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林山田畢生願望,台灣獨立
1992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100條」修正案(即反對黨要求的「廢除刑法100條」之意)。雖然此為是「修正」,而非真正「廢除」,但是對國民黨政府而言,不再有所謂的陰謀犯,也明定「強暴、脅迫」才是內亂的要件。
至此,台灣才真正邁入「言論自由」的年代。也正因此,終於迫使國民黨於修正案通過後不久,把上述所提的十位「主張台獨」的政治犯通通無罪開釋;原本其他獲交保,或特赦的政治犯身上所背負的「刑」與「罪」,至此全部消除。
1995年林山田教授開始宣揚台獨理念,1996年他更投入台灣建國運動。2004年退休後,林山田教授對於自己的刑法專書修訂,仍親力親為,毫不懈怠。2006年他擔任陳定南教育基金會創會董事長。2007年,他因胰臟癌,病逝宜蘭。
圖/邱萬興
李昌鈺博士有他的太太宋妙娟在背後支持他,林山田教授也有一個全力支持他的愛妻--劉初枝教授。劉初枝教授,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曾任輔大法律系教授,台北市政府公訓中心主任、考選部部長。
2015年12月5日中午,由當年「刑法100條」的政治犯——鄒武鑑負責作東,江蓋世負責聯絡,舉辦「李鎮源百歲暨100行動聯盟24週年紀念」感恩餐會,邀請當年投入「100行動聯盟」的教授、助理群、社運人士,與被救援的政治犯共聚一堂,分享當年在街頭救援與在獄中抗爭的點點滴滴。
林山田教授的夫人劉初枝教授應邀出席這個餐會。她表示,她身為林山田的「家後」,在背後默默支持林山田,當年她負責接電話、還書等行政工作,「恐嚇電話都是我在接的,裝鬼來嚇人的也有」,當時雖然有些害怕,但人只要坐的正、站的穩就不怕,林山田也以此為傲,他認為「100行動聯盟」是第一個成功的社會運動。(引自民報記者林冠妙。)
八、背景貢獻,大不相同
1938年李昌鈺出生於江蘇,他一歲多時全家就搬到上海。1943年他父親擔心戰事愈演愈烈,就讓他母親帶著子女遷到台灣。1949年1月,他父親李浩民搭乘太平輪要到台灣來,卻不幸遭遇船難。李昌鈺的父親驟逝,家道中落,他因而選擇就讀不需繳交學費的警官學校,最後走上鑑識科學之路。
李昌鈺五歲時來到台灣,並且在台灣接受完整的教育,直到讀完警官學校才出國,不過李昌鈺跟許多1949年之後來台的中國人一樣,到了美國深造、工作多年,仍以「中國人」自居。他自以「華裔人士」,能躋身美國鑑識科學界為榮。
相形之下,林山田則是道道地地的台灣(台南)子弟,讀完警官學校後,出國深造回來,全心奉獻刑法教育,最後更以「台灣獨立」的目標,做為他終身的職志。
九、鑑識辦案,仍重表達
李昌鈺博士在書中陳述:他投身美國鑑識科學領域數十年,仍時常感受到一般白人對膚色、種族的歧視,所以他更要以自己的表達、溝通能力來讓他的鑑識成果受人肯定。
他參與案發現場的鑑識工作後,常常需要在法庭上作證,向陪審團解釋鑑識的過程與結果。有一次他在法庭上,對方律師想羞辱他,就故意問他:「李博士,您說您是從台灣來的?」李昌鈺博士回答:「是的!」對方律師:「難怪剛剛你說的英文,我聽不太懂!」他正等著看李昌鈺如何回應。李博士反問陪審團成員是否聽得懂他的話,陪審團成員與法官都點了頭。然後李博士對這位律師說:「……好像只有你聽不懂……這就是你的問題囉!」
可以想見,李昌鈺這樣的應答,需要多少的機智與勇氣。鑑識科學的研究,固然是一門自然科學,涉及諸多的生物化學或生物物理專業的理論,但是要讓鑑識科學的成果可以為整個社會服務,「表達與溝通能力」仍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李昌鈺博士在書中這麼說:「在案件的偵辦審理中,除了要能提供專業客觀的鑑識報告之外,出庭時的語言應變能力也相當重要。」
