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財經專文】挽救台灣石斑魚,需要第二曲線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財經專文】挽救台灣石斑魚,需要第二曲線

 2016-05-13 11:50
馬政府過去大力培植國內石斑魚養殖業,產量九成銷往中國,市場過度集中。但隨著中國石斑養殖技術成長,台灣石斑外銷數量與價格都下滑,養殖業者被迫向政府求救。(照片高市府提供)
馬政府過去大力培植國內石斑魚養殖業,產量九成銷往中國,市場過度集中。但隨著中國石斑養殖技術成長,台灣石斑外銷數量與價格都下滑,養殖業者被迫向政府求救。(照片高市府提供)

國內養殖石斑魚在政府全力投入下,養殖面積及產量在短期內呈倍數成長分別到達2500公頃及26214公噸,產值超過84億元,除部分供國內銷售外,多數以外銷為主,其中九成九以上輸往中國(含香港),每年為台灣賺進近2億美元外匯,成為兩岸簽訂ECFA最大亮點。利之所趨加以政府政策獎勵,導致國內業者紛紛投入石斑魚養殖,在外銷市場過度集中以及中國石斑魚養殖技術大幅成長產量近20萬公噸,打破市場供需均衡,由於中國石斑魚養殖主力的珍珠龍膽石斑(係龍膽石斑與老虎斑的雜交子代)具有生長周期短、抗病力強、價格高等優勢,該品種在消費市場接受度明顯優於台灣養殖主力的青斑,且較龍膽石斑平價,造成台灣養殖青斑外銷數量及價格雙雙下滑,價格更是低於養殖成本,讓國內養殖大喊吃不消,希望政府能伸出援手幫他們度過難關。

該重擔將由新政府來承擔,為避免被鎖進中國,新政府將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只是東南亞地區也是石斑魚養殖重鎮,與台灣養殖石斑魚在國際市場處於相互競爭態勢,想往南向發展難度頗高,對此新政府有必要事先做好詳細的評估與規劃,不要重蹈馬政府一廂情願的覆轍。

而英國管理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日前所提出的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理論,正好提供我們思考解決石斑魚困境的方向。韓第提到無論產業、組織、政府發展都無法掙脫S曲線宿命(從開始→成長→顛峰→衰落)。為了避免被第一曲線成功所蒙蔽不知變通導致最終衰敗,他強調必須在第一曲線尚未觸頂時就要開展第二曲線,唯有如此才能掌握足夠的資源(包括金錢、時間、精力等),熬過第二曲線剛開始的滑落,創造產業的另一個高峰。

台灣養殖石斑魚產業在面對中國市場占有率下降以及競爭力衰退,也進入須要開創第二曲線的關鍵時刻。為此台灣政府應該盤點並檢討修正現有石斑魚科研資源的虛耗,結合民間業者豐富的繁養殖經驗與研發能量,透過先進生物技術積極育成石斑魚新品種,但要避免該繁養殖技術再度為少數人所掌控並嚴格執行養殖過程藥物管控確保食用安全,建立安全認證供消費者識別,同時政策鼓勵企業、廠商透過與養殖戶契作方式來確保生產端的養殖利潤與品質;再行銷方鑑於過去台灣養殖之石斑魚係以活魚型態販售為主,且體型龐大,消費者接受度不高,隨著經濟型態轉變越來越多外食人口及職業婦女人數增加,可以透過國內優越的加工技術,讓石斑魚產品多樣化符合不同消費群的需求,有效拓展國內外市場,透過六級化(1生產×2加工×3行銷)產業的全力推動,成功拉出石斑魚產業的第二曲線,再創產業的高峰。更重要的是韓第特別提到第二曲線領導者不應該是領導第一曲線的那批人,從新政府對於漁業負責人是否換湯不換藥,即可知道石斑魚產業能否越過寒冬迎向春暖花開,新政府不要讓漁民失望!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