久,怯生生地問說小寶寶的「小弟弟」會不會太短,我們超音波技術員指給他看,就這一小點囉,還算正常啦!想不到太太馬上轉頭跟先生說,看吧!跟你的一樣小!
白流的10分鐘眼淚
臨床上有時我們也會遇到,明明染色體的報告是男生,但怎麼照都是女生,此時我們就必須考慮一種叫「雄性激素不敏感症候群」,就是俗稱的陰陽人。這樣的人他的外觀、外生殖器都是女性,但他會有睪丸(可能跑到腹腔)及46,XY的基因型,在青春期會有正常的女性特徵和正常發育的女性胸部,但缺乏月經,所以如果產前沒發現,他們大多直到青春期月經沒來才會求診,想想看一旦他們得知自己性別的異常,心裡常常無法調適,父母也常會有罪惡感。雖然他的基因型是男性,但醫學上、法律上、及社會上都完全屬於女性,在胎內及早診斷,可以讓父母先做準備和諮商。
曾經有一位40歳外院來的孕婦來做高層次超音波,問她有沒有做過羊膜穿刺,她斬釘切鐵回說:「有啊!是男生,報告46XY,我有看到」。只是超音波檢查無論怎麼看,分明就是女生的生殖器。這下問題來了,如果羊水報告無誤,那就可能基因型為男性,表現為女性,也可能就是我們俗稱的「陰陽人」了,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聽完我們的解釋,孕婦急到快哭了,我們也馬上和她的醫院連絡,請他們把羊水報告傳來,結果是貨真價實的女兒(46,XX)。原來她是先收到報告,醫生也還沒解釋,就請隔壁號稱學醫的大嬸判讀,害她浪費十分鐘的眼淚。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