十、鑑識專家,回饋台灣
李昌鈺博士在書中自述:「大家對我這個從台灣來的小警察,成長於貧困的單親家庭,如何在美國完成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華裔警政廳長和國際知名的鑑識專家,充滿了好奇,想知道我如何成為一個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
讀完他這本自傳,我們都可以得到這些答案了。然而,讓我感動的是,李昌鈺博士一直有心「回饋台灣社會」。1993年,他就受當時的警政署長盧毓鈞請託,幫刑事警察局建立DNA實驗室。此後,李昌鈺博士不斷協助提昇台灣鑑識科學的水準。法務部調查局曾經先後於1994年與2005年舉辦「國際鑑識科學研討會」。
2005年在台灣舉辦的「國際鑑識科學研討會」,李昌鈺博士的號召之下,約有來自英、美、日、加、法……等50多個國家、超過200位的鑑識領域菁英,齊聚台灣,參與科技鑑識領域的專題研討,會中並發表了兩百多篇學術論文,包括英國首屈一指的FSS科學鑑識中心主席威瑞博士、美國秘勤局、FBI實驗室主任、日本警視廳科學家、韓國警察科學研究所等國家一流鑑識單位的重量級人物。他們都是應李昌鈺的大名,雖然自己國家與台灣沒有邦交,依然前來台灣參與盛會。這一場國際鑑識科學研討會,台灣也派出相關鑑識人員150人參與盛會。如果不是李昌鈺博士的奔走鼓吹,台灣的鑑識科學發展,很難如此備受國際矚目。
李昌鈺曾經為台灣的幾個重大案件做鑑識工作,包括他「無能為力」的陳文成命案與尹清楓命案(因為沒有現場、沒有照片,也沒有物證),以及1991年蘇建和等三人的死刑案,1996年的劉邦友命案、彭婉如命案,2004年「三一九槍擊案」……等等。
其中,纏訟21年的蘇建和、劉秉郎與莊林勳3人被控殺人案,台灣高等法院終於在2012年8月31日做出再更三審宣判,根據李昌鈺的鑑定報告,以及命案現場、行兇用菜刀上均未採到3人毛髮或DNA,合議庭以沒有證據顯示3人涉案的情況下,做出「無罪定讞」的判決。
十一、政治犯議員拜會李昌鈺
我的丈夫江蓋世,曾任兩屆(1994~2002)台北市議員,尤其在第二任市議員任內擔任警政衛生委員會召集人。他本身曾經是遭逮捕入獄的政治犯,他對台灣政治案件,從美麗島事件以來,一直到戒嚴前後,受刑人遭到刑求逼供的情形,深惡痛絕,他尤其厭惡統治者利用警察做為鎮壓人民的工具,因此他極為支持鑑識科學的發展,並要求市政府應編列預算,提升鑑識科學的水準。因緣際會,當李昌鈺博士返台發表演講時,他得以有機會前去市警局拜會李昌鈺。
為了搜尋這些陳年往事,我借助Google的搜尋引擎。沒想到,網海一搜,竟然讓我找到了一筆資料。那是刊載於2000年10月2日台北市議會公報第61卷第19期的「警政衛生部門質詢記錄」。
江蓋世的發言記錄上提到:「……本席在9月11日親自到警察局聽李昌鈺博士的一場演講,聽完後非常的感動,原來警察辦案,不是光靠子彈拳頭,而是必須透過心理學、生物、彈道、化學、物理等等各種微物,才能找到蛛絲馬跡,如用一個細微的纖毛證明事實的真相……」
當我閱畢此書後,把書轉給蓋世閱讀。等蓋世也看完李昌鈺博士的這本傳記後,他對我說:「那時候李博士送我一把尺,我都不知道這把尺原來還有典故的。」
我女兒原本是最先借書的人,她終於在期中考結束之後,向她爸爸要回她借來的書。她直說:「真的有夠誇張的,我借來的書,竟然最後才輪得到我看。」不過,當我秀出了在網海搜尋到她爸爸陳年的質詢記錄時,她就不由得哈哈大笑了。
閱讀李昌鈺,回想林山田。
他們同是警察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
李昌鈺,以鑑識專業,提倡科學辦案,享譽全球;
林山田,以刑法權威,獻身人權運動,影響台灣。
他們都是「台灣之光」。
(全文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